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亞丁波擁措
西藏林芝索松村
四川唐克黃河灣
廣西陽朔峰林
四川阿壩蓮寶葉則
新疆庫車雅丹地貌
四川黑水洛格斯
上面是我過去在全國各地拍攝的一些攝影作品。在我沒有入坑風光攝影之前,我看這些照片的感覺就和在壁紙網站選壁紙是一個心情,覺得很美但是從來沒想過自己去試試。主要一個原因就是對於當時還是白領的我來說,戶外拍攝是奢侈的。好不容易有個小長假了,看到熱門景點人頭攢動的景象,心想:我去遭這罪?算了算了,周圍轉轉吧。一看周圍,平均海拔 4 米,全市最高峰佘山海拔 100 米,想想又算了。
2017 年 5 月,我開始了獨立軟體開發者的日子,期間去了趟貝加爾湖,這是我第一次有意識地拍攝風光,用我的第一臺入門單反 —— Nikon D5200 + 18~105 狗頭。
現在看起來就是很普通的遊客照。2017 年 12 月,我開始了環中國行。並且換了一臺入門級全畫幅微單 —— Sony A7M2 + 蔡司55 1.8、三陽 14 2.8 兩個鏡頭。心想,這都上全畫幅了,可不能浪費了,然後開始學習前期拍攝和後期處理。就這麼在外面拍了一年,滿中國跑,白天拍照晚上修圖,也積累了一點經驗,所以準備寫一篇文章,為喜歡戶外、喜歡風光攝影的朋友分享一點乾貨。
關於風光攝影,攝影師往往喜歡說自己拍這張照片等了多久多久,以顯得來之不易。其實,現在的風光攝影已經不是以往靠人品靠蠻力一味「等」出來的時代了。了解自然規律,運用好工具,再加上那麼一點點運氣,完全可以做到「未卜先知」,極大地提高出片率。
下面我將通過幾個例子完整走一遍我現在的工作流程,介紹下我是如何從頭開始尋找一個拍攝機位並且規劃拍攝方案的。我強烈建議你先下載好接下去我會介紹到的一些工具,這樣一邊看一邊跟著做可以加深印象。這我的軟體清單:
手機端
Windy(有很多山寨的,注意下載這個紅色的)
巧攝
兩步路
Star Walk 2
莉景天氣微信小程序
電腦端
Google Earth Pro
我們先以四川的貢嘎雪山為例。
Part 1 :尋找候選機位
像拍攝這類山脈雪峰主題的照片,我會先打開 Google Earth ,搜索【貢嘎雪山】,大致用上帝視角看一看附近的環境。
按住【Shift】鍵同時拖拽滑鼠,你就能三維操控視角了。記得打開 Google Earth 自帶的【照片】圖層,這些照片會告訴你在這個角度能看到什麼樣的構圖,有很大參考價值。如果覺得某個點的構圖有潛力,比如搭配上某個特殊時刻的天空,或者搭配一些地景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等等等等… … 都屬於有潛力的範疇。那麼你可以使用左上角的【添加地標】功能,在這個地方打上一個點,寫上備註,方便進入之後的篩選和快速定位。
然後,打開【兩步路】這個 App。這是一個驢友圈知名的 App,上面有很多徒步愛好者貢獻的徒步路線。在地勢複雜的山區,如果有一條被別人證實過可以安全通行的路線,那無疑是一份珍貴的寶藏。兩步路搜索「貢嘎」,會出現許多徒步線路。
選擇一條路線點進去,你會看到驢友們沿途分享的照片。
驢友們大多以徒步為主,照片自然就不會太注重質量,但對於攝影師來說有這樣現場的照片提供參考已經足夠了。接下去讓我們對照著驢友們提供的線路,重新回到 Google Earth 上走一遍。利用 Google Earth 的 3D 功能,實地模擬一遍。把右上角的這個小人拖動到你想要的位置,視角就會自動切換到第一人稱,方便構圖。
接下去就需要耐心了。把兩步路上的線路都用 Google Earth 模擬一遍,尋找那些有潛力的機位。兩步路上已知的路線都走完了,就可以在 Google Earth 上探索新機位了。比如,雪山倒影是一個經典的構圖,你可以在貢嘎峰周圍找一找湖泊,或者在網上搜索關鍵詞「貢嘎倒影」,看看有沒有已知的機位。由於蜀山之王的名氣實在太高,因此倒影的機位早就有人探索到了,有兩個,分別是【冷噶措】和【貢布措】。
又比如以雪山為背景,山谷延伸為前景也是很經典的構圖。【老貢嘎寺】就是一個類似的機位。
還有看貢嘎最佳的位置【子梅埡口】、【玉龍西埡口】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尋找新的機位。比如下面是我們團隊裡的成員拍到的亞丁央邁勇。計劃圖和實拍圖:
右圖由風光玩家成員 @辰偉Steve 拍攝
對於新手我建議先拿類似貢嘎的這些熱門機位練手,因為這些拍攝點已經比較成熟,容易到達。另外非常不推薦一上來就盲目去創造新的機位,因為山區地勢複雜,實地情況往往比計劃的複雜。我們現在去山區拍攝依然會找當地嚮導帶路。
