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與雨 -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 雨水多寡,南北有別 -
夏至時節之後,臺灣大部分地區的氣溫普遍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較快,需水較多。夏季風的強弱直接關係到這一年島內降水分布是否平衡。在乾旱的年份,不少地區都有求雨的風俗,人們會通過民俗儀式來祈求風調雨順颱風不來。
- 鹿角解 -
鹿的角向前而生,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
- 蜩始鳴 -
調為夏蟬,俗稱「知了」,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 半夏生 -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生在仲夏的沼澤地或者水田,生於陰陽半開半闔之時,治的也是半開半闔之病。
- 木槿榮 -
木槿即是《詩經》中的「舜華」一花,不僅美麗,且可入饌食用,此時正開得絢爛,連綿有朝霞之色。
- 金針 -
又名黃花菜。萱草屬植物黃花菜的花蕾晾曬風乾而來。據《本草注》說:「萱草味甘,令人好歡,樂而忘憂。「因此黃花菜又稱忘憂草。陽曆六月裡,盛開的黃花菜猶如地下鑽出的陽光,其形細巧,其色金黃,故有此名。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溼的功效。
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變成夏季星空。地球一直在公轉,到了夏天,北半球的人們面對的是銀河系中心的位置。因此在夏季夜空明淨的夜晚,可以看到銀河橫亙夜空,此時正是觀星好時機。
臺灣花蓮、墾丁、阿里山、合歡山等地遠離光害,是天文愛好者觀星的首選之處。漫天繁星仿佛就在頭頂,在城市裡可看不到這樣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