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7月18日訊如果每天都能陶醉在天然山林之中,遠離PM2.5,享受比武林廣場高出25倍的負氧離子濃度,你會感受到幸福嗎?
2010年起,西湖景區管委會開始跟蹤監測吳山、茅鄉水情、柳浪聞鶯等7個景點的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昨天公布了階段性結果——雲棲竹徑以年均2514個/立方釐米的負氧離子濃度成為「狀元」。
關於負氧離子的N個問號
◎什麼是負氧離子?
空氣分子在高壓或強射線——宇宙射線、紫外線、土壤和空氣放射線——的作用下被電離所產生的自由電子,被氧氣分子獲得並結合而形成的陰離子。
負氧離子被譽為「空氣維生素」,通過人的神經系統及血液循環系統來調節機能,能提高免疫能力,利於身體健康。
◎負氧離子和PM2.5有關係嗎?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主要來源於工業生產、汽車尾氣等。研究證實,負氧離子中的小離子可主動捕捉小粒微塵,使其凝聚而沉澱,降低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市區的負氧離子濃度是多少?
杭州植物園負氧離子課題小組曾在武林廣場測得負氧離子濃度為100個/立方釐米左右。植物園辦公室負氧離子濃度大約為每立方釐米500個左右,一般市區辦公室能有200~300個就算不錯了。
◎哪些因素會影響負氧離子濃度?
負氧離子的生命很短,只有幾分鐘,也很脆弱,所以在人為活動較少、植被覆蓋較密的山林、溪澗、郊區田野、海濱等地方濃度較高,喧囂的城市就比較少。
◎綠色植物是否能有效增加負氧離子?
植物會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當氧分子與空氣中被電離的自由電子結合,便形成了負氧離子。仙人掌、令箭、荷花、曇花等常見植物都能幫助增加負氧離子。不過室內植物產生的負氧離子濃度較低,與山林植物不可同日而語。
雲棲竹徑空氣到底多清新?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釐米3200個左右
進入7月以來,杭城持續高溫,但云棲竹徑景區依託80多畝天然竹林,成為一個大大的天然「空氣調節器」,景區蒼木翠竹,遮擋了驕陽烈日,清泉小溪攜來清冽氣息,溫度比市區足足低5℃左右。
「噓——」杭州植物園工作人員張鵬翀將手指放在唇上,向記者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將負氧離子濃度監測儀探入竹林——這是一臺白色小盒子形狀的機器,有點類似老式半導體收音機,「一個噴嚏或是大聲喧譁,都會『殺』死一大片負氧離子。」
張鵬翀低聲說,其實監測時還有其他「苛刻」要求。比如陽光明媚、風速小於5m/s是測試負氧離子的天氣標準。而具體時段一般選擇上午的7時~9時,在一天當中,這個時段的負氧離子含量最高。
「哎,怎麼好像失靈了?」湊過去看監測儀,發現測試儀上沒有讀數。
「剛剛飄了幾滴雨,相對溼度太大——負氧離子原本就是一種負離子,可導電,因此空氣溼度若超過80%,它會很調皮,可能導致機器『短路』,」杭州植物園副園長王恩蠻風趣,「不要緊,再試一次。」
「每立方釐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為3100多個,」大約1分鐘後,張鵬翀讀出監測儀屏幕上的數據,「今天數據稍低,一般夏天雲棲的含量可達3247。」
3247是一個什麼概念?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的負氧離子標準濃度為不低於1000~1500個/立方釐米。雲棲的數值已經大大超過這個標準。
雲棲竹徑此次奪魁,優勢在哪裡?竹林和溪水幫了大忙
按一般規律講,在同一個地點,季節不同,負氧離子含量也各不相同,夏天最多,接下來是秋、春、冬季;而按照樹林類型看,針葉林的含量比闊葉林高——比如松柏多的樹林,要強過香樟林。
不過,有趣的是,這個規律在雲棲並不適用。
「3247不是雲棲的峰值。春天的時候,雲棲的負氧離子含量最高,可達3487個/立方釐米。」王恩說,「西湖景區負氧離子課題組」還未有最終結論,不過目前專家們分析,春天上萬顆新筍破土而出,脫去筍衣,變成小竹子,新竹長得也快,因此跟一般樹林相比,春季的雲棲特別富有生命力,負氧離子含量因此也大大提高。
另外,專家們推測,雲棲有天然溪流穿林而過也是一大優勢。
「一般溪水潺潺處,濱水監測,負氧離子濃度相對高一些。比如大瀑布附近,負氧離子含量就更高,」王恩邊走邊指點著山中老樹解釋:這是五六人環抱的楓香、那是著名的雲棲千年老銀杏,樹下落葉範圍之廣,可擺放10張大圓桌臺面,「這個領域,還有很多科學值得我們研究。比如,為什麼一般古樹名木多的地方,負氧離子含量更高?」
銀杏素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稱,千年銀杏就像「老甲魚」(杭州方言,經常用作比喻人年齡大了,經驗豐富),它挑的寶地,一般有利生命健康,真當不會弄錯。
景區和市區空氣品質差別有多大?武林廣場負氧離子含量少得可憐
西湖景區負氧離子含量從2008年開始試點監測,兩年前開始較大面積監測。
因為統計3年平均數值才更為科學,因此專家不願意過多談及。不過,因為市民實在太關注負氧離子數據,專家們終於同意透露一二。
七大監測點分別為雲棲竹徑、植物園、吳山、茅鄉水情、柳浪聞鶯、蘇堤和花港觀魚的密林深處。
最近的夏季監測數據(均為密林區的高峰值)顯示,每立方釐米負氧離子含量大約為:吳山1000多個,柳浪聞鶯2000個左右,植物園2000個左右,蘇堤2000個左右,茅鄉水情2000多個,花港觀魚3000個左右,雲溪竹徑最高,為3200個左右。
吳山負氧離子含量為何略低?
專家認為,吳山景區石板路比較多,而花港、柳浪聞鶯靠近西湖且密林叢生,因此數據有差距。
「負氧離子濃度時刻都在變化的,這些只是較高的峰值。」植物園負氧離子監測小組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比如今日測得雲棲竹徑的負氧離子濃度3200多,但是實際上年均只有2514個/立方釐米。
「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溼度都會影響空氣當中負氧離子的濃度。而人類活動越頻繁的地方,負氧離子濃度肯定越低。」王恩舉了一個例子,「我們曾在武林廣場監測,得到的數據是每立方釐米100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