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內地電影市場節目資源比較豐富,《畫皮》、《通緝令》等老片繼續擔當市場主力,另外有四部新片衝進市場,但實力較弱,不足以支撐市場,本周電影市場總票房下滑至5500萬左右,環比上周跌幅超過27%。去年同期只有《兄弟之生死同盟》勉強支撐市場,當周票房總量只有2600萬左右。同比去年同期,本周漲幅約為110%。
《超級颱風》想像力貧乏
10月24日,作為國產電影展映月推薦影片的《超強颱風》正式開始放映,影片投放200個膠片拷貝,同時在數字影院放映,是四部新片中規模較大的一部,首周末全國票房500萬左右。國產片展映月其實就是為多數無法進入院線的國產片提供一個放映機會,再加上今年是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推廣力度和規模遠遠超過往年,《超強颱風》作為重點電影沾了不少光。影片上映前的宣傳頗為高調,導演馮小寧攜影片參加東京國際電影節,在全國各地進行宣傳,自封首部國產超級災難大片,以超乎想像的自信放言要叫板《後天》,等等,在各種媒體採訪中,影片製作預算也悄悄從2000多萬膨脹到5000萬。影片是否精彩,最後的裁判是觀眾,主動買票或得到贈票的觀眾走進影院,還是想看看國產災難片的創作水準,結果當然就是雷倒一大片。
在2002年《極地營救》上映時,導演張建亞就曾說過,制約國產特技片發展的最大障礙是自我想像力的缺乏,沒有足夠的想像力,就算有再多資金和再好的技術,也不一定能拍出好萊塢大片來。這些話放到現在仍然成立。中國電影並未放棄對災難片的嘗試,從《緊急迫降》到《極地營救》,從《五顆子彈》到如今的《超強颱風》,影片題材涉及空難、雪崩、洪災、颱風等等,從題材選擇上可以看出,國產災難片意圖模仿好萊塢的敘事模式和視覺經驗,但由於國情等原因,通常是以主旋律的處理方式、以集體經驗或者上級命令來應對災難,個人通常只作為受難的背景或者等待拯救的對象存在,這種處理方法違反了創作規律,一旦沒有堅強個體為自我生存竭力掙扎和奮鬥,災難片就喪失了吸引觀眾的基礎。
最近流行「山寨」這個新名詞,很多山寨貨秉持敢想敢拼的精神,甚至已經超越傳統品牌,國產災難片如果想出落為高級山寨貨,關鍵是要想清楚方向,才有可能揚長避短創造奇蹟。觀看《超強颱風》,撇開特效粗糙不說,薄弱的故事、立不住的人物角色才是最大的失敗。還是回到張建亞說的那些話,資金和技術不是真正重點,關鍵是故事有沒有想像力,但國產災難片往往痴迷於「超級災難」,作為真正核心部分的故事本身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明知是軟肋還一味追逐,最後丟了西瓜,還不一定能撿到芝麻。
《武術之少年行》《回家的路》小片難做大
成龍監製《武術之少年行》,請洪金寶參演,兩位早已功成名就的資深人士,似乎並沒有必要在這種小製作上耗費心神,畢竟其商業價值十分有限,但就像成龍和洪金寶所說的,雖然影片還不夠市場化,但誠意可嘉,能讓大家感受到這份誠意就夠了。心態很放鬆,行動不放鬆,成龍和洪金寶借住自身資源擴大影片的影響力,走過坎城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北京、廣州、香港等地進行首映推廣等等,也讓王文杰和劉峰超兩位新人見見大場面。影片交由成功運作《文雀》的大地時代發行,放映規模並不小,投放超過200個膠片拷貝,另外還在大地數字院線進行放映,影片首周末全國票房100萬左右,畢竟不是成龍作品,兩位新人主演能取得這個成績也算合理。
《回家的路》全國投放150個膠片拷貝,放映規模同樣不算小,但首周末票房僅有40萬左右。範冰冰近年來為自己打造的是實力派和女強人的形象,如果影片故事精彩,觀眾就有可能走進影院,但是,「影片講述一位在職場取得非凡成就的漂亮女主持人在一場大型直播秀中遇到的種種突發狀況,最終失去了最寶貴的親情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怎麼可能吸引觀眾呢?女性電影是用來夢幻的,而不是用來批判和教化的,宣稱關注職業女性心理,要以她們為目標觀眾,但首先應該了解她們想看到什麼電影。《北京等待》首映式請來韓三平、李連杰助陣,媒體關注程度就高一些,比什麼AOF國際電影節導演傑出貢獻獎、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等等毫無知名度的獎項來得實際,但這樣的電影顯然已經不可能打動聰明的觀眾了,影片首周末票房不到40萬。
本周內地電影市場擔當主力的還是《通緝令》和《畫皮》等老片,《通緝令》本周進帳1400萬,跌幅僅為33%,累計票房已經接近6000萬,年輕觀眾對這類爆米花電影的熱衷程度未減。《畫皮》繼續下滑50%,雖然跌幅明顯,但仍然以1000萬票房保持較高水準,截止目前影片累計票房已經超過2億2000萬。在沒有得力新片入場的情況下,年輕觀眾再度扮演主力軍團的角色,《劍蝶》再入940萬,跌幅僅為21%,影片累計票房已經超過2000萬,而且南方成績明顯優於北方。《地心歷險記》雖然放映屏幕數有限,但票房收入比較穩定,影片本周再收720萬,累計票房4500萬左右,絕對是一次技術和商業運作的空前勝利。《保持通話》憑藉良好口碑再獲310萬,影片累計票房已有4200萬,這是沒有成龍演出的陳木勝作品在內地取得的最好成績。
下周展望:全看《奪標》的
電影市場經歷國慶檔期大幅井噴之後進入調整期,本周已經回落到較低水平。下周《海上夢境》僅做數字放映規模不大,估計這部地域性文藝片不會有突出的市場表現,所以《奪標》肩負重擔。發行方光線影業在全國七大城市拉開點映活動,宣傳攻勢頗為可觀,大打懷舊牌和功夫牌:徐小明導演當年拍過電視劇《霍元甲》,拍過《海市蜃樓》和《木棉袈裟》,這些作品在內地觀眾心中都曾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只要「萬裡長城永不倒」的音樂響起,就知道好戲上演了,這批觀眾如今購買力已經成熟,市場頗有可觀,而且,熟悉徐小明作品的觀眾都知道,他在創作巔峰時期每步動作皆有創新,退隱幕後多年重出江湖,應該會有更多激情爆發。《殺破狼》和《奪帥》之後,《奪標》重新扛起硬扎硬馬的功夫片風格,近期市場沒有其它同類影片上映,《奪標》會是一個有力補充。
數據來源:中國電影報
太平洋電影網專供搜狐娛樂獨家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