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在手機上下載多個英語學習APP,每天利用碎片時間學習;要麼到專業的機構,直接參加英語輔導班……記者近日發現,我市不少80後媽媽在「惡補」英語,為的只是能更好地輔導孩子英語學習。
「當年四六級的『啞巴英語』水平,已經跟不上現在小孩學英語的節奏了。」不少媽媽這樣感慨。
在媒體工作的姜女士,最近一有時間就盯著手機背單詞、學口語,連原本中午刷電視劇的時間都用來聽英語廣播。她告訴記者,從今年年初開始,她就在手機上下載了多個英語學習APP,有練口語的,有背單詞的,還有練閱讀的。每天她都要打開各個APP「打卡」學習,已經持續了半年多。
「我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學。感覺突然之間,大家對英語的興趣就濃厚起來了!」女兒上二年級的金女士說,「我手機裡下了一個大家組隊一起背單詞的APP,家長群裡很多媽媽都在用,大家一起背單詞效果還挺好的。另外我還報了一個在線學口語的班。」
記者發現,在APP、公眾號、培訓機構學英語的媽媽們,孩子大多是在上幼兒園或者小學。新東方負責成人教育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們就開設了針對家長的英語免費培訓班,但是參與的家長並不多。這兩年突然很多年輕媽媽加入到學英語的隊伍,機構就把原本不定期開設的成人英語培訓班辦成了定期的,而且期期爆滿。由於實在太火爆,現在已經開始收費。
另據了解,為了滿足家長學英語的需求,我市一些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也推出了「家長英語角」,幫助家長提高英語水平。
提起學英語的原因,姜女士說:「我當年也是211院校畢業的優等生,英語六級輕輕鬆鬆就過了,但是現在輔導小學三年級的兒子覺得很吃力。一方面畢業多年,長時間不用有些單詞就忘了,另一方面現在學校英語教得深,有些閱讀理解裡面的單詞我也不認識,孩子有時候會問我怎麼小學單詞都不會,真有些尷尬,所以決定再充充電。」
記者了解到,這些媽媽們大多是大學本科或者研究生學歷,本身英語水平並不差,但是為了更好地輔導孩子,很多人還是願意擠出時間,提升自我。
省英語特級教師黃侃認為,現在的英語教學和一二十年前相比確實有了很大的變化,家長們能有興趣把英語撿起來,不僅增加知識儲備,提高口語能力,還能在家庭中營造學習氛圍,這是好事。不過,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沒必要太焦慮,可以參與但絕不能干預。「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如果家長認為學好英語以後,可以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起到主導作用,這種想法不可取。因為學得好不一定教得好。」
也有專家認為,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習慣,而不是灌輸知識。家長要做的是順其自然,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本報記者 錢紅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