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雨林為何燃燒

2021-01-13 烏雲裝扮者
亞馬遜雨林大火的新聞吸引了世界的注意,人們意識到也許我們正在失去自然的饋贈與庇護。

森林生態的自然循環中,林火時有發生,這場火有什麼特別的?

周一,聖保羅上空黑灰色的濃煙瀰漫整個城市,雖然是下午,天空中卻一片黑暗,太陽被完全遮擋。許多人相信,這些濃煙正是從 2700 千米之外燃燒的亞馬遜森林裡飄來的,聖保羅潮溼、寒冷的空氣將燃燒產生的顆粒變成了密不通風的濃霧。#PrayForTheAmazon(為亞馬遜祈禱)成為社交網絡上的熱門話題,人們開始注意到這場正在摧毀地球上最大生態系統之一的災難。       下午三點的聖保羅 Photo by Leandro Mota亞馬遜森林著火併不是新鮮事,因為天然的潮溼環境和充足的雨水,亞馬遜並不像其他森林一樣容易發生自然火災,多數林火的發生來源於人類活動。當地農民一般會選擇在較為乾燥的八月到十一月通過火燒清理田地,或養殖業、礦產業藉此創造可用的土地。       2013-2019 年亞馬遜的火災數量 數據來源:INPE巴西的國家太空研究機構(INPE)從 2013 年起開始追蹤亞馬遜的火災情況,在他們發表的數據中,今年的森林火災超過 72843 起,2013 年以來最高的數據,比去年同期上漲 83%。從上周四起,共有 9500 起森林火災,其中大多數都發生在亞馬遜區域。值得注意的是,2014-16 年因為厄爾尼諾現象,亞馬遜經歷了極度乾旱,相比之下今年的火災發生率仍然更高。

過去 24小時(紅色)、48 小時(橙色)和 7 天(黃色)內的起火區域比起有些新聞標題中的「燒了三周」,亞馬遜大火其實是無數個分散的小型林火,延綿不絕、吹而又生。巴西亞馬遜環境研究機構的安·安恩卡(Ane Alencar)教授認為,這絕對不是一場自然發生的野火,森林火災和開伐有很強的因果關係。今年的火災情況比往年嚴重很程度上來源於森林砍伐的增長,使雨林對火災的抵禦能力下降,而旱季才剛剛開始。
過去 50 年間,亞馬遜雨林失去了 17% 的植被覆蓋。從上世紀 80 年代起,人們就在不斷呼籲保護雨林。難得的是,從 2004 年開始,歸功於國際關注和巴西政府的雨林保護政策,嚴防並懲罰私自開採,以及居住於雨林中的原住民部落對自然棲息地的保護,亞馬遜的砍伐率真的逐步下降。過去十年間,亞馬遜的植被覆蓋基本保持不變,但在今年年初,巴西的新任總統雅伊爾·博索納(Jair Bolsonaro)上任後,一切都變了。農畜業是巴西經濟中重要的第一部分,同時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牛養殖國家之一。種植和養牛都需要更多的土地,在部分以農墾為生的巴西民眾和養殖公司、集團看來,開採更多雨林土地是發展的唯一方法,這也是為什麼一直以來私自開伐的問題並不能得到徹底解決。博索納入職後,為了刺激巴西處於困境中的經濟,放鬆了對於雨林的管理。政府計劃在亞馬遜森林內開採礦石,並且免除一些因私自開伐的受罰的個人或集體的罰款,到今年七月為止,森林砍伐率上漲了 67%。衛星捕捉林火產生的煙霧 Photo by NOAA
相比往年,今年亞馬遜雨林中火災的發生更加頻繁、影響區域更大,更多的林地被燒毀。INPE 的數據顯示,每天每分鐘就有半個足球場大小的森林被燒毀。巴西總統並不認為正在進行中的大火是個問題,在最新的講話中,他建議放火是環境保護組織因為他拒絕資助進行報復,意欲製造輿論。亞馬遜除了是 10% 全球物種的棲息地,同時也是平衡氣候變化的重要力量。從趴在地面的蕨類植物到高聳入雲的茂密枝葉,亞馬遜雨林的 16000 種不同樹木產生的氧氣和水蒸氣形成了天然的地球降溫系統。

