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普京與著名的切洛梅火箭設計局設計師兼名譽總經理,赫伯特·亞歷山德羅維奇·葉夫列莫夫,進行了懇切交談,兩者談話記錄被部分引錄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9日的消息中。
美國退約成癮的習慣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蘇聯解體後的第十年,美國退出了美蘇之間、後來美俄之間的《反彈道飛彈條約》,導致這一雙邊條約宣告報廢終止。普京表示,自從布希家2002年單方面撕毀這一約定,留給俄羅斯的路,只有繼續研發核能、超音速武器這一條。
籤署條約或許需要一個倡議人,而撕毀條約也是一個信號,也相當於一種變相的「號召」。而美國這一操作無異於向俄羅斯挑釁,也無異於向世人宣布:我們還是需要彈道飛彈的。所以俄羅斯也就「響應」了美國的決定,這不是跟風,也不是盲從,而是毛熊式無奈:咱們相處這麼久了,我們家彈道飛彈的技術和研發的力度你不清楚嗎?怎麼還犯這樣的戰略錯誤。
那麼俄羅斯就不管那麼多,暗戳戳準備好久之後,終於在2018年推出了6種尖端戰略武器系統。當時「驅動器」網站戰區板塊介紹了這件大事,這6類武器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令美國最為懊惱的,就是未被命名的那個「無限射程」核動力巡航飛彈,這是史無前例的一大創舉。
其二就是類似於「先鋒」這樣的高超音速滑翔機,「先鋒」能夠以27倍聲速滑行,並有效躲避地基和空中的傳感器和飛彈攔截器,實現「毫髮無損」抵達目標。如果核動力巡航是「史無前例」,那麼「先鋒」就是完全無解的超高級殺器。針對那些敵方關鍵項目,如戰略防禦、進攻、指揮控制系統,對一些潛在的、高速目標進行無聲、短時打擊。
此外就是火力更猛的重型洲際彈道飛彈,雖然「撒旦」系列彈道飛彈中最猛的R-39M造不出來了,但是RS-28『薩爾馬特新型液體飛彈還是可以一試,有望在2021年服役,將取代現役的R-36M,成為俄羅斯主要的洲際彈道飛彈成員。另外3個聽起來就較為熟悉的是,核動力無人潛艇、高超音速巡航飛彈、以及車載式雷射炮。
美國顯然受不了這種刺激,毀約8年之後,看到苗頭不對,就和俄羅斯再度籤立了新的戰略武器裁減條約,主要針對核武器數量,並建立相關的檢查和核查制度。其實數量還不是最重要的,畢竟戰略武器夠用就行。而且要講數量,俄羅斯還真造不出來那麼多。而最新條約將於2021年到期,美國仍無續約意向。
美國方面的態度是,俄羅斯在戰略武器層面的發展令他感到十分不滿,但又無可奈何,研究不出來,還要憋屈地跟著削減一些有的沒的的核彈頭,自然就不是很快樂了。這種尷尬的局面中,俄羅斯表示,我們非常樂意和美國續籤這一意義重大的削減條例;另外,此次談話中他提到,我們的戰略體系進程已經超越了任何潛在對手現有的武器裝備,這都是為了回應美國,我們也不想的。
這就讓人覺得「好氣啊,可又毫無辦法」——戰略武器體系都領先全球了,還是被迫的。這感覺就像那一年,俄羅斯球迷在球場上看球看得好好的,受不了英國球迷過分的挑釁,結果200個人追著幾千英國球迷暴打了一頓,對方掛彩甚至殘疾的不在少數,而普京就笑著答覆說,「這種暴力事件是可恥的,但我想不明白,我們200個人是怎麼暴打人家幾千人的?」(貓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