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的孩子和禿鷹

2021-02-20 春熙照相館


影響世界的100張照片vol.20

STARVING CHILD AND VULTURE Kevin Carter, 1993

凱文·卡特(Kevin Carter)知道死亡的惡臭。作為記錄南非種族隔離時代的「砰砰俱樂部」(Bang-Bang Club)的四位攝影師成員之一,他經歷了太多傷心的時刻。1993年,他飛往蘇丹拍攝那片土地的饑荒。在在阿約德(Ayod)村拍了一天的照片後,他筋疲力盡地走進了開闊的灌木叢。在那兒他聽到了嗚咽聲,遇到了一個瘦弱的蹣跚學步的孩子,他在去餵食中心的路上摔倒了。當他給孩子拍照時,一隻胖乎乎的禿鷲落在附近。據報導,卡特被告知因為疾病不要與受害者接觸,所以他沒有去幫忙,而是等了20分鐘,希望這隻跟蹤的鳥能張開翅膀飛走。

事實並非如此。

卡特把那隻鳥嚇跑,看著孩子繼續向中心走去。然後,他點燃了一支煙,和上帝說話,然後哭了。《紐約時報》刊登了這張照片,讀者們急切地想知道這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並批評卡特沒有來幫助他的拍攝對象。在有關攝影師何時介入的爭論中,他的照片很快成為一個令人痛苦的案例。隨後的研究似乎表明,孩子確實存活下來,但在14年後死於瘧疾發熱。卡特憑藉他(孩子)的形象獲得了普立茲獎,但那光明的一天的黑暗從未從他身上消失。1994年7月,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寫道:「殺戮、屍體、憤怒和痛苦的鮮活記憶縈繞在我心頭。」

 

