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瀨昌久與他最好的影集《鴉》

2021-03-04 蜜色詞


深瀨的鳥,就是深瀨自己的化身。他教會了我,攝影也是一種嘆息。

——荒木經惟



鴉,在日文化中,是破壞性的動物和動蕩時代的徵兆,是不吉祥的象徵,深瀨昌久以這樣的照片來傳遞他因十多年失敗的婚姻所造成的那顆絕望,破碎的心……


深瀨昌久(Masahisa Fukase),生於北海道,日本攝影家。他鏡頭裡的鴉抑鬱,沮喪,悲涼,壓抑,孤獨,令人窒息的奇特超自然現象。


深瀨昌久,他的寫真集《鴉》不只是黑白大粗顆粒模糊朦朧的記錄,在他的專題展中曾多次出現過許多彩色的畫面。或許黑白更能體現出深瀨昌久四處流蕩的歷程,與對自我內心的審視和探索,這也是他本人的自傳體小說或者說個人回憶錄。


深瀨昌久:當時我私下的生活忙的不可開交。妻子和我離婚了。六個月後,我重婚。(接下來他給他前妻製作了影集出版,還有他的暗黑傑作《鴉》的開始)



深瀨昌久:那些流鴉,它們本身並不是重點,因為我自己就是其中一隻了。在這個系列的最後一次展覽中,我想要換回我的某些回憶,我回到了曾經居住過十年之久的大樓。也許就像看到一種恐懼的東西,也許就像犯人回到犯罪現場的心境,這樣說並不是因為我犯了什麼罪,而是拍攝行為背後總有著什麼不安的成分。深瀨昌久:我一邊工作,一邊拍照,希望能阻擊一切,從這個意義上,我的作品是關於現在生活的某種復仇劇。



深瀨昌久:明明不是偷了什麼,但對我而言,我無法否認攝影那像偷竊一般的快感。拍照,就是偷竊。那我,應該是個惡人吧。肥大的拍攝欲望從來沒有停下她的腳步,影像的墓地將永不停歇地無限擴大。


深瀨昌久:它們群居,他們在黃昏棲息,然後又在黎明消散。要拍攝群鴉,必須在靜夜,在黃昏與黎明之間。如此之暗的時間裡,測光表搞不準。我一度懷疑能否拍出這極暗之夜中的烏鴉。作為實驗,我於子夜時分在公園拍攝了一次。究竟能拍出什麼,我心裡完全沒有底。我被震住了:這些鳥在空中飛翔,翅膀閃著光,棲在樹上的鳥,眼睛亦發著光,簡直令人目眩

深瀨昌久:死並非目的,亡才是真正含義。而它們使你清醒。

你還可以選看:

