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失智老人,許多環節需要精心照顧

2021-01-08 魯中晨報

記者 張培 侯婧

5月29日,本報報導了近日連續出現失智老人走失的消息,引起眾多讀者的關注和共鳴,他們紛紛致電本報講述自家老人因病失智後的種種表現,他們感到無助又無奈。

說起失智老人,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故事,據說他們不只是單純的走失,有時會撒潑哭鬧、黑白顛倒,甚至還會動手打人,為了防止失智老人走失,一些家屬們不得不採取一些極端的方法,或將老人鎖在家中,或找人盯梢,而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據了解,失智症,又叫阿爾茨海默症,它有個不太好聽的叫法是「老年痴呆」。得了失智症的老人是什麼狀態,為何會讓很多家庭崩潰?這些照顧失智老人的家人,又以怎樣的心態面對?

大多數失智老人白天睡覺晚上「活動」

5月23日,張店河濱小區一個一樓小院裡,孫先生正在陪伴失智的父親,他的父親坐在輪椅上,嘴裡絮絮叨叨的。

孫先生告訴記者,失智加中風,他的父親已經無法再下地行走,右手上戴著手套,而且被安全繩捆著,「一旦鬆綁,他就會亂來,不是打人就是撕扯自己的衣服和接尿袋,怕他傷著自己。」孫先生無奈地說,五年前,父親因突發腦出血而病倒,經醫生全力救治,老人的身體雖逐漸好起來,但是導致失智和癱瘓,老人的記性和脾氣也在不斷地變化,脾氣越來越煩躁,一輩子比較內向的老人變得喜歡罵人、打人。

「奇怪的是,他大多是白天喜歡睡覺,晚上開始搗蛋,大聲吆喝、罵人,要是上前說他兩句或者給他換換尿墊,他就動手抓你、打你,不光影響家人休息,鄰居都煩了。」孫先生說五年來他和弟弟兩家輪流照顧著父親,心疼又無奈。

據有著多年護理經驗的護工齊阿姨介紹,失智老人不只是走失,「白天睡覺,晚上活動」是不少失智老人們的狀態。「白天,他們呼呼大睡,晚上就開始不停地起床、踱步、翻東西、搶被子、罵人。」齊阿姨說。

有些失智老人喜歡收集雜物

張店人東社區66歲居民劉老太平時總愛把外面的雜物帶進社區,拿回家。「她和我們說,每次看到雜物不撿,就感覺心裡難受,好像有人在其耳邊不斷地提醒她,把雜物帶回家,她自己看起來也很痛苦,還經常自言自語,說一些誰也聽不明白的話。」

劉老太的丈夫張先生說,妻子今年66歲,精神方面有點不正常,多疑憂慮,行為怪異,有時晝夜顛倒,白天撿破爛回來睡覺,半夜起來做家務,誰也無法勸阻,由於他怕刺激到妻子,因此只能默默忍受,讓他身心疲憊。

有些失智老人會不停吃東西

據了解,有的老人失智後,因為喪失了飽腹感,食慾無限量,總是會不停地吃東西。

一名張店灃水的失智老人王奶奶,每天在家吃完飯後便往外跑,向鄰居挨家挨戶討飯吃,她向人訴苦:我真可憐,孩子不孝順,飯都不管飽。王奶奶的兒子很委屈:「她吃了什麼都不記得,被鄰居誤會我不孝是小事,她吃出毛病就不好了。」

這不,最近王奶奶又在往外跑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導致股骨頭骨折,已經住院半個多月了,讓兒子心疼不已。她的兒子表示,自己一心想當個好兒子,希望母親好好的,但他也想要一份正常的生活。最近,他問姐姐和妹妹,是不是該給老人家找個養老院,可僅僅因為有這個想法,他又覺得很羞愧。

失智老人的情況 每個家庭都可能面臨

失智老人的情況,也許在將來某一天,我們每個家庭都可能面臨。

醫生表示,失智症不光指老年痴呆症。失智症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且退化速度和幅度遠高於正常老化的進程,特別會影響到老人的記憶、注意力、語言能力。包括血管性失智症、混合型失智症、雷維氏體失智症等等。其中,老年痴呆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種類。

有關數據顯示,在中國,大約有600萬—1000萬的失智老人,平均每年有30萬新發病例。隨著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失智老人的數量將越來越多。甚至有專家預測,未來每個家庭中都會有1名失智老人,對於獨生子女這一代來說,他們將來該如何面對?