vol.1 林肯的選舉宣傳照片

vol.2 摩天大樓頂上的午餐

vol.3 穿熊皮大衣的夫婦

vol.4 遷徙的母親

vol.5 抗日戰爭勝利日的時代廣場

vol.6 多維瑪與大象

vol.7 被馴服的獅子

vol.8 披頭四的枕頭大戰

vol.9 約塞米蒂國家公園

vol.10 關於Alan Kurdi之死

vol.11 入侵布拉格

vol.12 聖拉扎爾火車站後面

vol.13 槍斃越共

vol.14 甘迺迪遇刺第313幀

vol.15 飛人喬丹Air Jordan

vol.16 消失的印第安人

vol.17 剛果大猩猩

vol.18 檢查點的伊拉克女孩

vol.19奔跑中的馬四條腿是否同時離地


看照片,學歷史

↘↘↘

相關焦點

  • 飢餓的蘇丹
    《飢餓的蘇丹》飢餓的蘇丹,又名欺凌的蘇丹 (英文:The Starving Sudan )是凱文·卡特贏得九四年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獎的作品
  • 《飢餓的蘇丹》背後的故事.
    《飢餓的蘇丹》是震驚世界的一幅攝影作品,在1994年4月獲得美國新聞界最高獎「普利茲新聞獎」,它是由南非「自由記者」凱文·卡特拍攝的一張蘇丹小女孩的照片
  • 《飢餓的蘇丹》這張照片值得再看100遍
    《飢餓的蘇丹》(英語:The Starving of Sudan),是一幅攝影照片作品,拍攝者為南非自由攝影記者凱文·卡特。
  • 《飢餓的蘇丹》背後的黑暗
    這張震撼世人的,一照兩命的照片,就是著名的《飢餓的蘇丹》。但是這件事演變為一種謠言,即這張照片揭示的飢餓被忽略,而莫須有的罪名被無限放大。「好的」的新聞、「精彩的」的鏡頭,往往意味著媒體和記者在名譽與金錢上的雙豐收。但有時處理不當,也會引起大眾的不滿。回到這個照片本身的內在價值。其實飢餓的蘇丹,無論是本意,還是背景都是無可非議的。身為南非的人民,卡特深知南非的貧苦與落後。
  • 名作賞析之《通往天堂的階梯》&《飢餓的蘇丹》
    《Stairway To Heaven》 Koen Jacobs「Stairway To Heaven」(通往天堂的階梯),Koen Jacobs拍攝,這張充滿藝術魅力的黑白攝影作品,通過頂部的十字符號,以及大面積的黑色,表現了宗教的神秘,教堂的神聖,通過教堂玻璃射進來室內的逆光,讓人看清樓梯的輪廓,和白袍神職人員的聖潔
  • 飢餓遊戲
    男孩們手握木製的「獵槍」、「步槍」和「砍刀」繞著花園追逐,不遠處的「臨時戰壕」裡有「人質」被五花大綁。
  • 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看的紀錄片,錯過就可惜了!
    很適合孩子看,培養他們熱愛動物和自然的觀念。這部片子有很多精彩至極的地方,數百萬紅色的火烈鳥振翅飛起的場景很是壯美,讓人對自然不自覺地敬畏。火烈鳥媽媽為保護孩子而做出勇敢的抗爭更是感人至深,米小米看到那一幕就覺得酸楚和敬畏。
  • 150年的中國孩子
    這是一部關於中國孩子的肖像簡史,同時也見證著150年中國社會的種種變遷。朱憲民,趙利文,任曙林,解海龍,呂楠,楊延康,張乾琦,勒內·布裡,史蒂芬·麥凱瑞,派屈克·查克曼,馬丁·帕爾,亞歷克斯·韋伯,克里斯多福·安德森……他們沒有法國孩子這麼自信。
  • 「光印·孩子」攝影大賽徵稿啟事
    為了展現孩子們幼兒階段的精彩生活,留住孩子成長的美好瞬間,愛迪蒙特梭利幼稚園將舉辦首屆「光印·孩子」攝影大賽
  • 《TOY STORY》世界各地孩子與玩具的故事
    到世界各地拍攝不同孩子和他們的玩具,足跡遍及亞洲、歐洲、美洲甚至非洲,令人大開眼界。在這組照片裡,大家可以留意到不少有趣的事情,例如男孩與女孩的區別,或是富裕與貧窮孩子的區別,甚至地域之間的分別。攝影師說,「玩具往往反映了孩子對世界認知」。
  • 海灘玩耍--我是怎麼給自己孩子拍照的系列
    在三亞住到孩子姥姥家。他們家的小區靠近三亞灣,屬於市區。三亞灣一到春節期間,海灘上人山人海,擠滿過冬的遊客。這裡的海水發黃,海灘也是泥一般的沙灘,景色也就是北戴河的樣子吧! 但孩子們不顧及這些,景色對他們說是次要的,能玩沙子和海浪,這些讓他們開心的不得了。玩起來,都不想回家。我的任務主要是看孩子順便拍拍照。 孩子們一般都是下午去海灘去玩,三亞灣面對大海方向在下午的時候為逆光拍攝。
  • 六一送孩子一臺相機,讓TA看到世界的美,可好?
    ★ 側面有mini USB線孔和記憶卡槽★ 沒有屏幕,拍完照上傳電腦才知道效果,充滿傳統衝洗相片的期待和興奮★ 買來後需簡單組裝,和孩子一起享受做手工的樂趣如果不是特別注重畫質,這款相機堪稱老少鹹宜,很多家長選擇它來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臺相機呢。
  • 1980,日本人鏡頭下的中國孩子,是什麼樣子?
    當時的日本媒體是這樣說的「 在中國孩子身上,我們看到了不知何時忘記了的樸素的笑容、率直的眼眸、那種融入風景的安詳而舒展的快樂 」。正在用鋁製飯盒和搪瓷碗吃飯的小朋友們那時的孩子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在廣州越秀公園划船的少女 作為一個不會中文、沒有在中國居住過的外國人,他在拍攝《你好小朋友》時,如何捕捉那個時代的細節,那些孩子的動作神情?「就是去觀察,去發現。」
  • 普羅攝影群首次線下活動,鄰居教你給孩子拍大片兒
    主題很簡單,卻透著鄰裡之間特有的美好——如何給孩子拍大片! 相機的學問還是很深的,課堂上,老師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講授了攝影的基礎知識,傳授了怎樣把孩子照片拍好的訣竅。取景和構圖是拍一張好照片的基礎,真正的大片離不開後期調色。現場的後期調色課程,讓群友們大開眼界的同時,更收穫了許多專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