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共同捐贈義賣善款助學抗疫
6月2日,上海師範大學附屬閔行第三中學的大隊輔導員莊園婷老師,帶領著兩名六年級的學生利用午餐時間從閔行區趕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愛心窗口。他們把「6.1兒童節」該校師生共同參與愛心義賣所得的善款5141.2元,全部捐贈給市慈善基金會,用於助學和「抗疫」專項行動。
經了解,該校成立於2019年9月的,目前在讀學生都是六年級。這次的愛心義賣活動由莊老師提議,大夥提前一周就開始準備義賣物品,師生們共同參與,其中學生共97名。莊老師說:「學校新成立,這是第一次愛心義賣活動,不過這只是開始,以後每年都會舉行的。」
6月4日,金重仁先生再一次委託妹妹金重愉女士來到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愛心窗口,捐款80000元,結對資助8名大學生。金先生從2000年開始結對助學,從最開始資助2名學生,到目前資助8名學生。受助的其中3名學生今年畢業,於是此次又重新再結對資助3名,仍保持資助8名學生。
6月4日,88歲的尤守一阿婆委託女兒賀旦華女士來到愛心窗口,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款10000元,定向用於助力日喀則地區兒童關愛項目。去年6月老人也曾捐款50000元。
6月3日,家住普陀區的黃亦鳴先生冒雨前來位於學會去的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愛心窗口,以全家人的名義捐出2000元善款,支持上海慈善事業的發展。黃先生是烈屬,也是復員軍人。他表示,做慈善是給女兒留一份精神遺產。
凡人善舉
"準新人"捐贈禮金資助困難學生
5月30日,程夢斐、吳風雲兩位「準新人」來到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愛心窗口,將他們收到的部分禮金捐出,用於幫助困難家庭的學生。與此同時,兩人還在愛心窗口擔任了3個小時的志願者,與工作人員一起製作捐贈證書。
疫情期間,兩位準新人了解到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擁有透明、公開的捐款流程和渠道後,希望能為自己即將到來的婚禮增添更多意義,並盡一份力為社會傳遞更多正能量。為此,他們特意選擇在婚禮前期來到市慈善基金會愛心窗口,經過工作人員介紹了解到「手拉手」結對助學慈善項目後,選擇了一位困難家庭的學生作為資助對象。兩人期望能為該學生提供幫助,使其增加信心。
準新娘小程說:「我們想藉此機會,以我們的善行回敬我們婚禮中每一位賓客對我們的祝福。我們此次捐贈部分禮金9999元給市慈善基金會,並將基金會的捐贈證書分發給來賓們,將善心善行的理念傳遞給大家,使我們的婚禮更賦有意義。」
5月31日,就讀於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校學生顧秋彤來到愛心窗口,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款200元,定向用於慈善助學。
5月31日,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東航技術應用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服務培訓中心乘務培訓部教員吳佳妮在愛心窗口,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款2000元,定向用於慈善助學。
凡人善舉
愛心家庭捐款九千資助四名學生
5月30日上午,楊女士攜丈夫和女兒一起來到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愛心窗口,並通過銀行轉帳的方式捐款9000元,資助四名困難學生。
楊女士是民營企業上海岱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她在網上看到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手拉手結對助學」項目的報導後,通過電話與微信的方式聯繫了愛心窗口,並通經愛心窗口工作人員的介紹,了解到基金會「手拉手結對助學」品牌慈善項目。
楊女士告訴工作人員:「這項工作特別有針對性,能夠一對一地幫助到困難學生,給他們送去溫暖,增強他們的信心。」工作人員將受助學生的情況告訴給楊女士,最終楊女士一家決定結對資助四名學生。
6月1日,家住徐匯區宛平南路的秦淏星小朋友(4歲)在外公外婆的陪同下來到愛心窗口,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款400元,並代妹妹秦淏辰(2歲)捐款200元,均用於慈善助學。外公外婆表示:「今後會一直帶他們來捐款,直到他們成年。」
6月1日,一年級的陳華敏同學在爸爸陳晨先生的陪同下來到愛心窗口,代表自己和姐姐陳華悅,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各捐款500元,定向用於慈善助學。
6月1日,家住松江淶寅路的邵先生趕來位於徐匯區的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愛心窗口,代表其雙胞胎兒子5歲的邵梓晨及邵梓曦捐款400元,定向用於慈善助學。
6月1日,86歲的獨居老人馬風娣老太委託助老志願者70歲的孫扣寶阿婆,前來愛心窗口捐款3000元,定向用於慈善助學。
家住靜安區中山北路的周峰先生6月1日又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愛心窗口,捐款100元,分別用於助學和助困。周先生每月來捐款。
6月1日,89歲家的陸瑛明女士委託69歲的吳語財先生前來愛心窗口,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款500元,為本市的慈善公益事業奉獻一份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