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寫過兩篇dxo one的文章,不過好像自從有了xf10和GR3這兩個口袋神器以後,DXO one的受寵概率就低了很多。上周我把我的GR3送去維修了(後波輪和dpad漂移),大概要等一兩周才能回來,隨身機方面,我又想起了Dxo one。
上周在Xspace聽林葉老師聊到森山大道的時候,說起森山大道曾經說:「我其實就是一個行走的傳感器,控制我按下快門的並不是我自己,我只是被周遭事物觸發了快門。」如果你用gr這樣的相機去snap,會深深得到這樣的感覺,數碼還不夠勁,看不見結果的膠片更加帶勁。也才會有森山那樣事後看片的快感。
但是如果你用dxo one拍片,你是會有一些這樣的感覺的。那個模糊不清的還不如傳感器大的屏幕和沒有灰度只有白色led點陣的取景,和盲拍沒有太大的區別,拍到了什麼我也並不知道。幾天後突然在回顧的看片中瞬回起前幾天的潛意識片段,和森山描述的夢境又有些許相通了。
另外,最近柯柯放了半格機penf的毒,我有數碼penf,沒有膠片的,但我又覺得,這些dxo one的snap似乎非常適合用半格機的方式來展示,似夢似醒,描述既連貫又錯亂,無比隨性和自由。
多說無益,看片吧
最後,和也用dxo one的朋友分享一下我的設置。記憶檔(最後拔離手機的狀態)使用M檔,f5.6,1/400,自動iso(最高1600)用於白天戶外。室內和夜間(以及近距離)跳到auto檔去拍。
每一臺相機的價值是回憶,不是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