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食品中都會放入一袋乾燥劑,防止食物受潮變味。很多家長沒有照顧到孩子,孩子自己也不知道這個東西不能食用,有時跟著零食一起食用下去傷害了身體。
一些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有過誤食乾燥劑的經歷,如果家長處理得好對孩子的生命不會造成威脅,如果家長沒有具備基本的急救常識,就很容易把孩子置於危險之中,可見平日裡應該多多學習,掌握一些在關鍵時刻能夠幫助孩子的辦法,降低意外發生時對孩子的傷害。
常見的家用或食品乾燥劑
一、矽膠成分
矽膠不易溶於水,孩子如果使用量不大家長可以不用擔心,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排便自然排出體外,家長可以稍微觀察一下孩子的情況。
二、生石灰成分
生石灰和水會起反應,所以孩子食用了這類乾燥劑家長一定不能讓孩子喝水,不然會腐蝕孩子的腸胃,可以飲用牛奶或者雞蛋清來減輕生石灰的腐蝕作用。
三、三氧化二鐵成分
含有這種成分的乾燥劑使用少量問題也不嚴重,只需要喝水排洩就好了,但是食用過量會導致鐵中毒,如果孩子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應該立刻送往醫院。
四、氯化鈣成分
此種成分相對來說還算比較安全的乾燥劑,對孩子的健康不會有很大影響,如果孩子不小心吃了先和大量的水來稀釋一下,建議還是要去醫院檢查一下以免意外發生。
五、礦物成分
主成分為泥土的礦物類乾燥劑對孩子的吸引力不大,因為味道不好聞,長得也沒有那麼神秘,食用的可能也小了許多,食用後對孩子身體沒有損害,大量服用也是要送往醫院的。
孩子誤食乾燥劑後家長能做的三步
一、催吐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食用了乾燥劑首先可以給孩子催吐,讓孩子把還沒消化下去的吐出來,嘴裡的、嗓子裡的都可以通過催吐的辦法減少乾燥劑到孩子胃裡的數量。
二、弄清乾燥劑類型
根據乾燥劑成分的不同判斷是和水還是牛奶、蛋類進行稀釋,如果不加判斷就讓孩子喝水會對孩子的食道、胃造成嚴重的傷害。
三、送往醫院
家長畢竟不是專業的醫生,任何時候醫生的診斷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家長進行簡單處理後在短時間內將孩子送到醫院就診,讓醫生來判斷孩子的情況更可靠。
家長怎樣保證孩子不誤食?
一、有毒物品遠離孩子
除了乾燥劑以外的物品,家裡的藥品、化妝品這些東西都要放置在孩子不容易找到的位置。尤其是很多媽媽愛化妝,很多化妝品的樣式很新穎,非常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孩子會趁著家長不在的時候偷偷拿來擺弄,這也增加了孩子食用的可能性。
二、教育孩子形成安全意識
平常的生活中家長就要不斷給孩子強調有些東西是不可食用的,並且也要提醒孩子有些零食中含有乾燥劑。最好幫助孩子打開零食,取出裡面的乾燥劑告訴孩子這樣袋子裝著的是不能吃的,叮囑孩子要牢牢記住。
能夠防止意外發生的辦法就是未雨綢繆,在家裡家長要時常告誡自己的孩子哪些東西沒有大人的允許是不能碰的,提醒孩子家裡的危險品有哪些,讓孩子平日裡養成不亂碰東西的習慣。
我們要知道,孩子的身體條件和思維方式都與成年人有著天差地別,很多成年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會對孩子造成威脅。所以對孩子的安全意識教育一定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才能切實有效的保護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