相關焦點

  • 廣州舉行關愛失智老人主題公益活動
    為喚起大家對身邊疑似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重視,廣州泰康之家粵園醫養社區舉辦了關愛失智老人主題公益活動,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注、關愛身邊的阿爾茨海默病老人。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據了解,隨著全球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速,患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痴呆,也稱失智)的病人及老人也不斷增多。
  • 關愛失智老人,一起來行動
    今早,海曙石碶街道雅渡村的戴奶奶就來到雅渡老年樂園,因為今天有醫生來這裡替老人們免費篩查失智症。到了老年樂園才發現,已經有很多同村老人在排隊等候篩查。 老年失智症,又稱「老年痴呆症」,學名叫阿爾茨海默病。 這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癒。該病已成為導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 德清:關愛失能失智老人
    近日,德清阜溪街道郭肇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社工看望村裡的高齡老人並普查失能失智老人。實施90歲以上失能失智老人生命體徵監護設備免費安裝是2020年該縣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社工在看望的同時摸底登記,詢問了解高齡老人的身體狀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原標題《關愛失能失智老人》,原作者白羽、呂怡來。
  • 記者手記丨別讓失智老人成「燙手山芋」
    在紀錄片《我只認識你》中,一對上海「空巢老人」,因妻子患上阿爾茨海默病,讓年過八旬的老兩口,一直在是居家還是去養老院的選擇上掙扎。上海是我國目前養老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但在紀錄片中,這對退休工資很高的老夫妻,依然為找不到合適的養老院而發愁。
  • 椿萱茂憶路同行,用愛守護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記憶關愛失智老人健康...
    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於2015年設立「中國脊梁健康支持計劃」,特為對國家和民族做出特殊貢獻的老人設立的健康關愛項目,聯合醫護資源對河北赤城老兵提供健康支持和關懷,每年兩次。2020年,遠洋之帆聯合共益夥伴椿萱茂共同發起「中國脊梁健康支持計劃——失智老人健康關愛行動」,於10月26日正式啟動, 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提供義診、生活用品、失智篩查、家屬互助、藥品、生活支持等資金幫扶。我們呼籲社會更多的人關愛老人、關注健康、熱心公益。
  • 失智老人生活質量的研究交流 |Candy的時光會客廳第五期
    高老師現在把失智老人的生活質量作為關注重點進行多學科合作的實務研究,從失智老人的生活質量的測量、中國失智老人的生活現狀、影響因素幾個方面來講解。早在上世紀90年代,西方就有學者提出失智老人生活質量的量表測量的相關研究,並得出五個相關維度,分別是失智老人的行為、失智老人的情感表達、失智老人的身份認知、失智老人情緒表達、失智老人的日常生活。
  • 關愛失智老人系列公益活動啟動
    本報訊(記者 馬道軍)「我們常會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看到家屬尋找『痴呆老人』的消息,他們應引起更多關注。」昨天下午,歐葆庭仙林國際頤養中心啟動關愛失智老人公益活動,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注、關愛身邊的阿爾茨海默病老人。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
  • 這場公益宣傳活動關愛失智失能老人
    上午九點,上海市柏萬青志願者工作室和靜安區靜安寺街道老年協會在靜安公園廣場,特別舉辦了一場以「讓媽媽記住我們」為主題的紀念「世界阿爾茲海默症日」公益諮詢宣傳活動,呼籲全社會給予失智失能老人更多關愛,關注老年人群腦健康。
  • 天津東麗的失智老人養老
    天津東麗的失智老人養老, 相比養老機構內的自理型老人,在做課間操的活動中心,失能失智老人則面無表情,身體沒有任何反應。蘇超英說,護理員做久了,會對世事人情看得更開一些。住進養老機構前,這些老人有的是參加各種會議的專家學者、有的是體格壯健的滑冰教練員。無論此前身體如何健康,名聲多麼大,但一朝不能掌控自己的身體和智力退化,這些老人的人生狀態酒會完全翻轉,迅速變成需要呵護的群體。
