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是和爸媽一起看的,每天晚上吃完飯都會坐在一起看,有的人看不進去這樣的年代劇,但是我莫名的會喜歡看年代劇,農村劇之類的,大寶對朵朵很好,但是後期,隨著改革開放,好多的傳統企業都倒閉了,導致了男主女主都自謀職業,當男主覺得自己掙得開始高高在上了,導致了婚姻危機,不過最後都解決和好如初了,事業也都步入了正軌,很溫馨的劇。
日子可不就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一天一天,被時代的大潮推著過。大寶的媽媽我覺得演的特別好,她把那種沒什麼文化又平凡樂呵的底層人物形象演出來了,一個寡婦,拉扯長大5個孩子,本來說起來是一把辛酸淚,但是她演來看著很真實,不誇張也不費力,自然流露一種生活氣息,就是那種雖然平凡但是很樂觀把這日子過下去的普通人。特別像我認識的一個老人家。
她生了三個孩子,最小的孩子智力還有問題。把孩子好不容易拉扯長大結婚,最小的孩子的老婆嫌棄老公跑了,扔下了他智力有問題的丈夫和才幾歲的孩子,那個老人家把小兒子和孫子接過來自己帶,前段時間老人的老公還過世了,我去看她,她還是保持著樂觀感恩的心態。歲月如此待他們,他們仍以微笑來面對。姑奶奶代表老一輩的思維觀,雖然一輩子沒有結婚,但是思想比大寶媽還腐朽。
逼著朵朵生孩子,很多劇情都是她推著向前走,估計也安排一個這樣的人代表老觀念的人物形象。最後的結局,姑奶奶跟著初戀去了新加坡,如果我是姑奶奶,一定會讓初戀留在中國才行,憑什麼為了你終身未嫁,老了還要去你的地盤,一輩子和親人見不上幾面。沙溢簡直演活了李大寶,那種憨厚耿直勁。他們生活在底層家庭,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但是用自己雙手努力養活家庭。
估計他不下崗,就在那個工作努力工作一輩子也會換工作了。但是被下崗後也無奈開始去自己謀生,竟然做起了導遊,最後還開起了公司。他們是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紅利的一代人。可是膽小怕事,連老婆被人鹹豬手都只會拉閘這招的人,最後當上了老總,我總是最後結局這樣的大轉變感到深深的不適應。朵朵就是個善良溫柔,美麗大方的女神,在我的心裡,李大寶是配不上朵朵的,朵朵這樣的好白菜,就是被李大寶這個豬給拱了。
舞蹈團的臺柱子,那可是眼光長到頭頂上的,隨便怎麼也輪不到老實巴交的李大寶,這個在現實生活中估計沒有,可是在電視裡,這樣的組合才比較有戲劇衝突才有看頭吧。當我看到沙溢冒著估計剛吃完韭菜包子的嘴巴,問朵朵:「胡桃夾子是啥?」我心裡深深的為朵朵感到可惜.三寶是屬於努力上大學最後走仕途的那類,最後找了個市委副書記的女兒,應該以後官運應該不錯,不過這個放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還是挺少見的。三寶的演員我覺得演的挺好,開始讀書的青澀,還有機關的壓抑都表現的比較有層次。讓我印象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