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貼,換裝體驗自拍館,先後在年輕人群體中風靡。這些聽起來和傳統影樓在功能上沒什麼差別,卻顛覆了傳統,擺脫了拍照時被人注視的拘束,深刻彰顯著年輕人的自我和對美麗的追求,上世紀末大頭貼風靡全國,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美顏相機的應用又逐漸落寞,90後的回憶消失在大街小巷,本以為一代繁華終究落幕,卻發現自拍悄無聲息的換了另一種形式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萌芽,是復古是過渡也是更新,自由選擇場景風格,不需要攝像師,設備專業分分鐘拍出大片的自拍館逐漸出現,成為了最新的拍照潮流。在鄭州一家韓式大頭貼和兩家自拍館中,隱藏著時代的遷移中拍照形式的演變。拍照是我們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這個不變的主題之下,社會和人們心理的變化也值得進行探究。
「一臺臺大頭貼機器篷布裡,藏著我們最早關於美的啟蒙。」
「大頭貼」相機、貼紙相機指的是快速成像,可添加前景和其他圖案裝飾的機器。第一部貼紙相機由日本電子遊戲公司 Atlus 開發,該公司的代表作為真·女神轉生系列,是日本日系 RPG 三大作之一。從1995年出現開始,貼紙相機迅速普及,然後風靡亞洲。廣大80後90後的青少年時代,都有放學後或者節假日相約同學朋友一起拍大頭貼的經歷。
(90年代大頭貼機器 圖源網絡)
「大頭貼」三個字一出來,仿佛就帶著千禧年代熱歌金曲的bgm,腦海裡就會浮現出學生時代厚切劉海的珍惜影片。「還記得剛上初中那會兒,學校附近就有一條商業街,經常到了午休時間,我就和小姐妹一起去那條街上拍大頭貼。那時候拍大頭貼的店鋪特別多,機器也有很多,來拍的不只有我們,還有很多我們不認識的女生。」來自河南省林州市郝德芳感嘆到,「我們當時幾塊錢就能拍四板大頭貼,還附贈壓模。現在想來當時也是十分實惠了。」
先選相框,店主阿姨拿來成本成冊的相框模板供顧客選擇,顧客記下喜歡的模板數字,然後選機器,機器主要分為兩種,大頭照機器和半身照機器。「選好了機器就開始拍照啦,這個時候,小姐妹們就會紛紛從書包裡掏出準備好的小道具,發卡啊,絲巾啊,墨鏡啊等等,立刻裝扮起來,當時就覺得自己是這條街上最靚的那一個。」郝德芳說道。在當時那個年代,和小姐妹拍,和男朋友拍,帶著自己的媽媽拍是很平常的事。把拍好的照片互贈給朋友,貼在自己的本子上、文具盒上.「我感覺周圍的每一個80、90年代的人大部分都經歷過這場時尚的洗禮。一臺臺大頭貼機器篷布裡,藏著我們最早關於美的啟蒙。」
隨著科技和時代的進步,智慧型手機和各類修圖軟體的普及,曾經火爆的大頭貼像是被命運扼住了喉嚨,帶著80、90後的回憶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曾經是站於「街霸」位置的大頭貼機器,現在也很難在街頭尋覓到它們的蹤影。然而,另一種新型的大頭貼形式「韓國大頭貼」正在悄悄進入人們的視線,它與之前的大頭貼相比,增加了自動美顏功能,店裡會自帶各種拍照的小裝飾品來滿足顧客的需求。
(韓國首爾大頭貼 店鋪)
「以前拍大頭貼操作起來時間比較長,主要針對群體是學生,只有學生才會有大量的時間去做這個。像我們現在的這種模式的大頭貼,就是可以逛街的時候逛累了,坐這裡歇歇腳,拍個照,三五分鐘就可以解決,時間效率比較高。」來自鄭州市金水區正弘城「敲可愛韓國首爾大頭貼」的店主姜文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