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就在那裡,可我就是不看!為的是打造不經意的感覺。
仰望、低頭、側臉、閉眼、(裝)沉思······怎麼都行,就是不看鏡頭。
這麼做拍出來的效果會更加自然,而且有意境有逼格。面對鏡頭犯尷尬症的人,學會這一招就能從容拍照啦!當然,一定要多拍。
或駐足,或走,或跑,只要姿勢自然點,就會很美。
這樣出來的效果,或清新,或嫵媚,半側面還能顯臉小~
就算不能傾人城,也能迷倒拿相機的他。
背光的時候適合拍剪影,一般來說落日時分是最好的時機。
可以來點簡單的肢體語言。坐在那裡,剪刀手,擺字母,舞蹈動作,瑜伽動作等等。
要麼迎著光,要麼用手遮,只要有陽光,管他朝陽夕陽,總不能放過他。
很多文藝的照片就是這樣拍出來滴~
看到美美的風景,陶醉其中,伸開雙手、抬起手臂、仰頭享受一下吧!
這時候就別嫌累啦,多跳幾次,加上連拍,總能抓到喜歡的。留點汗算什麼呢!
鏡頭放低點,最好有點小廣角,這樣看起來跳得更高。
比如商店櫥窗、有藝術的或古老的門、特色小店、筆直的公路、廣告牌,等等。
吹泡泡,吹蒲公英,有啥吹啥。
拿氣球,拿風車,拿耳機,拿雨傘,拿水果,拿毛絨玩具,拿花花草草,拿各種奇怪的東西,有啥拿啥。
在火車上看書、看風景,拖著行李箱在馬路上轉悠,有種安靜迷茫、或不顧一切的意境美。
頭髮簡直是一流的道具,自帶還順手。摸頭髮,捋頭髮,甩頭髮。
沒風的時候自己甩,風大的時候隨意掄。
十一放假,或許你會覺得背著相機去旅行,是一種累贅,如今的手機拍照功能已經越來越強,有的甚至已經超越了卡片相機。雖說用手機拍照非常簡單,但裡面 的學問並不少。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能用手機拍出效果一流的照片,而有的人就只會拍大頭照。如果你想要用手機拍出好照片,不妨看看下面總結的這10條建議和技巧:
由於智慧型手機相對都非常輕巧,拍照時很容易出現晃動,而這也就會讓照片變得模糊。所以在拍照時一定要拿穩手機,沒有光學防抖功能的話更是如此。此外,按快門的時候一定要輕。
由於數碼變焦會降低圖像質量——變焦程度越大,圖像質量越差——拍照時應儘量避免使用。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拍照之後再進行裁減,只需利用手機內置的圖像編輯軟體便可。當然,你也可以在拍照時走進一些來避免使用變焦。
使用相機最佳的解析度和高寬比進入相機的設置菜單,以確定你使用的是最高的可用解析度。
另外不要使用16:9的高寬比,除非你的手機採用的是16:9的感光元件。至於其他大多數的手機,選擇「經典」的4:3高寬比就好了。
清理你的鏡頭手機的鏡頭很容易就會沾染到汙漬,所以你應該經常進行擦拭,用一塊軟布就行了。
如果你感覺照片的曝光不準或者有些失焦,可以通過在屏幕上點擊拍攝對象來進行調整。許多手機的相機應用都支持通過點擊屏幕上的物體來調整對焦和曝光。
遵循三分法則在構圖的時候,三分法則是一個簡單的技巧。
你可以通過目測或者相機自帶的網格線將畫面進行橫豎三等分(如圖),然後將拍攝物體放在豎線或者是橫豎線相交的地方,最後保持地平線和水平線的平行。
大多數智慧型手機的相機應用都有著豐富的功能,有的能夠擦除移動物體,有的可以添加各種特效。此外還有針對不同場景所提供的拍攝模式,比如夜間或者是運動。掌握這些模式的使用能讓拍攝變得更加簡單輕鬆。
無論是Android、iOS還是Windows Phone平臺,開發者們都提供了許多第三方的相機應用,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優秀的代表。除了手機的原生相機應用之外,你也可以嘗試使用這些第三方應用,說不定它們能給你帶來驚喜。
無論是用手機還是相機拍照,一次多拍幾張都是更加保險的選擇,因為如果有什麼意外發生——比如有誰眨眼了,或者拍糊了——你還能有備選的圖片可用。
圖片可以編輯、調整,但別太過。要正確的使用照片濾鏡,就能把一張傻不拉唧的圖片變得充滿藝術感。但你也不應該濫用——把每一張照片都變成LOMO風格也會讓人審美疲勞。除了濾鏡之外,對比度和亮度的調節,以及對於畫面的裁減都是非常有效的編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