 

亞馬遜雨林每年吸收約 22 億噸二氧化碳,樹木被摧毀意味著本來被存儲其中的二氧化碳將會被排放到空氣中,造成氣溫上升。根據《自然》(Nature)期刊,林火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並使碳在一段時間內無法被存儲於樹和土壤中。8 月 20 日巴西西部馬託格羅索州發生的林火 Photo by Planet在自然的碳循環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會再一次被新的樹木和死去植物在土壤中殘留的枝葉吸收,形成平衡。雖然吸收周期可能長達幾十年,只要林火發生的間隔大於吸收所需的時間。然而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之一就是發生林火的間隔不斷縮短,森林沒有足夠的時間再次生長,同時每次火災的強度也有所增長,燒到土地下更深入的地方。森林退化對水資源也會產生影響,引發乾旱。巴西的大部分雨水都來自亞馬遜雨林,同時儲水能力給巴西和周邊國家的河流提供水資源。當樹木遭遇乾旱時,枝葉枯萎,雨林林冠變得稀疏,更加不利於保持潮溼,而乾旱又成為林火的助燃器。大火併不會一瞬間摧毀亞馬遜,但這的確是雨林向我們求助的信號。根據模型研究,20% 的森林砍伐率是亞馬遜的「臨界點」。當 20% 的雨林遭到破壞,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將會崩潰,而曾經的叢林會成為一片荒原。2018 年,這個數據是 17%,我們離永遠地失去亞馬遜雨林只有一步之遙。




