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臺具有電子快門的自動風琴機

2021-02-24 深圳市福田區攝影家協會

圖片選自: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

王琛收藏的這臺具有富代表性的Polaroid Land Camera Automatic 100 相機引領我們進入 Polaroid 100 系列的拍立得盒裝底片時代。

Polaroid 自動風琴機,全稱Polaroid automatic land camera,可通用Fuji生產的一次成像撕拉片,拍攝完畢後需要玩家手動將照片從相機中抽出。

1963年,Polaroid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具有電子快門的自動風琴機 Model 100,當年銷售價格 $164.95,之後再發展到專業手動風琴機,不管哪一款,在很多專業攝影師心中都一直佔有著很重要的地位。由於風琴機(以配套相紙)的價格相對較低、相紙選擇性較多、玩法多樣的緣故,近期又開始流行起來。

相機規格:

鏡頭:3 元玻璃鏡頭(114mm,f/8.8)

快門:電子;10 秒至 1/1200 秒

觀景窗:投射框線以及視差自動補償,獨立觀景窗及連動測距裝置

光圈先決自動曝光

底片速度設定為 75、150、300 及 3000 ASA

「場景選擇(Scene selector)」 鈕為每個底片速度的設定提供兩個不同光圈設定選擇;鏡頭可在使用 3000 ASA 底片時配合最大光圈一同操作。

備有 -1/+2 級的曝光補償杆(較亮/較暗 的控制)

Polaroid Land Camera Automatic 100的說明書

這臺機器原廠安裝寶麗來自產取景、對焦分離的取景窗。當然當年內部測光所使用的電池已經極其稀少,所以在能使用之前要進行內部改電的小手術。但是與我們日常所見的135單反相比,風琴機已經算中畫大幅相機了,但大小體積和便攜性遠比大畫幅4X5好很多。