好,現在你已經找到很多機位了,如果你每次都標註的話,你的 Google Earth 左側應該已經有很多大頭針了。下一步就開始精確構圖了。
Part 2 :精確構圖
這時候就該隆重介紹【巧攝】了。這款 App 對風光攝影的意義可以說是巨大的,它完全拓寬了攝影師的思維邊界,創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構圖。舉個例子,看下圖。
圖片已授權:喬文杰計劃,曾誠宇拍攝
放在以前,你第一眼看到這張圖片一定會以為是 PS 的。「哪有這麼巧月亮剛好和金茂大廈、環球中心連成一線,而且正中開瓶器缺口,假的。」 但事實是這就是通過巧攝計算出來的,並且它還告訴你:未來十年內這個構圖只會出現 5 次。每次就短短十幾秒,還很可能因為天氣不好拍不到。
從上面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巧攝的精確度已經很高了。可以預見,以後會大量出現這樣神奇瞬間的照片,剩下的就看攝影師的想像力了。
讓我們來看一看巧攝的操作。其實開發者已經很貼心的把功能介紹做成視頻放在各個視頻網站了,B 站搜索【Planit巧攝】或者關注公眾號【PlanItPhoto】,裡面很詳細地介紹了每個功能的使用。巧攝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軟體,想要熟練使用需要非常大的學習成本。我就以實際案例演示具體用法。
打開巧攝,你一定會被這密密麻麻的功能嚇壞。沒錯,典型的工程師審美。
構想 1: 一條完整的銀拱下方有一座山峰
我們以南美熱門拍攝地 Monte Fitz Roy 峰為例。
打開巧攝搜索』Monte Fitz Roy『,找到目的地後,選擇添加標記。方便後續尋找。
下面敲黑板的重點來了,操作比較重要,我將通過視頻講解的方式演示。
Fitz Roy 峰銀拱計劃演示
視頻演示比較快,大家可以暫停看操作。再用文字總結一遍。
選擇【銀河搜索】功能
選擇【銀河升起】條件
打開模擬取景框,調整成14mm超廣角、全景拼接模式
拖動時間條讓銀河運動到目標位置
比如我上面這個構圖,一年中有很多時間能拍到,因為是在南半球,所以銀河季和北半球相反,一共有 145 個結果,說明一年中有 145 個時刻銀河會運動到這個位置。結果如下:
但我們還要考慮月光的影響。像上面月亮仰角是正數(說明月亮在地平線以上),或者滿月附近的幾天,即使銀河運動到了我們想要的位置,但是根本拍不出銀河或者效果很差。比如下面這幾天,倒數第二欄的月亮仰角都是正數,月相也是滿月附近,就都不適合拍攝銀河。
點擊【沒有月亮】之後,結果瞬間減少一半。
但是完全沒有月亮了又有個問題,就是地景會一片漆黑。這時候通常的辦法就是尋找月亮在地平線附近的幾天,表現在仰角為-5°~ 5°。月亮在地平線以上時,可以先拍照亮的地景,然後保持相機不動,等月亮沉入地平線再單獨拍攝銀河部分,後期天地合成。或者等月亮剛沉入地平線時,由於地球大氣的折射作用,柔和的月光仍可以照亮地景,此時是拍攝銀河的最佳時刻。但這些時刻都是轉瞬即逝的機會,前後也就不過 2 ~ 3分鐘左右,需要不斷實踐積累經驗才能拍出完美的照片。
好,現在讓我們選出這幾天吧。打開篩選條件【月亮仰角 <±6°】,瞬間只有6 條結果了。
同理,這一規律也適用於日升,天蒙蒙亮的時候,陽光會經過大氣折射提前照亮地景,強度也不會過度影響銀河的成像。
綜合起來,2019/05/03 06:58 分是我們拍攝這一構圖最完美的時機。對於這種廣角拼接的大景,前後差幾天對構圖不會影響太多,只是時間會稍微浮動。幸運的是,2019 年 5 月 8 號,我們團隊中的成員剛好去了趟南美,並且成功拍到了這個構圖。
風光玩家成員 @辰偉Steve 拍攝
再來對照下巧攝取景框模擬的構圖,準確度還是相當高的。
對於新手,需要不斷實踐才能用好巧攝,頭幾次失敗很正常,但彆氣餒,只要成功一次你就會愛上這種運籌帷幄的感覺了。
除了銀河,巧攝還可以預測日食月食、流星、彩虹、光汙染等。
看完上面的例子,覺得南美太遠?一個例子不夠?下面我再舉一個城市裡就能拍的例子,萬春亭懸月。
構想 2: 萬春亭懸月
這裡先普及一個日升月落的常識:
初一新月時,月亮和太陽同時升起。然後每過一天,月亮升起時間晚52分鐘。到了十五,月亮在太陽落下時升起。然後同樣是每過一天,月亮出來晚52分鐘。到廿九、三十,太陽追上月亮,開始新一輪的往復。
