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藝術空間 | 面具·馮海攝影作品展

2021-03-01 大觀藝術

開幕時間       2017年5月13日15:00


展覽日期       2017年5月13日-7月12日

一個月前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馮海的世界」 馮海攝影作品展中,一組用古典的手工鉑鈀印相法衝印的新觀念攝影作品《面具》系列首發亮相,用馮海的話說:這是他自己近幾年來商業性工作之餘在影棚中「遊戲」的成果。5月13日在鄭州,在大觀當代藝術空間,我們將再次見證那黑白光影中馮海創造的那個怪誕如夢境般的美麗境界。

                                                                                                ▼

本次展覽將展出攝影藝術家馮海先生的兩大系列代表力作,分別是以人體為主要元素的《面具》系列,以戲曲人物形象為主的《新遊園驚夢》系列。

《面具》系列是一組黑白攝影作品,畫面中,赤身裸體的模特帶著各式面具。就像清華美院蘇丹教授所說:「面具是面孔的天敵,卻是個人精神和人格的面容。由於每一張面孔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在對人的「描述」中存在著面孔的霸權,面具的發明可以被看作是對這種霸權的反抗。面具的現身瞬間掩蓋了獨特性,面具是能使個人隱匿的器物,面孔退卻的同時,解放了身體,於是身體成為空間中敘事的主角。」

 《面具》系列作品

長久以來馮海都在用「凝視」的姿態關注中國的古典文化,並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解。正因為無法理解現在流行的表現方式,於是就有了自己來表達的欲望。2003年非典的時候,大家都休息,他就去拍了《遊園驚夢》,這組片子在幾年之後徹底火了。

《新遊園驚夢》系列則具有濃烈的中國戲曲美術趣味,粉抹濃妝和面具一樣抹殺了個人的痕跡,所以空間處理技巧和文化的表達就躍升為畫面的核心。雖然畫面無法結合崑曲委婉考究的唱腔姿態,但那些融合江南園林意象的經典舞臺場景卻是表現傳統文化精髓的重要手段。

《新遊園驚夢》與馮海的兩幅結合神怪人物的《搜神記》都是情境化的攝影作品,與傳統文化相互拼貼並製造矛盾,矛盾的堆積大膽的製造著精神的分裂感,既碎片化又渾然一體,反映了藝術家純熟的創造視覺的技藝。


《新遊園驚夢》系列作品

 《搜神記》

      

                                                                                               ▼

    

