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世界地球日活動發生於1970年4月22日,由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地球日之父」丹尼斯·海斯提議,將反越戰的校園運動擴大轉為以環保議題為主軸的草根運動,當時吸引超過2000萬人共襄盛舉,成為世界最早的大規模群眾環保活動。
由約翰·麥克尼爾於1969年為首屆地球日活動設計的旗幟,是環境保護運動的象徵。地球照片「藍色彈珠」,放置在深藍色的背景上。這張地球照片是由阿波羅17號宇宙飛船在飛往月球的途中拍攝的。
Google為響應「世界地球日」,在首頁換上多組象徵地球環境的圖像,由畫家Sophie Diao手繪出她對「世界地球日」的想法。採用地球上的五大生物群,包括苔原、森林、草原、沙漠以及珊瑚礁,且每一張圖片中都有動物身在其中,用溫暖有趣的插畫呼籲大家共同對地球盡一份心力。
蘋果為迎接今年的「世界地球日」,舉辦了「珍愛地球App」(Apps for Earth)的活動,從4月15日起至4月24日,用家指定環保、或綠色有關的App,Apple就會將收益全數捐贈給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參與活動的App包括《WWF Together》、《VSOC》、《Cut the rope:Magic》及《Starwars:銀河戰將》等多款實用或遊戲App。
關於「世界地球日」,你不知道的5個事實
紐約,1970年:兒童在地球日用掃把打掃城市公園。(圖片來自 Hulton Archive / Getty Images)
2001年4月22日,紐約,抗議者在「世界地球日」集會上手舉標語牌。(圖片來自Spencer Platt / Newsmakers)
2015年的「世界地球日」,印度帕蒂亞拉學校的女孩在「拯救地球」項目上,臉塗綠色油彩。(圖片來自 Getty Images)
2014年的「世界地球日」,Bianca Cortinas用6個塑膠袋做了一列火車,以象徵人類製造的垃圾網對環境產生的破壞,並以此呼籲人們採取行動、啟發創造力,以及提高對環境保護的認知、以及環保管理工作的需要。
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到來之前,我們剛剛度過了在歷史記錄上溫度最高的一個月。
相關閱讀:
▷▷ 耶魯大學發布180國空氣品質榜單,中國排名倒數第二
▷▷ 空氣汙染始於工業時代?太天真!
▷▷ 霧霾讓人類進化出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