城市不像山區,可以通過海拔模擬,城市裡地面情況複雜,會有很多遮擋。這就需要用到巧攝的建模功能。
我們以北京南北中軸線上最高觀景點的萬春亭為拍攝對象,以北海公園五龍亭為拍攝點,計劃一次月亮和萬春亭同框的構圖。
黑衣人 / 圖蟲創意
首先上網查到萬春亭的相關資料:山相對高度為45.7米,高17.4米。然後在萬春亭的位置創建兩個標記,一個是山,一個是亭子。填寫關鍵參數——海拔高度和寬度。對於海拔高度,我們優先參考官方的數據,其次參考 Google Earth 的數據,最後再參考PlanIt 裡的數據。並且全部以零海拔開始算起。在 Google Earth 中我們查得景山山腳的海拔為 55 米,官方給出山的相對高度為45.7米,建築高 17.4 米。所以景山的海拔為 55m + 45.7m = 100.7m, 萬春亭的海拔應為 55m + 45.7m + 17.4m = 118.1m。
建模完成之後,你就會看到兩個矩形,分別代表了萬春亭和景山。
下面的操作又比較重要了,依然用視頻演示。
萬春亭懸月計劃演示
用文字總結一遍:
將模式切換到【日月搜索】,選擇月出
調整日月軌跡,讓月亮軌跡靠近萬春亭
精確調整月亮位置
此時,App 就會自動計算出指定時間段內月亮運動到該位置所有可能的時刻。
同時你還可以進一步篩選結果,比如你希望出現的是滿月,那麼 2020 年你只有兩天能拍到滿月和萬春亭同框的畫面了。
當然,你還得考慮北海公園晚上關門的時間,北海公園開放時間為06:30~20:00,上面兩天拍攝都沒問題。
巧攝的出現真正幫助風光攝影師開始科學地攝影,但拍到一張成功的照片的阻礙可遠沒有結束。即使銀河、日月的位置、公園開放時間等都計劃妥了,雲量、風速、空氣品質、光汙染都會影響最終的成片。下面,就該介紹氣象軟體 Windy 了。
Part 3 :天氣為王
Windy 是一個很專業氣象軟體。但我平時使用 Windy 最多的功能就是看雲圖了。山區小氣候,不能依賴天氣預報,最靠譜的方式還是看天氣雷達圖。而 Windy 可以準確地預測出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變化。Windy 內置有中文語言,所以基礎功能大家上手就明白了,我主要說說 Meterogram 功能。(Meterogram 國內暫時無法使用,原因嘛你懂得,不過後面會介紹替代方案)
點擊實時溫度,會彈出一個參數表,選擇 Meterogram。
解讀一下:
中間灰色陰影表示雲量,越黑表示雲越厚;
最後一行雲底的高度,顯示橫槓即數據缺失,根據我的經驗,一般都是大於12K的高度的;
300h=300hpa,即氣壓值,故從下至上數值減小;
9km即為正常的公制高度表示,FL300為英制高度表示,在民航很常見;
貫穿全圖的長長的曲線表示地面氣壓。
至於對流雨和雨的區別,簡單說,對流雨因為不同高度層溫度變化形成高空空氣下沉,低空空氣上升的對流情況,有對流雨時經常會伴有大風等。
點擊更多,會出現天氣模型選擇。ECMWF是歐洲主導的預報模型,GFS是美國主導的預報模型,經過多次實踐來看,ECMWF要比GFS準確。
最後介紹下莉景天氣微信小程序。
這個小程序主要就是用來預測晚霞、朝霞、雲海,還集成了一些實用的小工具,比如光汙染、日出月落時間、雲圖等。上面用不了 Windy 的朋友可以用這個小程序看雲圖。
晚霞預測很實用,下班前看一眼預報,如果剛好有 S 級彩霞,那就放慢回家的腳步,享受城市生活裡為數不多的自然饋贈吧。微信常備,強烈推薦。至於小程序使用真的很明了了,數值越高概率越高,打開一看就明白了。
2018年 9 月 22 日廣西潿洲島 S 級晚霞預報成功
2018 年 3 月 10 日雲南撒瑪壩梯田雲海,日出前下了場雷陣雨
2018 年 4 月 9 日雲圖顯示日落時分有個窗口期,成功目睹南迦巴瓦峰真容。
以上就是風光攝影科學指南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如果你有更好的工作流歡迎在下方留言,互相學習。
風光攝影傳遞的不僅僅只有美景,還有一種戶外精神,一種熱愛自然的生活態度。我曾經也是一個科技宅,在城市裡呆久了,似乎也習慣了鋼筋水泥的世界,但真的走出去了之後,內心的世界才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開闊。戶外拍攝辛苦是必然的,但這不正好培養堅強的品格嗎?新的一年,希望看到更多眼前一亮的風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