 2017.05.13     開幕恭候     15:00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攝影作品】劉瑋《觀展》
    評述  馮立平劉瑋這組《觀展》作品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與通常裸眼看到的不同,無論是人物還是物體
  • 展訊 | 「影像:穿越現實」——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動態影像藝術空間」展
    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年的學術主題為「影像:穿越現實」,影像構成現實,這是新時代社會文化發展的特徵與規律,對攝影藝術創作和研究而言,我們的目標是用影像穿越和建構現實。「動態影像藝術空間」是北京國際攝影周推出的綜合多媒體影像展,作為資訊時代大數據和「雲計算」態勢下所創意出來的產物,影像業已成為信息記錄和傳播的重要方式。
  • 光與影勾勒出女性完美的曲線,他用作品告訴你,什麼才叫人體藝術
    俄羅斯下塔吉爾的攝影師 George Mayer 用作品告訴所有人,什麼才叫人體藝術。與其說George Mayer的作品是攝影,不如說更像是雕塑或繪畫藝術,純色的背景,簡潔的畫面,在光與影的交織中勾勒出女性完美的身體曲線。沒有私房攝影中常見的挑逗,只有最原始的人體美與性感。
  • 攝影藝術 | 黑白人像作品
    Vadim主修雕墅藝術,1985-1922間在Plastic Drama戲院擔任演員及燈光師。在那段時間Vadim開始通過攝影作為美學的表達形式,孜孜不倦的通過攝影去尋找心目中的美學答案。他的黑白人像作品用面具、骨骼、蝸牛做道具,充滿一種神秘而又深刻的氣氛。
  • Claude Cahun 在這張面具下是另一張面具
    克勞德•卡恩(1894-1954) 「在這張面具下,是另一張面具。我將永遠不會把這些面孔都抹去。」 Claude Cahun在她的自傳《無效的懺悔錄 Disavowals》中寫道。 這位具有開創性的法國藝術家、作家及攝影師因她對性別的探索而聞名:她用鏡頭與身體作為武器來詮釋她關於性別的想法,拒絕現有的限制和慣例。
  • 2017WFD臺北國際藝術攝影交流展3月開展
    2017WFD臺北國際藝術攝影交流展已於日前評選完成,共選出了151位參展者,入選的參展者來自中國大陸、臺灣、日本、港澳、馬來西亞、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南非等國家和地區,作品將於2017月3月17日到19日於臺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展出。
  • CAFA資訊丨臺灣最大攝影盛會——臺北國際攝影節開幕
    總策展人康臺生先生精心策劃8個主題板塊,其中位於臺北中正堂中正藝廊主展區的四個主題展包括法國攝影家聯展、「無界」大陸攝影家聯展、「勾魂攝魄」臺灣攝影藝術主題展、「企業家的照相本」四個展覽。▲ 陳春林 一日之鑑
  • 香港最新攝影藝術展覽作品欣賞
    香港第七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中國攝影金龍獎頒獎典禮和幻燈展、特別展將於2017年3月18-23日在馬來西亞沙巴-仙本那舉行邱太建《留守的艱辛》香港第七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風光及人文類獲獎作品名單金獎六名(金獎獲得者為中華藝術金馬獎和中國攝影金龍獎攝影創作
  • 《顯影 2020》攝影名家黑白照片原作展
    《顯影 2020》攝影名家黑白照片原作展20位攝影師20張手工放大銀鹽照片致敬2020
  • TANC 當影像成為網絡時代的主角:紐約國際攝影中心重開揭幕展聚焦「公眾、隱私與秘密」
    新空間的揭幕展主題為「公眾、隱私與秘密」(Public, Private, Secret),使觀眾對於個人身份、公共文化和社交媒體作出深入思考,並涉及名人文化、網絡暴力、同性戀與種族身份等多重內容。考頓通過這次展覽,也表達了不能孤立地探討攝影的意見,而是需要把它們置於視覺文化的背景之下。
  • 英國V&A博物館攝影空間擴大,將展麥卡特尼家族珍貴照片
    英國V&A博物館攝影空間擴大,將展麥卡特尼家族珍貴照片 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編譯 2018-05-24 08:30 來源:澎湃新聞
  • 聚焦精彩 定格感動 第二屆杭州國際攝影藝術邀請展在杭州開展
    1月15日,第二屆杭州國際攝影藝術邀請展在杭州圖書館展覽藝術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杭州國際攝影藝術邀請展是由杭州市攝影藝術學會、杭州市城市品牌促進會、杭州圖書館聯合打造的攝影文化品牌,旨在進一步打造杭州城市國際化文化名片,發揮攝影獨特的視覺窗口作用,展示杭州及國際攝影師近年來的創作成果,分享攝影師在主題攝影藝術探索中的經驗,促進國際攝影文化的交流、融合與發展。
  • 攝影師鏡頭下的逆天人體,剛柔並濟的藝術美感!
    他捕捉到舞者的曲線動態美,並且將柔美和力量相結合,碰撞出剛柔並濟的藝術美感。他的黑白攝影十分出色,透過芭蕾與霹靂的結合,在力與美的交替當中,將動人的肢體動作與肌理的線條,捕捉每一個瞬間的張力。- E N D -【 國際藝術大觀 】攝影師鏡頭下的逆天人體,剛柔並濟的藝術美感!
  • 麗水攝影節 | 浙江女攝主題攝影作品展精彩亮相
    策 展人/陳有為  攝影師 / 葉君奮、董小珉、仇潔、王彬章、周夢婷、趙順雲、胡臻、吳春英、程建秋、張瑩 ■忠實的記錄藝術的表達 攝影師/陳曉東 ■黑色的鑽石 攝影師/安琪 ■ CP60 攝影七人展 策展人/胡塗、黃餘迪  攝影師/顧帆遠
  • 【錫林郭勒微報】羅虎在參觀盟政協第三屆「中國夢·草原情」美術書法攝影藝術作品展 | 千針萬線 縫出好「錢」景
    【錫盟要聞】羅虎在參觀盟政協第三屆「中國夢·草原情」美術書法攝影藝術作品展【錫盟社會】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決定實施「蒙漢文互譯出版工程」【文體綜合】東烏旗呼熱圖淖爾蘇木首屆「廉政杯」沙灘排球比賽暨廣場舞比賽開賽羅虎在參觀盟政協第三屆「中國夢·草原情」美術書法攝影藝術作品展
  • 「直播- Welcome to My Life 勒梅特夫婦影像藝術收藏展」正式開幕
    2016年5月4日,由證大集團旗下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與法國駐華使館文化處聯合主辦、證大集團大力支持的「直播- Welcome to My Life | 勒梅特夫婦影像藝術收藏展
  • 藝術家 | 趙仁輝 | 鴨綠江美術館&臺北安卓藝術空間個展、新加坡開埠200周年戶外裝置
    趙仁輝(b. 1983)是新加坡籍視覺藝術家,主要以攝影進行創作,同時採用多學科方法將影像與實物並置呈現。他的作品主要探討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仁義與道德的課題,同時也關注人類的態度和觀點如何影響我們對大自然的認知。
  • 2017 WFD臺北國際藝術攝影交流展入選名單公布
    2017WFD臺北國際藝術攝影交流展已於1月17日評選完成,展覽共收到了來自不同國家的400多件作品,最終選出151了位參展者,入選參展者來自中國大陸
  • 2017 Wonder Foto Day 臺北國際藝術攝影交流展徵稿
    2017年3月,第二屆WonderFot Day 臺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將在臺灣華山1941文化創意園舉行,此前,第一屆展會於2016年成功舉行。來自各國的攝影藝術家、出版社、知名藝術家與藝廊經紀人等著與各位見面! 這個展會是由房彥文與馬立群策劃主辦的。2016年的交流展上,展會獨特的展覽方式、零距離觀眾與創作者互動、熱絡的活動氣氛,引起了業界的好評與關注,同時也搭起與創作者與及國際間的橋梁。 展會現面向國內外廣大攝影愛好者徵稿。
  • 肖像•雄安公益攝影藝術項目&展覽
    此次羅嫻的公益攝影團隊趕赴雄安新區,在2020年9月份開始了第三站公益攝影項目。羅薩大街是雄安新區管委會所在地容城縣的主要街區,伴隨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初心,通過「微調」的藝術處理方法,將街區閒置空間充分利用,以公共藝術的形式融入社區文化,打造一個倡導「漫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公共文化休閒街區,加強城市與人的連接與交流,不斷創新雄安新區城市活力,並在文化藝術美育等活動的促進下,成為當代城市記憶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