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起,北京連續三天通報了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天已累計報告新增51例,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提升到二級,霎時間人們略微鬆弛的神經再一次繃緊。「這個病是不可能剷除得一乾二淨的,將來會比較長期一直會有可能傳播,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暴發就行了。」鍾南山稱。
似乎人類在一段時間裡需要與病毒共存,許多人的節奏被突如其來的這場意外打斷,但生活依然要繼續,並且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會更加積極努力擁抱生活,奮鬥的人也奔忙在路上,因為熱愛因為責任。
在6月16日結束滿噹噹一天的工作安排,董軼博士搭乘了晚班機在晚11點抵達深圳,原計劃17-19號三天的行程針都插不進去,最後改在20號上午做完兩臺手術後才離深。
36小時裡他在眼科醫生,集團高管,帶教老師三重身份裡來回切換
抵達深圳時已經夜深,第二天有一個眼科基礎,解剖的培訓以及運營培訓等著他。培訓9點準時開始,習慣6點開始手術的董軼博士早早就起來準備課件。
參與培訓人員40餘人,全都是集團的精英骨幹,眼科專家,連鎖醫院運營獨到的經驗和知識儲備讓與會的各院長和眼科專科醫生慕名已久。儘管業務繁忙,大家都特別踴躍,現場座無虛席。
(董軼博士為學生授業解惑)
培訓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中間又穿插了大小的高層會議,披星戴月也不過如是。
(學習氛圍嚴謹認真)
一天的時間轉瞬即逝,來到了18號周四,今天扮演的是眼科醫生的角色,早上從9點就開始在羅湖的瑞鵬華南總院坐診,下午隨即趕往南山維特動物醫院。這裡面有個小插曲,本趟原來是董軼博士出席新瑞鵬集團總部喬遷揭牌慶典儀式,他又給自己安排了坐診及帶教培訓的工作,眾人笑稱這是本著把董軼博士的價值發揮到極致的宗旨。由於安排較為臨時所以病例預約時間特別匆忙,沒想到董軼博士的眼科技術聲名遠播,預約看診的病例也是絡繹不絕,10來個病例一直看到了晚上7點匆忙吃了口飯,就上了手術臺。期間,診室和手術室擠滿了跟診的學生,在醫療領域能夠跟著技術精湛且醫德高尚的老師學習真是一件特別幸運的事情,也是在新瑞鵬集團專家雲集這樣的平臺能提供給獸醫專科醫生的十分難得寶貴的機會。
(董軼博士赴瑞鵬華南總院看診)
(董軼博士赴維特動物醫院看診)
能把一件事做好是本事,更難能可貴的是把幾個身份都拿捏得分寸不差。在19日周五這天,新瑞鵬集團隆重舉行總部喬遷揭牌慶典儀式,董軼博士作為集團副總裁出席了儀式,致辭中,他表示對集團的未來發展信心滿滿,對行業的前景充滿期待。作為集團副總裁,他風雨兼程,與諸位老師前輩一起奔走在推動專科人才培養,三級醫療體系建立完善,中心醫院事業部建設,連鎖醫院運營規範化流程化的路上……在專科年會,眼科年會,各個層級的大小會議上都可以看到他堅定又充滿期待的目光,感受到他灼熱的對寵物行業的感情。卸下集團副總裁的身份,在當天下午3點又趕往瑞鵬華南總院手術,除了欽佩也找不到更好的詞了。
(集團高層喬遷剪彩)
(董軼博士到場致辭)
20號周六上午為了能多做一臺手術,把航班往後改籤。早6點開始做了兩臺白內障和眼球摘除的手術。狀態最好的時間永遠留給手術臺,因為生命不容有失。10點半的航班,基本上是出手術室換身衣服跨了幾個區從羅湖趕到寶安機場,勉強能趕上。
(董軼博士操作手術)
他首先是個眼科醫生
董軼博士每周五六固定出診,都是平均一天30個門診病例,慣例6點手術,通常都是連臺手術。不定期全國巡迴支援坐診,惠澤全國各地的小動物,就像這次來深圳一樣,很多老舊病患都能得到救治。
他對醫療相關的要求極高,芭比堂眼科中心眼科專科特色有專門的眼科手術室,儀器設備自不必說都是最好的,所有的流程規範細緻化,人員培訓到位,一臺手術往往能在很短時間裡準備到位。
眼科醫生的身份讓他時刻銘記自己進入寵物行業的初心,他曾說過:「能夠幫助小動物恢復健康,這一刻才是我的榮耀時刻「。
然後連鎖醫院運營管理也幹得不錯
連鎖動物醫院運營管理的門門道道實在太多了,董軼博士擅長從數據裡看問題,每年堅持從國外學習先進的運營管理經驗,從流程,人員, 設備,服務,客戶等方面進行精細的運營管理,環環相扣,每一環都很重要。他深諳醫療的核心價值是對「患病動物需求至上」的堅持,做值得生命信賴的人。常常在多個場合提到:「 其實臨床上從來不缺少病例,關鍵在於你是否認真對待每個病例,關鍵你是否真正理解客戶的需求,關鍵你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在為動物好,關鍵你是否每一刻都在為客戶創造價值!
踐行動物醫院值得生命信賴的理念,他在中心醫院事業部打造動物醫療殿堂級醫學高地
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專家委員會主任林德貴老師曾多次提出要積極擁抱市場需求,提供相對應的高質量專科醫療服務。他還認為構建三級醫療體系的生態結構除了能滿足不同社會需求,在規避誤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增強品牌價值和提升診療技術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中心醫院事業部就是基於國內市場的階段變化以及借鑑國外醫療體系構建而生,致力於成為動物醫療目的地。其中促進專科發展和整體醫療提升作為組織宗旨,董軼博士也倡議既要細分專科,同時也要引導專科間協作,形成多專科合作診療團隊。通過「專科化變革」將形成適合新時代臨床獸醫學發展需要的新的專科體系。圍繞多維度把中心醫院打造成動物醫療殿堂級醫學高地,獸醫師團體仍在努力。
20日回到北京後,正如普通平常的一天一樣,董軼博士換了身衣服繼續一線臨床工作,從未離開,一直都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