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9日晚舉行的2019年影視作品「華年獎」的頒獎典禮中,經過眾多參賽作品的層層篩選後,最終電視學院宣傳發展中心新媒體部門的作品《川影抖肩舞》和2016級高攝班的作品《我的川影我的家》斬獲最佳新媒體短視頻獎。播音與主持學院的作品《2019難說再見畢業晚會》斬獲最佳綜藝節目獎。
他們在真實的影像中不斷挖掘對生命的思考,不斷突破自我的極限。小編也特意採訪到了這三位獲獎者,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吧~
「我們製作的初衷是為了給大家帶來歡樂,整個創作的過程也很輕鬆,短視頻製作最有趣的是靈魂,有趣的靈魂可以迸發出有趣的想法,製作過程也會相對歡快一點。」 鍾國鵬在談到製作的初衷時笑著說道。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現在眾多朋友圈他表示開心的同時也充滿了感激,感謝創作團隊的付出和同學們的支持,感謝平臺給予的機會,感謝大家對他們努力的認可。
鍾國鵬認為短視頻不同於傳統視頻類型,好的創意以及前期構思和創意想法就特別重要,最重要的還是突破傳統思維方式。在眾多短視頻包圍下,想要自己的視頻可以亮眼,重要就要注重創作視角,以別具一格的點進行切入,提升拍攝畫面的設計感和幽默感。
《我的川影我的家》片子的主線結構就是:「這是我的✘✘。」 比如說「這是我的女朋友」「這是我的課堂」「這是我的團隊」等等。從個人到學校,從平時的生活到專業學習,從學校的硬體實力到師資團隊,最終片子落到主題,匯聚而成:「這是我的川影 這是我的家!」這樣獨特的表達方式讓這部片子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
從前期準備、中期拍攝到後期製作,這一系列都是學院播主系16級的同學們完成的。在這期間一個3秒的鏡頭拍攝最多達到八十一次,這不僅是對藝術的追求,更多的是一個團隊眾志成城、攻破萬難的體現。鄒傑說道:「一個團結的團隊和良好的環境平臺至關重要,這部影片沒有高攝技術組各位成員的分工協作,沒有學校和老師們提供的平臺,是萬萬不能成功的。」
大家在看這個片名就會聯想到導演對母校川影的感激與熱愛。鄒傑談到:「川影不僅是我們的大學,也我們第二個家,有同學們四年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有學校雄厚硬體設備和強大師資力量幫助下的美好回憶。」在學校裡不可磨滅的回憶,也激勵著川影學子們在夢想的道路上堅定前進的步伐。
《2019難說再見畢業晚會》獲得了本次最佳綜藝節目獎,而一個節目最終的呈現經常需要主創們日以繼夜的創作出新的節目模式和遊戲環節。大學時光最蓬勃的生命力,最強大的執行力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他們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綜藝創作,讓我們能夠驚喜的看到不同類型的節目百花齊放。
晚會短片的拍攝歷時一個半月,談到拍攝期間的感受編劇王濤表示到:「更多的感受是感動,因為組裡的同學每個人基本一個多月沒怎麼回過寢室,有的徹夜拍片,有的通宵製作,但到白天扛起機器的時候,都能精神滿滿,毫無抱怨。」 而在得知片子獲獎的那一刻他覺得所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編劇王濤表示本次華年獎是對大家最大的激勵。去年的華年獎他在臺下,看著《2018年難說再見晚會》獲得了第一屆華年獎的最佳綜藝作品,而今年作為主創人員獲獎,且能夠代表團隊領獎非常榮幸。
如白居易的詩歌中寫道「慎而思之,勤而行之」王濤的老師周欣告誡他們思考的時候要謹慎,做事的時候要勤勞。他回憶道:「在拍攝的時候,我們一天睡四五個小時,他可能只睡三四個小時。白天要上課,晚上還要給我們審片提修改意見。」就因為當初的這份嚴謹,也讓王濤現在能杜絕散漫的工作作風,樹立高效的工作態度。用攝影敘述時光,用鏡頭記錄變遷,用影像表達生活。
指導老師:何鳳娟
圖文編輯:潘昕
圖文排版:潘昕
編校:周苗苗 趙子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