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其實不僅是人造和現代的東西。事實上,從生理上說,電存在於我們所有人身上。在歷史上,我們是通過發現一種能自帶600伏特電的魚才開始學會如何人工發電。
這就是所謂的「電鰻」(electric eels),原產於亞馬遜河。這個海洋動物(經常被誤認為是鰻魚)能以足夠的電力,讓在水中的馬感到痛苦而扭動。
這種魚用佔其兩米身長的80%的器官來生產電能。這個器官含有數千種稱為電細胞的特殊肌肉細胞,每個細胞只能產生一個很小的電壓,但累積在一起可以產生高達600伏的電壓。研究電鰻的生物學結構和功能非常關鍵,加深了人類對電的理解,歷史上電池的發明者實際上複製了電鰻的電細胞。
電池的發明者義大利物理學家 Alessandro Volta 就是受到了電鰻解剖的啟發,他最早的裝置稱為「電器官」,說明了其與電鰻的生物淵源。
那麼,我們能不能直接利用電鰻發電呢?
從理論上講這是可能的,日本的一個水族館就證明了這一點。在東京南部的鎌倉水族館,用一條環保的電鰻點亮了聖誕樹上的燈光。
在電鰻移動時,兩塊鋁板會收集足夠的電力,照亮一棵2米高的聖誕樹,發出一閃一閃的燈光。然而,這個演示也說明了一個電鰻發電主要的缺點:電力的不穩定。為了使電能發揮作用,電鰻需要保持恆定的輸出功率來發電。
更重要的是,電鰻需要食物來將能量轉化為電能。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David Lavan 博士的研究,在自然環境的理想條件下,電鰻可以將食物中約15%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然而,還得考慮到將它們維持在人工棲息地所需的能量。加熱和淨化水所需的能量,以及生長和運輸食物所需的能量都會進一步降低電鰻的發電效率。
這樣看來,雖然利用鰻魚的電力確實是可能的,但整體效率非常低,經濟上也不合理。所以,電鰻對滿足我們日常龐大電力需求來說是完全不實際的,但可以為人類新的發明創造提供一個思路。
【視頻】圍觀美國議員的「科學演示」:一杯水和幾塊冰塊的實驗能駁斥海平面上升的現實嗎?
【觀點】核聚變發電是個夢想,但核聚變已經提供了地球大部分能源!
【研究】核能需要改名才能被客觀的評估嗎?
【知識】霍金為什麼說讓否認氣候變化的人去金星看看?
【知識】達爾文的困惑:「自然選擇」如何解釋華而不實的孔雀尾巴呢?
【啟示】「讓石油像鹽一樣演變」:通過燃料多元化實現能源安全!
【知識】鳥兒站在高壓線上為什麼不會受到電擊?
本公號以表格和圖片形式即時分享國際能源小數據(e-small data)折射世界能源發展大趨勢,全面反映全球經濟、環境、能源變革的進程,全部乾貨,不拖泥帶水。公眾號自從2015年12月底上線以來,小編堅持每天推送國際能源相關的最新技術、經濟、環境、氣候相關數據,分享能源研究領域的最新動態、業內的最新創意,各種國際排行的榜單以及歷史掌故。本公眾號尊重智慧財產權,正文之後給出英文的資料來源(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最近,我們又增加了「朋友圈裡的小數據」欄目,專門記錄微信公眾號中國內能源技術的相關數據,也歡迎業內專家學者推薦數據,把國際能源小數據辦的更好。在周末和節假日,我們分享科學自然、歷史文化趣圖,輕鬆愉快漲姿勢。歡迎聯繫合作,轉載請電郵: info@e-smallda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