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亮魚」,也有叫它「梁魚」的,學名叫做鄂針魚。萊州人把吃「針亮魚」稱為過「魚市」,說是吃過這魚後,全年不得病。據《山東省志·水產志》記載,「針魚喜棲於淺海及河口,有時進入淡水,主要分布在海州灣、石島沿岸、煙威近海、萊州東部以及灤河口一帶,尤以黃縣屺島和桑島近海為密集中心。」
此魚全身足有二尺多長,光滑細溜,堅硬的利嘴長達三寸,看來此物在海裡也是一霸。每年五月中旬起,針魚進入大噴期,萊州灣沿海人家,總忘不了買些針良魚嘗嘗鮮兒。針魚味道鮮美,價格低廉,民間向來有煎炸、醋燜、包水餃、汆丸子、曬魚米等多種吃法。
能釣上針魚的情況極少,針魚的體形如針,大者長約20公分,直徑略約如鉛筆,其硬質的長咀約有 10公分,上長下短,生<不一致。針魚的身體呈流線形,白而透明,咀黑,首尾細腰粗,光滑圓潤,兩隻晶瑩的黑眼睛,恰如針眼。針魚亦有清晰的側錢,由於針魚尖細的甲殼長咀,是什麼鉤都難將它釣起來。
但是,這並沒有難倒海邊聰明的漁民們,發明了帆釣針魚的方法:
方法是:先用木棍和泡沫浮球做成一個簡單的「小船」,再在「小船」上掛上一尺見方的風帆。用200~300米線,拴200~300隻專釣針魚的鶴嘴鉤,到了海邊,正趕上漲潮 ,小南風颳著 ,正好放線 ,栓上小船,帆借風力,很快向著海中漂去,小船帶著主線,徐徐向海中漂去,我一邊掛魚餌,一邊放線,放出四五十米,就有魚吃鉤了。
執著的釣魚人也不甘放棄,以前的釣法是浮漂用以前那種木的筷子方法如下圖:
針魚喜歡吃魚蟲,那種魚蟲以前我們都在海提街靠近外沙橋那邊,就是內港的海提邊挖的,有點像蚯蚓但比蚯蚓小很多,跟火柴那麼粗。做釣餌非常好用!大針魚衝擊力很猛,手感相當的好,尤其是經常會躍出水面洗鰓,這一刻應該是釣魚人最享受的了。
針魚喜歡在水質清澈的活水中生活,它的背脊黑,腹部奇白,成群的針魚,成千上萬條針魚在清澈或綠水藻飄搖的水體中遊弋,像水中有一個機關發射出去成千上萬枚鋼針,它們的遊速極快,直射遠方,如果用燈光照耀,則又像無數道飛逝的光芒。此時開著船,拿著撈子很勁地撈,很容易將針魚撈起來。
捕了針魚,如何吃是一個巨大難題,針魚肉嫩啊,我都不知道如何做它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