  • 關愛失能失智老人心理健康 青島即墨區「擁抱心暖陽」微公益項目啟動
    魯網12月30日訊(記者 於建軍)12月30日上午,「擁抱心暖陽」關愛失能失智老人心理健康微公益項目在青島即墨正式啟動。該項目由即墨區醫療保障局組織發起,將以關愛失能失智老人及其家屬、護理人員心理健康問題作為工作著力點,持續為即墨區失能失智家庭提供幫助。
  • 「益起回家 關愛失智老人」大型公益活動將啟動 免費發放200個智能...
    「益起回家 關愛失智老人」大型公益活動將啟動  免費發放200個智能佩件  南國都市報10月11日訊(記者 孫春麗) 重陽節來臨前夕,由中國獅子聯會海南瓊州服務隊、省殘聯共同發起的「益起回家 關愛失智老人」大型公益活動將啟動,免費向失智(阿爾茨海默病)老人家庭提供AAD智能佩件,並免費提供定位信息服務
  • 美麗農莊:失智老人樂園
    這是一個小小的美麗農莊,「Buiten-land ZorgErf」「郊外的關愛農莊」。居住在這裡的都是那些已經無法在家裡生活的失智老人,曾經喜愛園藝、農耕、或是曾在農場中工作。在這裡,每個人都在學習,即使是失智老人,即使很慢很慢,老人們也有能力重新學習,慢慢恢復曾經再自然不過的日常自理,甚至學習新的技能。「全家人的歡聚」其實,這裡並不僅僅是失智老人自己的樂享之地,兒孫們會來看望他們的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共享這藍天綠地的歡快恣意。
  • 關愛失智老人和家屬!嘉興率先出臺相關規劃
    家住嘉興南湖區新嘉街道花園社區的王老太今年92歲,獨居,老伴去世多年,三個子女中只有一個兒子在身邊照顧。去年開始王老太出現了老年痴呆症狀,沒發病前的幾十年裡,她是料理家務的一把好手,發病後,健忘特別明顯,譬如明明煤氣灶上燉著東西,她會若無其事地回房間睡午覺,由此發生了好幾次險情。雖然兒子對她細心照顧,但王老太這樣的情況需要有人24小時陪伴了。
  • 面對失能失智的老人,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失智老人心理脆弱,喪失自理能力,為了不給家人增加負擔,很容易發生自傷甚至自殺事件,而且有的老人則會受抑鬱、幻覺或妄想的支配,而下意識地出現自傷行為。護理人員要進行全面照顧,嚴密觀察,隨時發現可疑動向,及時排除患者可能自傷的危險因素,保管好藥物甚至利器等。環境適宜要給這樣的老人足夠的照顧,保證居室安靜。
  • 為失智老人打造遮陰「大樹」 六年多長出三大「枝丫」
    近年來,寧波市江北區推岀失智老人關愛服務,成立一支失智老人關懷義工大隊,建成一個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喘息站,啟動一個降低失智症患者走失率專項活動,成為了一棵能為轄區內失智症患者遮陽庇蔭的「活力大樹」。免費發放黃手環。寧波市江北區慈善總會供圖。
  • 應對家中失智老人作息紊亂有三招
    家庭中如果有失智老人,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照護。比如,失智老人普遍存在的睡眠障礙問題,就讓人大傷腦筋。許多家庭應對這一挑戰的對策是使用助眠藥物,但讓失智老人在晚上服用助眠藥物並非好的選擇。因為失智老人的生物鐘已經顛倒,晚上正是他們神經興奮的時間段。這就像讓一般人在白天精神正好時吃安眠藥物一樣,不僅效果不好,還可能讓失智老人在昏昏沉沉的狀態下在夜間四處遊蕩,一不小心就會跌倒。
  • 孝德智慧養老:讓失能失智老人及家庭走出照護困局
    失能失智老人長期照護 成家庭難以承受之痛中國有超過4000萬失能老人和1000萬失智老人,90%以上的失能失智老人由家人照顧,中國每年有50萬失智老人走失。據不完全統計,45.9%的完全失能老年人具有中度以上抑鬱症狀,家人20%患有憂鬱症,65%有抑鬱傾向。
  • 的失智老人養老
    的失智老人養老,頤養天年是老人在我們的照護下的生活狀態,溫潤而澤是我們對老人的態度。的失智老人養老, 東南環外的勁松老年家園調研。這家養老院規模不大,共60餘張床位,不少入住老人為失智老人。為了便於老人識別自己的樓層及電梯位置,養老院每一層的居室門帘採用了不同的暖色,有的用橙色,有的用淺綠色。
  • 杭州一個老小區7000人中有26個失智老人!
    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在內的所有老年期痴呆患者,最後都因生活無法自理而需要人照顧,而照顧的周到與否直接關乎他們的生活質量有多高,餘生有多長。 長明寺巷社區地處杭州城站火車站附近,屬於上城區小營街道。
  • 廬陽區失智老人養老機構哪裡好_光明老年護理院後續服務有保障
    廬陽區失智老人養老機構哪裡好,光明老年護理院後續服務有保障,還有一批具有專業水平的管理人員、心裡諮詢師、營養師、廚師等,並根據不同身體老人的需求及口味,每天精心配製營養均衡、花樣繁多的營養早餐,色香味俱佳、葷素搭配合理的中、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