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乾貨|—層次感有那麼難嗎?我都是用這3個方法解決

2021-02-12 版式設計很簡單

在設計過程中,不少設計師會遇到這種情況:「總感覺版面太平了!」 為什麼會覺得平?其實就是缺少層次感,畫面視覺不夠豐富。怎樣有效的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呢?如果在沒有其他素材添加的情況下,怎樣快速營造空間感?今天給大家分享關於光影的彌補大法,簡單而實用。

首先第一個方法,暗角處理。在我們的手機拍照的軟體,就有這個修圖功能,它也叫「暈影」。在畫面四周營造變暗的效果,空間層級感瞬間呈現出來了。(當然不一定要四周,只要形成光影聚焦的感覺就可以。)當你遇到少圖少字的畫面時,利用四周變暗的處理就能打造層次感,至少視覺看起來不會太平。而這種方法也有點類似使用同色系漸變的方法

例如這些海報,利用大面積的暗調去突出亮點,弱化周邊的雜物,去雜就簡來強化主體,畫面也變得有質感。而且暗角處理比較適合刻畫出文化氣息、或情感的場景。第二添加光源。光源通常會跟暗角一起結合使用,當光源和偏暗的空間形成明暗對比之後,自然會提高空間層次,讓物體更加立體。可是光能做到乾淨通透是很考驗設計師的設計功底。

Before-改前

另外,無論是強烈的光源,還是柔和的光,又或者是大面積的光照,甚至是局部的照亮,都能讓畫面具有強烈的層次感,強化視覺焦點,同時還能提升畫面高級感。

▲ 藉助柔和的光照,打造層次感

▲ 柔和的光束

▲ 局部照亮,作為點綴

▲ 類似led的效果,也能形成視覺焦點

▲ 逆光的照亮,背光面形成厚重的陰影,利用這種明暗對比將物體的質感表現的很好。

▲ 大面積和局部照亮

▲ 隨著光的邊緣模糊和虛化,形成若隱若現的層次,營造出視覺的夢幻感。

在使用光斑效果的時候,需要注意光斑不能遮擋主體太多,否則造成喧賓奪主。

有光當然有影。我們都知道畫光、畫影是電商設計的痛點。影子不僅能突顯產品質感,還能增加物體的立體作用。

這些案例都是通過光,給產品本身產生的影,來增加畫面的真實感。可是畫影並不是簡單的事情,要結合物體的結構、透視、光源點等這些問題來處理。

除了產品本身的影,我們還可以藉助其他物體的影子來加強空間感。

這種方法在電商設計中也經常被使用,給畫面增加不少的質感。所以通過光影來彌補頁面空缺的招數,你都get到了沒!

其實營造層次感的方法遠遠不止這些,例如添加色塊、線條、肌理材質,都能提升畫面整體的層次感和細節感,同時也能起到很好的視覺填充作用。方法有很多,就看你是否懂得靈活變通。那麼今天的內容先到這裡,如果你喜歡的話,點個讚吧!

終於更新完課程,感動到要哭!