以拍內涵「少女胴體」聞名的大衛·漢密爾頓

蜜色詞 · 編撰

長按·識別·關注

大家覺得值才是真值得

相關焦點

  • 深瀨昌久「鴉」
    1934年2月25日深瀨昌久出生於日本北海道北部中川郡的美深町,因家族世代經營照相館,從小與攝影結緣。這間照相館從1908年由深瀨昌久的外祖父深瀨庸光創業。深瀨寫真館作為街上唯一的照相館,是鄉親們婚喪嫁娶、生子畢業和各種祭祀行事的記錄者,見證了美深町的繁盛。深瀨從六歲起,就與母親一道,擔當起膠片衝洗作業。
  • 深瀨昌久,洋子,與《鴉》
    今天要講述的這位藝術家,是日本戰後攝影的最重要人物——深瀬昌久(ふかせ まさひさ)。他在1934年出生於日本北海道,從小與攝影結緣的他在20世紀70年代設立了攝影學校,一九七幾年起,他的人生就在北海道與東京上野之間不斷行走,創造了他人生中最出名的攝影集《鴉》。
  • 25年來最好的攝影集——深瀨昌久《鴉》高清完整版!
    深瀨昌久的攝影作品集《鴉》被《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雜誌評為近25年來最好的攝影集。《鴉》從1976年開始一直延續了十年才集結成書,當時的他正面臨著人生的最低潮,婚姻受挫、工作停滯與自身性格的抑鬱。透過相機,作者將這樣的心情一一保留。
  • 深瀨昌久首部合集《Masahisa Fukase》預售期再次延長!
    從60年代開始就活躍在日本攝影界第一線的攝影家——深瀨昌久,1992年的一場意外,他的攝影生涯由此終止。《鴉》成為了不朽的名作,但除此之外,他的大部分的作品都失去了向大眾展示的機會。日本出版社赤赤舍所出版的《Masahisa Fukase》,是由泰特現代美術館的第一任攝影策展人Simon Baker和深瀨昌久檔案室主任小菅智和共同編輯的這本綜合性書籍,以416頁篇幅作為其四十年攝影人生的集大成。不僅收錄最具開創性的代表作《鴉》,也涵蓋1960至1992年間的重要系列作品、出版物與文件,其中也包括許多之前未出版的作品。
  • 深瀨昌久首部大合集《Masahisa Fukase》預售進行中!
    從60年代開始就活躍在日本攝影界第一線的攝影家——深瀨昌久,1992年的一場意外,他的攝影生涯由此終止。
  • 給大家推薦我最近買的幾本影集
    ,有很多的作用,儘管我認為看影集是不太可能提升我們的攝影水平的,還不如去看專門的攝影教程,但是影集除了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外,也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閱讀成本也比較低,翻看一般也不會用多少的時間。世界各國都會有影集,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出版社,國內的攝影類影集的價格偏貴,印刷數量少,限制比較多,但是整體製作還是比較精良的。外國影集許多印刷量也不大,質量層次不齊,一些大出版社一般質量有較好的保障。今天給大家推薦幾本我最近買的影集。
  • 塞西爾·比頓及其《中國影集》
    他是一個早期崇尚「繪畫主義」影像風格的攝影家,東方古國的神秘色彩、農耕社會的舒緩節奏以及黎民百姓的勞作景象,讓他充滿好奇,透過戰爭的陰霾,審視並選擇用鏡頭記錄和表現這樣的畫面和人物——緊挨著深山、懸瀑的偏遠地方,玫瑰、柚樹、桐樹花開繽紛,瀑布仿佛像從層層疊疊的竹海傾流而下的銀線。這田園風光對於中國勞動人民正為生存而進行的奮戰來說,有些不可思議。
  • 賽哥影集,本期推薦:外國人眼中的日本
    素材庫改個名字,叫賽哥影集吧。
  • 膠片影集 Vol.12
    所以在《膠片影集》裡放的照片,我都是原圖直出,沒有做過任何修改,為了表現膠片最本真的色彩。| 膠片影集 Vol.12相比Portra 400,我反而更喜歡Portra 160的色調。
  • [最後的影集]約翰·列儂與大野洋子
    時隔三十年,德國出版商 Taschen 決定於 2 月底將近 800 張珍藏攝影作品首度公布於新攝影集《筱山紀信:約翰·列儂和大野洋子》中。該影集將於月底發布,屆時還將同步發售 A B 兩個版本封面照的紀念專輯。
  • 久紗野水萌」Reon Kadena digi+Kishin」
  • 年僅5歲的他環遊世界,成為《國家地理》籤約攝影師,還出了一本影集
    不僅如此,今年他還出版了一本影集。這一切,還要從Hawkeye的爸爸Aaron Huey說起,Aaron是《國家地理》的一名職業攝影師,常年奔波在世界各地從事拍攝工作,按照Aaron的話說,是他的相機帶著他走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裡
  • 影集 #2 Bonus丨香港迪士尼樂園
    » 前情提要 點擊前往本影集並非旅遊指南,僅作為影集 #2的額外內容展示。
  • 膠片影集 Vol.11
    | 膠片影集 Vol.11照例上卷後的第一張我都是拍家裡的一顆綠植作為「開張」,因為通常第一張會燒掉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