-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公眾號 -


相關焦點

  • 寶麗來公司第一部Pack film系列相機——Model 100
    圖片選自: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王琛收藏的這臺具有富代表性的Polaroid Land Camera Automatic 100 相機引領我們進入 Polaroid 100 系列的拍立得盒裝底片時代。
  • 徠卡第一臺電子控制快門的M相機——Leica M7
    選自王琛影像博物館Leica M7 相機,在2002年美國的PMA博覽會上,Leica 推出的,從而翻開Leica M系列的新篇章。自從1984年M6的到1988年的M6TTL的開售,Leica迷們一直在等待後續的新機出現,誰也沒有預料到,等了十幾年等來的是一反Leica傳統的首臺電子快門機M7。
  • 賓得歷史上第一臺創下百萬銷售記錄的Pentax Spotmatic
    王琛影像博物館藏品1960年,賓得推出了全球第一臺擁有TTL測光單鏡反光相機——PENTAX Spotmatic,但由於研發原因
  • 世界上第一臺無反光鏡相機居然出自這家公司
    一般認為愛普生在2004年推出的RD-1是世界上第一臺無反光鏡數位相機,但這是一個謬誤。鮮為人知的是,在世界首款專業數碼單眼相機面世後不久,柯達公司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無反光鏡可換鏡頭數位相機DCS-200。
  • 我的第一臺膠片機,奧林巴斯om2
    奧林巴斯om2和奧林巴斯om1相比,om2採用的是電子快門,而om1採用的是全機械結構。這就意味著om1不用電池就可以工作,而om2工作時必須用電池。而且om1快門的機械結構會更加耐用,不易損壞。但om2具有a檔,也就是光圈優先模式,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而且由於om1採用硫化鎘測光原件,大多已經老化,所以大部分om1的測光是不準的。
  • Contax-世界第一臺五稜鏡取景相機 東德Contax-S
    世界第一臺五稜鏡取景相機 東德Contax-S(部分轉載)五稜鏡取景,在現在看來是再平常不過的單眼相機取景方式,但是在
  • 零機震 才過癮 | 哈蘇H6D電子快門
    如今的中畫幅相機,哈蘇H6D集鏡間快門與電子快門於一體,即使數碼後背與技術相機獨立操作也依然可以使用電子快門暢拍。下面是哈蘇H6D相機電子快門拍攝演示的短片機械快門是用機械彈簧或是電子、電磁手段,控制幾片葉片的開閉,或是兩層簾幕像舞臺「拉幕」一樣左右或上下以一定寬度的縫隙「划過」成像像場窗口,讓窗口獲得指定時間長短的「見光機會」。
  • 尼康Z5 I 年輕人的第一臺全畫幅微單
    尼康Z5是一款入門級全畫幅無反相機,如果是年輕人購買第一臺相機,又是全畫幅,小編推薦購買z5,這臺相機擁有2400萬像素,搭載了機身五軸防抖,有著非常出色的操控性能,是年輕人購買相機的好選擇。鎂鋁合金機身,配合防塵防滴濺設計,讓這臺相機擁有出色的防護性。
  • 單眼相機使用的是電子快門還是機械快門
    ,但快門在相機上有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單眼相機使用的是電子快門還是機械快門。單眼相機的拍攝原理是通過鏡頭進入的光線在經過反光板的反射取景,而對於單眼相機來說它的快門就是一個物理大門,快門按鈕掌控著大門開啟或是關閉。
  • 平民的自動,NIKON FE2
    和FM2相比,FE2的人氣要低得多,同樣是蜂窩快門,同樣是1/4000,同樣是手動攝影,但是因為FM2是機械相機,有「機械當永恆」的觀念,而FE2是電子相機,有「電子用不久」的說法。從二手機價格來看FM2也比FE2要貴,雖然當年FE2的價格更貴一些。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KONICA C35 FD | 阿偉
    十分巧合地,當我選擇我的第一臺相機的時候,由於一直鍾情復古風相機,因此收到了淘寶膠片相機的推薦,我記得很清楚,那是臺奧林巴斯的OM1,雖然我最終沒有入手它,但不可否認他對引我入坑的作用。最後靠著馬雲的幫助(花唄分期),我買下我的第一臺相機,也是我第一臺膠片相機,對沒錯,我是在手機都1億像素的年代買了一臺膠片相機作為我的攝影入門相機。
  • 為什麼單眼相機不使用電子快門
    ,但快門在相機上有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而我們最熟悉的單眼相機所採用的是機械快門,那麼有的人會問為什麼單眼相機不使用電子快門呢?單眼相機的拍攝原理是通過鏡頭進入的光線在經過反光板的反射取景,而對於單眼相機來說它的快門就是一個物理大門,快門按鈕掌控著大門開啟或是關閉。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佳能AE-1 | 破照相的
    後來就在B站上看了好多關於膠捲和膠捲相機的視頻,也了解到膠捲還在產,於是就想試一下。在閒魚淘了臺豆瓣「四大神機」之一的佳能AE-1。選它是因為《只是愛著你》裡面的裡中靜流用的就是這臺。靜流同款因為這部電影,也就對佳能這個牌子有了一種情結,以至於後來又買了AV-1,A-1,NEW  F-1。
  • 我的第一臺膠片機-奧林巴斯35sp
    說起我的第一臺膠片機本應該是奧林巴斯35DC,但是陰差陽錯成了35sp。
  • 華強電子世界助力深圳(福田)國際影像科技文化周
    文博會期間,以「聚焦科技影像文化」為主題的第十三屆文博會專項活動——深圳(福田)國際影像科技文化周在華強電子世界廣場舉行。
  • 世界上第一款能直接控制gopro相機的穩定器
    徒手攀巖、低空跳傘、高空飛躍等,簡直是對生命極限的一種挑戰,有圖有真相,上圖!Snoppa Go是世界上第一款能直接控制gopro相機的穩定器。它能使gopro相機拍攝得到靈活和自由的完美體現。先上視頻,有圖有真相。Snoppa Go 專為gopro 相機量身設計,是第一款具有集成控制功能,同時能控制gopro相機和雲臺本身的手持雲臺穩定器。使用Snoppa Go 將徹底改變視頻錄像質量,改變捕捉難忘場景以及極限運動的方式。
  • 【影像典藏】世界上第一部高性能21mm超廣角鏡輕便相機——理光GR21
    圖片選自: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      王琛收藏的這款古董相機是森山大道最愛的理光GR21,世界上第一部高性能21mm超廣角鏡輕便相機。但是如果沒有因為森山大道在不同渠道對理光GR21不遺餘力的推薦,這臺相機想必也達不到今天這樣神話的地步。理光GR21使用鋁鎂合金製造,為的是既堅固又輕巧,這也是近年來高級相機設計的潮流,同時機身外殼採用不鏽鋼材質。
  • 【十九世紀古典相機】匹茲伐鏡頭及世界首臺全金屬銀版相機
    著名的匹茲伐型鏡頭,是由擔任維也納大學數學系講座教授的匈牙利人匹茲伐教授,利用他非凡的數學能力,並在幾位有一定數學水平的奧地利士兵協助下,經過大量的數學計算,設計出了視場中心具有高解析度的快速鏡頭。這也是世界上首款以數學方法設計、製作的照相機鏡頭。這款鏡頭的鏡片結構為3組4片,最大光圈F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