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新手來說,夜景人像拍攝難度比較高。
在夜晚,自然光降低到最低甚至消失,人物的照明主要依靠人造光。
而人造光,如路燈、室內燈等等,明暗不一、色溫複雜,大部分光源的亮度也很難滿足人像正常曝光的需求。
一個場景有多種光源,處理好了絕美,處理不好就會顯得非常雜亂。
戶外攝影自帶燈具,又會面臨器材笨重、擺放麻煩等問題。
如何在不藉助額外燈具的情況下拍出漂亮的人像夜景照片?你需要這些技巧——
夜景儘管屬於弱光環境,但仍然可以找到可資利用的人工光源,充分利用這一點,可以讓人物得到理想的補光。
簡單來說就是儘量面朝光源。
利用室外燈光拍攝夜景人像時,明亮的背景條件有利於突顯人物。
而且,有意識地關閉閃光燈,充分利用地面和桌面的反射光拍攝,可再現真實的色調和氛圍。
夜景人像的最佳拍攝時間是在黃昏華燈初上的時刻,這個時刻隨著季節有所變化。
華燈初上是指街道上的路燈開始亮了起來,而天空還沒有完全黑下來,這時的天空不會是一片死黑,還有淡淡的天藍色,整體的畫面的色彩更富有層次。如果天色全部暗下來,層次喪失。
我們以高處的建築物或雕像等作為背景時,可以從下往上進行拍攝,這樣能將其整體收入畫面。
仰拍時,讓被拍攝人物的身體前傾。
為了防止閃光燈的光帶來陰影,拍攝時可以讓人物稍稍收下顎,以便讓閃光燈的光照射到人臉的正面。
讓背景發生抖動拍攝的夜景燈飾,形成了由點光源構成的光線,十分漂亮。
只要背景有明亮的燈飾即可進行拍攝,可以多次實拍找到理想的快門時機。
曝光模式:手機專業模式,將光圈設置為最大光圈值,感光度儘量在不超過500,儘量低。
夜景的現場光一般都處於低照度的狀況,這就要求我們儘可能地用最大光圈來保證快門速度。
對於單眼相機黨來說,夜景拍攝對相機和鏡頭的要求提升了很多,弱光下大光圈鏡頭的不俗表現,也是讓很多攝影人不遺餘力升級鏡頭的最大動力。
為了保證安全快門速度,在光圈開到最大的前提下,要通過感光度的設置來提升快門。
由於我們要儘量獲得較高的畫質,所以除非極端情況,感光度儘量設置在500以下。
當光圈、感光度設定完畢後,在拍攝的過程中,主要的調節參數就是曝光補償了。
通過針對不同的光線情況設定增減,以拍攝出不同影調的作品。
一般,初學者可能會認為拍攝夜景需要提升曝光補償,以得到更多的細節,其實在更多的時候,應遵循「白加黑減」的曝光原則。
由於夜景大部分處於暗部較多的弱光環境,相機的測光系統為了保證曝光處於正確的灰度,會自動提升曝光量,從而使畫面暗部過亮。
實際上,這時相機降低了快門速度,使得拍虛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同時,夜景人像獨特的味道也喪失掉了。
夜景人像並非要拍亮,合理的暗度正是夜景人像獨特的魅力所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