很高興認識你,以下都是我喜歡的

如果你也感興趣,試試關注烏雲吧


相關焦點

  • 亞馬遜雨林大火,「地球之肺」在燃燒!
    已經在大火中燃燒了數個星期了!聖保羅大學研究人員在當天渾濁的雨水中發現植物燃燒後留下的有毒物質。22日,巴西政府宣布將調動所有政府部門之力,確定亞馬遜雨林著火點,並找到應對措施。17日,巴西託坎廷斯州,亞馬遜雨林中燃燒的林區  新華社不僅是巴西,玻利維亞部分地區也受到極大影響。
  • 10噸重的鯨魚,為何會出現在亞馬遜雨林?是怎麼過來的?
    10噸重的鯨魚,為何會出現在亞馬遜雨林?是怎麼過來的?近期在亞馬遜的河口,當地人在一片紅樹林當中發現了大量的禿鷹,禿鷹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的附近,肯定會有屍體存在,當地人就順著路引導方向找尋找了過去,沒想到在紅樹林當中就你發現了,是一種鯨魚的屍體,為什麼在灌木叢當中,出現如此龐大的鯨魚屍體,這是不符合常理的。後來經過科學家的鑑定和研究,發現這是一頭座頭鯨。
  • 面對亞馬遜雨林大火,人類只能祈禱?
    最近,亞馬遜雨林大火燃燒超過三個星期的新聞引起全球關注,海外社交媒體上有人發起「為亞馬遜大火祈禱」的活動,響應者眾。
  • 亞馬遜雨林如果燒光,影響如何?
    亞馬遜雨林是一片原始森林,面積足夠大的它被稱為是地球之肺,森林是氧氣的重要的產生源,亞馬遜雨林對於空氣中的氧含量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同時森林對於空氣淨化、溫室效應降低、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 亞馬遜雨林是動物的天堂,人類的禁區,為何如今卻要變成草原?
    亞馬遜雨林是動物的天堂,人類的禁區,為何如今卻要變成草原?說起亞馬遜熱帶雨林,大家即使沒有去過,想必也一定聽說過吧?它被稱作"地球之肺",一直就是動物的天堂。亞馬遜雨林無論是哪一塊土地,都是動物們的天堂。在這裡,無論是食草動物,還是食肉動物,都有豐富的食物來源。這裡競爭激烈,弱肉強食,妥妥的就是一個現實版的侏羅紀。因為綠色植被十分豐富,亞馬遜雨林一帶的空氣品質非常好。
  • 亞馬遜森林在燃燒,為什麼人類視而不見?
    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288天亞馬遜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蘊藏的木材佔全世界木材總蘊藏量的45%,其產生的氧氣佔全球氧氣總量的1/3,被稱為「地球之肺」。但誰曾想,過去的十幾天裡,亞馬遜森林竟然一直處於烈火之中,無聲地燃燒著!
  • 亞馬遜森林大火已持續燃燒16天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2019年8月21日,巴西亞亞馬遜州,亞馬遜雨林遭遇大火侵襲。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的衛星數據顯示,亞馬遜地區森林大火已持續燃燒了16天,「地球之肺」正面臨不能承受之重,巴西、秘魯與玻利維亞交界處的亞馬遜地區為火災重災區,集中位於巴西的朗多尼亞州、馬託格羅索州和亞馬遜州以及玻利維亞境內,目前正處於氣候最乾旱時期,更加強了火勢的蔓延。 視覺中國當地時間2019年8月21日,巴西亞亞馬遜州,亞馬遜雨林遭遇大火侵襲。
  • 巴西亞馬遜雨林大火已燃燒16天!大片森林被毀!地球之肺正面臨不能承受之重!
    隨著大火繼續肆虐「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今年遭受了創紀錄的火災襲擊。今年,巴西雨林發生了近7.3萬起火災
  • 亞馬遜雨林是動物的天堂,人類的禁區,如今為何越變越小?
    亞馬遜雨林是動物的天堂,人類的禁區,如今為何越變越小?說起亞馬遜熱帶雨林,大家即使沒有去過,想必也一定聽說過吧?它被稱作"地球之肺",一直就是動物的天堂。在這裡,有各種奇異的飛蟲蛇獸,有世界上許多珍貴的稀有動植物,也是地球上原始性保留最好的一片土地!
  • 驚訝的是,亞馬遜雨林已經燒了半個月了,沒有他
    地球上出現了一個危機,即亞馬遜雨林的火已經燃燒了13天,看來當地政府和民眾還沒有提出任何有效措施,火勢還在繼續。火災是引起的,當地農民清理了土地,燒毀了土地,不小心點燃了整片森林,現在,火點蔓延開來,局部朗多尼亞、Pala和馬託格羅索州等州都瀰漫著濃煙,從天上看,這真是一個可怕的火災現場,亞馬遜雨林是地球的肺,他對地球的氣候和環境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他的意外,讓世界都感到擔憂。看來巴西政府與火災無關,即不出動飛機滅火,也不組織人員滅火,表現的無能冷漠震驚世界。
  • 亞馬遜雨林在燃燒,還有非洲熱帶草原地區,也在猛烈的燃燒
    最近就有一場火災引得全球人們都關注的火災,亞馬遜熱帶雨林森林火災,相信小夥伴們應該都對這場火災有所了解吧。亞馬遜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它的的這場火災不僅引得全球人們關注,甚至對全球都會有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
