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公布我省2020年檢疫性林業有害生物,美洲紅火蟻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紅火蟻在四川地區的分布已經由以往的攀西地區蔓延到了瀘州城區。
美洲紅火蟻是一種尾部帶刺,極具攻擊性的螞蟻。據了解,紅火蟻源於美洲南部,是一種入侵害蟲,並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組織認定為最有害的100名入侵物種之一。自2004年以來,目前分布已擴大到我國多地,專家分析其原因或為外地運入草皮、帶苗木時不慎引入。
瀘州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劉斌介紹說:「最早的時候主要分布在西昌,然後還有攀枝花。瀘州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主要分布在綠化草坪、公園以及溼地公園邊上的草叢中。」
據了解,紅火蟻不僅會對農作物造成危害,還會叮咬人畜,被紅火蟻蜇咬過的人和動物很快就會出現灼燒般的疼痛和紅腫、膿包等症狀,嚴重者甚至休克、死亡。
為了一睹紅火蟻的真容,記者跟隨工作人員來到了瀘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附近的綠化帶。短短幾十米的綠化帶,就發現了10多處紅火蟻巢穴。這些蟻穴呈小土丘狀,用樹枝和鏟子戳開後,便可看到大量的紅火蟻四處爬散。在拍攝過程中,記者的手指不慎被紅火蟻叮咬,感覺刺痛難忍,皮膚發紅並起了一個小包。
劉斌表示,被紅火蟻叮蜇過後,皮膚會具有劇烈的灼燒感,隨後就會起膿包。紅火蟻的尾針裡面含有一種小分子蛋白,被稱作毒蛋白,這種毒蛋白過多會造成皮膚大面積壞死。因此,一旦被紅火蟻叮蜇要及時處理傷口,若情況嚴重需及時就醫。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剷除紅火蟻蟻巢,通常採用誘餌誘殺等方法,但是這些螞蟻的生存能力極強,想要徹底剿滅它們並不容易,因此還需要加強源頭治理。
劉斌說:「加強檢疫,特別是像我們的草坪移植,從外來移植草坪的時候要加強檢查;可以採用氟蟲氰、氟蟲胺,還有農藥對它進行處理。不能大面積地施藥,應該精準治理。」
大聽網 記者 葉濤 童瑤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