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媽昨天去逛菜市場,發現有一個小攤販在賣咱們小時候常吃的荸薺,俗稱「馬蹄」。
但別看它渾身沾滿泥,又黑又髒,剝開來卻清甜四溢,汁多爽口。
無論是生吃,還是當蔬菜清炒、火鍋,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不過,荸薺生吃卻會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一、生吃可能感染寄生蟲
說起寄生蟲,媽媽們都會不明覺厲,畢竟它可是危害寶寶健康的「好手」。
寄生蟲一般附著在生肉、海鮮、河鮮裡,現在大家越來也喜歡吃生食,比如帶血牛排/豬排、刺身、醃製蝦蟹等。
不得不說,這些生食的確很美味,但同時也讓人們感染寄生蟲的概率突飛猛漲。
有的媽媽會問了,寄生蟲不是只有肉類攜帶的嗎?植物也能攜帶寄生蟲。
很不幸地告訴大家,一些植物確實可以攜帶寄生蟲。
比如荸薺,它生長在水田裡,生長環境非常潮溼,周圍有數不清的微生物,還分布著各種各樣的寄生蟲。
常見的寄生蟲薑片蟲幼蟲就喜歡藏匿在植物身上,它們並不會對植物造成危害,卻能通過植物果實進入人體內。
薑片蟲幼蟲非常強大,連胃酸都無法殺滅它們。
它們會在腸道裡寄生,不斷發育長大,破壞腸道的消化功能,造成腹瀉、腹部疼痛、大便腥臭等問題。
和荸薺類似的水生植物有同樣的風險,比如菱角、蓮藕和茭白,都是媽媽們不容忽視的存在哦。
二、荸薺怎麼吃才安全?
生吃荸薺風險很大,怎麼吃才能既嘗到美味,又能避免寄生蟲感染呢?
01削皮
如果喜歡生吃,最好不要連皮啃。
荸薺的表皮容易攜帶寄生蟲,也含有泥沙等髒汙,直接啃的口感也不大好。
尤其是要給寶寶吃的話,更要洗乾淨,將表皮完全去除再給寶寶吃。
02煮熟
生吃雖然清甜爽口,但芽媽更喜歡荸薺煮熟後的口感。
尤其是燙火鍋的時候,煮透的荸薺會迸發不一樣的口感,不過於爽脆,又不完全綿軟,而是介於兩者之間,再吸入一些湯汁的味道,吃起來清甜又解膩。
而且煮熟的荸薺吃起來也是最安全的,高溫可以殺滅寄生蟲,杜絕蟲從口入。
三、關於寄生蟲的認識誤區
有人覺得,吃生食不煮熟,用酒啊、醋啊殺殺蟲不就行了?
然而這種做法大錯特錯。
1.醋
醋酸溜溜的,在人們的印象裡,好像酸酸的東西就能殺死細菌。
事實上,醋的酸性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胃酸可比它酸多了,照樣殺不死寄生蟲。
而且有實驗證明,有些寄生蟲壓根兒不怕酸,哪怕進入胃裡,也能存活很久。
2.酒
國人實在太喜歡酒了,所以總是為了這一口瓊液選擇性無視酒的危害,還要拼命給酒找好處。
譬如疫情期間瘋傳的「酒能殺死新冠病毒」,讓人無語。
有些地方還會吃醉蝦醉蟹,實際上哪怕沾了酒,也殺不死生蝦蟹中的寄生蟲。
3.芥末
這個倒是能殺死寄生蟲幼蟲,不過是有前提的。
有研究表明,芥末汁達到一定濃度,並醃製45~50分鐘才能殺死幼蟲。
想想咱們平時蘸芥末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蘸多了嗆口,要是真的用芥末醃製食物那麼久,不被寄生蟲感染,也會被嗆死。
所以,千萬別再寄望於用這些方式殺死寄生蟲了,好好吃熟食不香嗎?
無論是肉類還是水生植物類,再好吃,媽媽們給寶寶吃的時候也儘量煮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