  • 巴西亞馬遜雨林——世界上最大的雨林
    亞馬遜雨林(Amazon Rain Forest)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其面積比歐洲還大,有700萬平方千米,從安第斯山脈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亞馬遜雨林對於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這裡蘊藏著世界最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各種生物多達數百萬種,更有神秘的印第安部落文化和生活。景點分布: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還有神秘的印第安文化。穿越亞馬遜雨林主要看點有瑪瑙斯大橋、貧民窟、水上加油站、貨櫃碼頭、水上印第安人家、熱帶雨林、魔鬼湖、帝王蓮、金龍魚、大河婚禮等。
  • 大火連燒數月,巴西亞馬遜雨林被燒光了嗎?NASA:令人擔憂
    從2019年8月開始,隨著亞馬遜平原上煙霧開始大量冒出,一次轟轟烈烈的火災季節開始在亞馬遜地區展開,並一度佔據了全球新聞的頭條位置,多國總統、總理、明星乃至教皇都開始關注這一事件,隨著燃燒的濃煙瀰漫南美天空,很多城市甚至白天變成黑夜。這一次事件也讓人們感到疑惑:是什麼引起了大火?
  • 網上盛傳的亞馬遜雨林大火,背後真相究竟如何?
    巴西亞馬遜雨林數千處著火,北部的羅賴馬州、阿克裡州、朗多尼亞州和亞馬遜州均遭受熊熊大火的重創。網上流傳的火場圖片顯示,大火已經燃燒數十天,火災現場令人觸目驚心。真實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這場大火到底有多嚴重?
  • 亞馬遜雨林大火重現,人類的噩夢又來了,現已變成不毛之地!
    大家還記得亞馬遜雨林嗎?它被譽為地球之肺,去年夏天出現一條新聞,亞馬遜雨林竟然起了一場大火。亞馬遜雨林大火重現,人類的噩夢又來了,現已變成不毛之地!亞馬遜雨林火勢有多大?與去年的大火相比,今年亞馬遜雨林的火災數量大幅增加,突破有史以來的紀錄,這不單單是大火了,完全可以將亞馬遜雨林徹底毀滅掉。今年7月份亞馬遜雨林的火災達到6803起,這種跡象非常可怕,預計到9月份將會更加糟糕。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大火,人類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曾經的亞馬遜雨林在自然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它可以吸收大量的溫室氣體,因野火的四處蔓延,成為汙染環境的主謀。
  • 2020年亞馬遜雨林現破紀錄野火,一天1000場,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2020年情況跟往年似乎有些不同了,有的自然災難變多了,而有的自然災難變少了,比如今年的極端強降雨明顯比往年增加多成,北極圈地區出現史無前例高溫天氣,南北極冰山和永久凍土又融化了不少,但不知為何熱帶海洋氣旋突然變少了。
  • 亞馬遜雨林,為何被稱為最恐怖的地方
    亞馬遜雨林不僅僅是綠色的天堂和各種動植物幸福生活的後花園,它還是地球上最殘酷的「戰場」。為了能在亞馬遜雨林生存,這裡無時無刻不充斥著非常激烈的爭鬥,可以說,在這片雨林中匯集了人們想不到的各種各樣的意外。
  • 【The Economist】亞馬遜雨林的未來
    世界上再也沒有哪個地方比亞馬遜盆地面臨的風險更大了——這不僅僅是因為它擁有地球上40%的雨林和10-15%的陸地物種。這個南美洲的自然奇蹟可能已經接近臨界點,前景堪憂。一旦超過這個臨界點,即使人們停止砍伐,也無法停止或逆轉亞馬遜盆地逐漸退化為草原的趨勢。當前,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正以發展的名義加速這一進程。
  • 亞馬遜雨林大火已連燒21天 「世界動植物王國」遭浩劫
    ,而近日外媒曝出亞馬遜雨林大火已連燒21天!曾經的「地球之肺」在瘋狂燃燒,而這麼久我們對此卻一無所知!(昔日的亞馬遜雨林)媒體公布了一些大火吞噬巴西北部亞馬遜森林的照片,蔓延足足1700英裡的大火在衛星圖像上的那片焦赤令人揪心。
  • 被稱之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為何有人叫它人類禁區?
    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佔地550萬平方公裡,跨越了9個國家,佔據了全球森林的百分之20,被稱為地球之肺。 但是在亞馬遜雨林的深處確實處處充滿了危險,生存難度極大,普通人不可能走進亞馬遜雨林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