我的第一套周邊設計,喜歡到不得了

這是我用得最多的一款樣機,一秒變高級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需轉載請聯繫本號

喜歡的話,記得三連擊哦

👇👇👇

相關焦點

  • 乾貨分享 | 你有一批「乾貨」亟待開箱
    ,經箱長這段時間的關注,發現有價值的內容越來越多,甚感欣慰!看ARRI ALEXA拍攝的動作片,同樣有果凍。但是這些鏡頭,觀眾更多關注情節。大家可以看一下《烈日灼心》,有大量的肩扛戲,和長焦戲,果凍經典教程。當片子情節不吸引觀眾,觀眾無法被代入故事的時候,果凍就是大問題。相反,果凍就沒那麼扎眼了。所以我說,沒必要太關注果凍現象。
  • 風景的7個層次,你學會了幾個?
    風景攝影是最常見的攝影,不論日常生活,還是外出旅遊,都可以拍到不錯的風景照片。平常的拍攝中,大家只注重於尋找漂亮的風景而忽略畫面層次感的表現。怎麼獲得畫面的層次感?可以試試下面7個方法。方法1:利用明暗對比第一個辦法是依靠事物本身的光影明暗關係。比如圖中房頂這種明暗關係就是因為陽光照到所引起的。
  • 畫面沒有空間感?這5條透視規律你都知道了?
    空間透視規律大體分為以下5種: 1、明暗透視規律特徵:近暗遠亮這條規律通常在拍攝日景的外景中、全景中使用,攝影師會選擇樹、建築物等的陰影作為前景, 塑造近暗遠亮的明暗透視效果,增加畫面空間感。  截圖來自CSC電影學院雷載興老師的《電影攝影師的核心技能》課件2、反差透視規律特徵:近強遠弱在遵循這條規律的時候,攝影師通常會在後景適當地放一些煙霧,虛化後景層次,降低後景反差, 或者提高前景反差,在亮面補光,暗面減光,讓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
  • 九種人像攝影構圖方法,想不美都難!
    大家都希望能在自己的鏡頭下把人物拍的美美的,在人像攝影中,除了曝光三要素以外,構圖也是必備的技能,掌握下列這九種常用的構圖方法,讓你的人像攝影作品更有味道
  • 這3個方法收好了!
    今天的修圖課堂來解決一個很多同志都有遇到過的問題,有時候一張照片很想拿來當壁紙或者聊天背景,可惜原圖是正方形的 ,那一瞬間,除了悲傷就剩下抓狂了吧!今天,尼古拉斯·北就來教大家3種可以把正方形的照片補全到你想要尺寸的方法!拿愛豆的照片做壁紙,拯救構圖不好的廢片,終於有完美的解決方法了!!拿好小本本,我們馬上開始!
  • 你的設計沒層次感?其實不只是排版的原因…
    我來也,又到周一了…————————很多時候感覺自己做的圖太平了,有點單調其實都是缺乏層次感,排版上層次感可以利用對比等手法去實現
  • 我用這 11 個 App 和方法, 用手機拍出不輸相機的照片
    所以我的所有構思和嘗試,都匯聚在這篇文章裡了,這是我參與徵文活動的一份作品,更是我手機攝影一年來交出的答卷。接觸手機攝影幾年來,我一直都選擇用手機來拍照,而且就目前來說,在我可預見的未來裡面,我都無意入手一臺相機,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手機本身的便攜性及其附加功能帶來的必要性。
  • 素材 你需要的天空大片PS素材,都在這裡了!
    下載連結在文末哦  估計大家都會碰到類似的情況:在太陽「入鏡」的時候,不管你用什麼測光方式,你都很難有辦法在原圖裡同時把天空和地面拍清:要麼就天空過曝地面正常曝光,要麼就天空正常曝光地面欠曝。另外一種就是在本身天空效果很差的時候,因為大氣汙染以及天氣的原因造成天空灰濛濛的,沒有層次感  解決方法有多種,較為常見的有:①拍攝前期用GND(中灰漸變鏡)把天空減光,讓天與地曝光一致;②如果傳感器給力,可以在處理RAW的時候把天空的曝光拉回來,但前提是天空要給力;③偷天換日,直接讓天空過曝,後期加一片天上去。
  • 竹葉那麼難拍?有什麼方法可以嘗試一下?
    一直我都想找到合適的場景拍攝竹葉我們都知道竹葉是很難拍的但是現在我們有了多重曝光上次我給大家演示了如何拍攝花卉
  • 這些好看的人像照,都用了這8個拍照技巧
