在中國,鏟屎官們究竟養了多少貓貓狗狗?
答案是:犬5503萬隻,貓 4412萬隻。
養寵的人群越來越龐大,養寵人也更捨得花錢。據統計,鏟屎官在寵物身上的年消費達到5000元,食品和日用品是開支的大頭。此外,看病的年均消費也將近6000多元,包括門診、住院及手術費用等。在養不起也病不起的壓力下,更多鏟屎官的健康養護和科學養寵意識開始增強,會定期帶寵物接種疫苗。
但現實中各位鏟屎官對疫苗仍存在著種種誤區,出現接種不及時或濫打疫苗而致病的問題。接下來為大家一一消除接種疫苗的誤區,以及如何選擇靠譜安全的寵物醫院。
誤區一:狗狗/貓咪很少出門,沒必要打疫苗。
不少鏟屎官認為自己的小貓小狗很少或者不出門,不接觸外界也就隔絕了病毒,沒必要打疫苗。疫苗是寵物健康的第一保障,可以幫助犬貓建立起傳染病的免疫機制。比如最常見的貓瘟、貓鼻支、犬瘟熱、犬細小、肝炎等等,其中一些病是幼齡犬貓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旦家裡的貓狗生病,少則幾百幾千,多則上萬,對於鏟屎官來說都是甜蜜的情感負擔和金錢帳單。而打疫苗是一種最為經濟的防病手段。
其次,疫苗注射可有效地預防人畜共患病,像是令人聞風喪膽的狂犬病,其致死率高達100%。定期注射疫苗,則可以避免攜帶狂犬病毒的寵物攻擊人類,並傳播狂犬病。
誤區二:打了疫苗就安全,買回小狗/小貓趕緊去免疫。
打疫苗有諸多禁忌,剛到新家的貓咪狗狗未適應新環境,最好是經過短期觀察、隔離,確定沒有健康風險後,再注射疫苗。如果它們已感染可怕的疾病,這時打疫苗反而適得其反。應該到醫院注射血清,觀察十天再進行免疫。
當然,疫苗並不是越早打越好,如果是新生犬貓,首次疫苗免疫通常在犬6周齡後、貓8周齡後。此時它們的母源抗體才完全消失,接種疫苗不會因為相衝而免疫失敗。
誤區三:免疫後還是生病,打疫苗沒有作用。
健康問題:寵物接種疫苗時,處於疾病的潛伏期,或存在嚴重的寄生蟲感染。這種情況即使注射,一發病還是會導致免疫失敗。
抗體未生效:疫苗打完後要幾周的時間才能產生抗體。例如冠狀病毒在第二次疫苗注射後,2-3星期才能產生有效的保護。
疫苗問題:疫苗損壞或使用不當都會導致疫苗失效。正規醫院的疫苗都是冷鏈存放和運輸,且醫護人員的注射方式更為專業,出現問題的機率很低。
但如果通過寵物店、網購疫苗、私人獸醫上門等途徑進行疫苗接種,由於不能確保疫苗來源或保存問題,容易導致疫苗失效。這樣即使花了錢給犬貓注射,依舊會感染病毒。
誤區四:多打疫苗可以提高寵物免疫力。
這是錯誤的,過度注射引起過敏、癲癇、貧血等嚴重隱患的案例不在少數,最好不要濫打。大多數疫苗的有效期可以達到1年,甚至有些高達7-8年。
想知道疫苗是否接種成功,最好的方法是做抗體檢測。一般首次免疫注射3針疫苗+狂犬疫苗,兩周恢復期後進行抗體檢測,如檢測及格,證明接種成功。然後一年後再檢測一次,如檢測及格,需要注射疫苗;未及格,再加強一次即可。
如果自家寵物已定期接種,寵物美容店、寵物訓練場或寄養機構仍要求進行額外的免疫才進行接待,最好不要去。
誤區五:打了疫苗後可以100%防病
接種疫苗並不能保證百分百不會生病,只是讓寵物貓狗體內產生抗體,並增強對病毒的免疫力。面對同樣的病毒,注射疫苗的犬貓會比沒有注射的抵抗力更強,更不容易患病。
犬貓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感染的疾病有數百種,但疫苗只是預防其中的幾種。即使打了疫苗也不要以為一勞永逸,應該時刻關注愛寵的健康狀態。
誤區六:只要是寵物診所就能接種疫苗
接種機構千千萬,但疫苗質量無法保證。很多防疫站或犬貓舍都可以接種疫苗,價格便宜但可能來源不清,接種後可能存在很大的風險。
那麼,寵物醫院究竟該怎麼選?
第一,看規模大小,小型寵物診所或寵物美容店大部分只有營業執照,並沒有正規的疫苗進貨渠道,存在疫苗來源不明或者隨意喊價的可能,由於不具備診斷醫療資質,有些寵物甚至會因治療不當而不幸送命。因此,建議選擇規模大的寵物連鎖醫院,這類醫院具備動物診療許可證和執業獸醫資格證,寵物就醫時一般有完善的就診流程和病例建檔。客人進店絕不會未經體檢診斷,隨意問問就讓你交錢打疫苗。
同時,這些寵物醫院的設備比較齊全,免疫與就診手術劃區分明,能避免健康寵物與其他病犬貓交叉感染。
第二,看用戶口碑。可以通過大眾點評、美團等消費端了解養寵者對醫院的評分和評價,沒有負面評論或者「醫鬧」事件的,會更可靠。比如芭比堂、美聯眾合、寵姬生、安安寵醫這些寵物醫院,不僅醫院綜合實力強,消費者對醫護專業水平和服務態度也是極高的。
第三,收費項目是否透明。大型的連鎖醫院由於受到層層監管,所有收費項目均公示透明,看病做手術都會有詳細的票據,消費自由,絕不會存在收費明細模糊不清、隨意做檢查、亂開藥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