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強烈的紫外線,對於追求白皙肌膚的我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即使用了各種護膚品,皮膚仍然變黑了。這有可能是防曬工作沒有做好,也有可能是我們沒有避開化妝品中的光敏性的成分。
塗了防曬霜就是做好防曬了?
防曬會讓我們的皮膚避免被曬紅、曬傷、曬黑、曬老,這已經是越來越多人都了解的常識。也許你想說,我已經把防曬做好了呀,但為什麼還會曬黑?
emm,你覺得地做好可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做好哦。
首先,防曬霜的標準塗抹用量是2mg/cm,結合國人的平均面部面積,這意味著一瓶50毫升的防曬霜光是用在臉上,兩個月左右就要用完。如果是比較輕薄的防曬乳,每次要用夠兩個一塊錢硬幣大小的面積。
即使是比較厚重的防曬霜,每次也要用夠一個一塊錢硬幣大小的面積。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想法:我已經塗抹了高倍數的防曬霜啦,所以我可以在外面快樂地浪一天。這種想法其實是不對的哦,應該是倒過來:由於我要外出一天,所以我要塗抹高倍數的防曬霜,因果關係可不能顛倒。
防曬霜的作用不是讓你塗抹之後延長在戶外日曬的時間,而是讓你在必須外出日曬的時候,儘量減少紫外線的影響。無論是效果多麼好的防曬乳霜,都比不上待在室內的效果好。
單純塗抹了防曬霜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太陽傘、墨鏡、口罩、衣服這些防曬工具的遮擋,才能給我們從頭到腳提供足夠的防護,這樣才算是全面的防曬。
如果還曬黑,可能是這裡出問題了
如果各項防曬細節都已經做好了,結果還是曬黑了,那就要考慮某些化妝品中的某些成分被光照後會對皮膚產生負面影響。
化妝品中的一些成分本來是沒有刺激性的,但是在接觸陽光之後會對皮膚產生刺激性,導致出現色素沉著、瘙癢、紅斑、水腫、水泡等現象,這些成分就被稱為光敏性成分。
早在1916年,有人曾觀察到:有的人使用古龍香水並進行日光浴後,在脖子、耳後、肩、胸等接觸過香水的部位出現特殊的色素沉著。研究證明這種現象的發生取決於古龍水和日光照射兩個因素,缺一不可。這是因為當時古龍水添加有佛手柑精油,而這種精油中所含的5-甲氧基補骨脂素在光照後會產生皮膚刺激。
除了佛手柑精油之外,其他常見的柑橘類精油,例如檸檬、萊姆、苦橙等也有類似的作用,所以要儘量避免在外出時使用含有這類精油成分的化妝品;如果無法避免,那麼在使用後儘量避免白天外出。
此外,很多食物也有光敏性,特別是雪菜、萵苣、薺菜、芹菜、菠菜、香菜、油菜、芥菜等,以及水果中的芒果、菠蘿、無花果、檸檬等。這些食物不要過量食用,並且食用後要做好防曬,不要長期暴露在太陽下。
還有一種值得注意的情況
美白之後有沒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美白效果很好,黑色素減少了,皮膚對紫外線的抵抗力下降,因此在光照後體內的黑素細胞就開足馬力,產生更多黑色素來抵禦紫外線,導致膚色恢復反彈,甚至比美白之前更黑?
理論上說,正規的美白產品不太可能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和紫外線比起來,美白產品的那點效果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如果真的出現這種現象,就要想想是不是防曬工作沒有做好,被曬黑了。
有一種情況需要注意,刷高濃度的果酸是有可能越用越黑的,因為高濃度的果酸容易導致角質層過度剝落,降低了皮膚的保護作用,增加了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性。所以在進行果酸煥膚後幾天內要儘量避免白天外出,否則就是白費功夫,還有可能導致負面效果。
如果不是刷果酸,而是刷A酸藥物來祛痘,醫生也會提醒使用期間避免過量日曬和紫外線照射,避光是最安全的方法。
當然,A酸藥物和高濃度的果酸在化妝品中都是不能用的,在化妝品中可以用的是維A酸的衍生物(視黃醛、視黃醇及其酯)和低濃度的果酸,它們的刺激小很多,但在用法上同樣要注意:建議只在晚上用,白天出門打傘,做好防曬,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皮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