    攝影是一門技術,拍攝人像更是如此,想拍出好看的照片都是有技巧的,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8個拍照技巧,以下的這些美美的人像照都有用到這些技巧
  • 設計網站那麼多,哪些才是真正有用的?
    本來我不想寫的,因為打開訂閱號一看,全是各種清單,備用合集,還有逆天的100個,這是要病急亂投醫嗎?這個很多O的網站,是我偶然發現的,偏藝術類,能聚(打)集(開)靈(腦)感(洞)。它還很精心給你分了類,比如畫畫的可以去Art、攝影的可以去Photo、設計的可以去Design,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
  • 用好這1個構圖技巧,幫你照片主體突出有層次!4句攝影口訣詳解
    這篇教程詳解框式構圖!原創框式構圖口訣4句:人在框中拍光影。利用門窗也可行。後期修圖換風景。縫隙局部層次明。口訣詳解:1、人在框中拍光影。結合框來拍人:(1)用框拍人可逆光,有明暗對比。對焦在人,測光點選在人以外。技巧在於,讓人的肢體有些空隙,比如例圖。
  • 訪談 | 陳卓 這就是我看到的悲愴的美麗
    再回到我自己的經驗上,觀看和融入自然,是我解決焦慮與虛無的一個方法論。自然太有力量了,我在現實中遇到的難題與困惑,一回到自然與風景面前,都覺得不是什麼事兒了。可能每個人都要通過不同的方式找到自己吧。這句話很俗,但確實是我們的課題。去自然裡遊蕩與拍攝,就是我目前在做的事情,其他的問題我都不敢多想,焦慮的事兒那麼多,要給自己減少問題,不是嗎。
  • 用X光我真是把這世界看透了
    編譯/Alex尼克·維奇在英國攝影師尼克·維奇的鏡頭裡,待飛的波音777、坐滿人的巴士、糾結的電椅、精緻的高跟鞋、盛開的鮮花……甚至一幢五層的辦公樓裡忙碌的人們都一覽無遺。高畫質電視還在宣揚「細到毛孔都看見」,尼克卻早早開始探索物體內部的奧妙:外形美醜,或許與其內部的結構張力截然不同,迥異得如同兩個世界。
  • 乾貨 將廢片變成電影大片就是這麼簡單
    今天就教大家用「查找顏色」調出一個濃重的電影色調,完美解決光線平淡的問題,拯救廢片從我做起,你和首頁的距離也許只差這一個教程。3.因為全圖現在都是暖色,所以為了豐富顏色的層次感,我決定將高光部分(水面&天空)稍稍加點冷色調,所以用分離色調給高光部分加了一點點青色,得到下圖效果。
  • 這6個創意小技巧學起來!
    ,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多去注意那些有趣的點子,然後用自己的方法來加以變化,來拍出屬於自己的作品。攝影博主 Jessica Kobeissi 分享了6個簡單的小技巧,讓人像攝影更有創意。,一般水晶燈上都會用這種吊墜,或者有些女孩子也會有這種耳環。
  • 用好構圖方法,手機都能拍大片!
    ,不管是單反還是手機,都能拍出大片!(上圖是在高處把手機貼近一塊可反射的玻璃,這樣即可拍出真實物體和反射物體的同框,創作出對稱感。)3、對角線構圖對角線構圖使得畫面延伸感和力度感更強一些,可以通過傾斜相機、特殊角度的方法達到。
  • 這5個相機功能 你都知道卻不會用?
    同樣地,我們可能看著即將上市的新相機流口水,卻忽略了我們手頭的機子,忽略了那些可能我們從來沒有發現,實際上卻非常有用的功能。  今天要為您介紹的就是相機裡的5個你可能從來不知道,卻十分貼心的實用小功能,一起來看看吧~1.
  • 這5個相機功能 你都知道卻不會用
    同樣地,我們可能看著即將上市的新相機流口水,卻忽略了我們手頭的機子,忽略了那些可能我們從來沒有發現,實際上卻非常有用的功能。  今天要為您介紹的就是相機裡的5個你可能從來不知道,卻十分貼心的實用小功能,一起來看看吧~
  • Leica相機為什麼會拍得紀實和有電影感?
    旁軸系統是我認為最適合拍攝紀實類家庭照的攝影系統,以Leica這樣的相機為翹楚。對於大多數隻用過單眼相機的人來說,所見即所得,關注對焦中心及取景有虛化感可能是拍攝時的唯一體驗。但是在光學發展歷史上,相機其實有很多個系統,旁軸、雙反、單反其實是在最後期才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