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這部佳片標籤有很多,穿越、科幻、燒腦,以及不正常,等等。雖然是一部1995年的電影,但是毫不誇張地說,即使是過了20年,我們也很難看得懂這部考驗智商的電影。據說,只有IQ爆表的人才能看得懂,這部影片就是1995年上映的美國經典科幻電影《十二隻猴子》。
2010年,亞馬遜旗下的電影網站進行了一次投票,讓影迷選出最難看懂的十部電影,《十二隻猴子》不負眾望,名列第六,看來自從這部電影問世以後,被它難倒的觀眾真的是不少啊。那《十二隻猴子》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人類步入了2035年,不幸的是,一場病毒災難的爆發讓生存環境徹底改變,於是,我們的男主角詹姆斯·科爾就被派回到了1996年,去查證病毒的起源。而「十二隻猴子」這個名字,與整個故事有什麼關係呢?這就要留給觀眾自己去尋找答案了。
《十二隻猴子》1995年年底在美國上映,而這部電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半個世紀以前,因為它實際上是改編自1962年法國新浪潮左岸派風格的一部短片《堤》,這部短片只有28分鐘,而要在28分鐘內以黑白的影像展示這樣一個複雜的故事,只能說,這部《堤》,比時長兩個多小時的《十二隻猴子》還要難懂。不過呢,也許是因為《十二隻猴子》所傳達的科幻概念實在太過強大,美國NBC旗下的幻想頻道在2015年年初推出了同名美劇,大受歡迎,這部劇目前已經續訂到了第二季。
《十二隻猴子》這部電影除了燒腦的劇情,最大的看點應該就是兩位男神了,布魯斯·威利斯和布拉德·皮特。不過,《十二隻猴子》在毀男神方面也的確孜孜不倦,讓人搞不懂。比如主角布魯斯·威利斯,1995年的時候,他正因為經典硬漢電影《虎膽龍威》系列風頭正勁,卻突然在《十二隻猴子》中出演了這個有些神經兮兮,甚至有時很懦弱的科爾,角色反差著實不小。
而布拉德·皮特作為觀眾心目中的男神,居然在自己顏值巔峰的時候,扮演了一個比男主角更加不正常的精神病人,看著他的笑容,好像在說,歡迎來到不正常的世界。不過,帶著這樣的笑容的皮特,應該誰都無法拒絕吧。而布拉德·皮特也因為《十二隻猴子》,獲得了他演藝生涯的第一個奧斯卡提名。
雖然是一部科幻片,但是它跟其他科幻電影不太一樣,它的畫風看起來不那麼乾淨,有點髒兮兮的,難道是特意追求的「髒感」科幻風嗎?而且作為一部科幻片,未來世界裡人們穿的衣服也太難看了吧。而說到服裝,這種有點乞丐風的怪異服裝,居然還獲得了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服裝設計提名,也是《十二隻猴子》這部電影的又一大未解之謎。其實細細思考,造成這種特點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這個故事的原型、1962年的實驗電影《堤》很獨特,二是《十二隻猴子》的導演特瑞·吉列姆獨特的風格。
特瑞·吉列姆1940年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他被譽為「電影界的卡夫卡」 ,對好萊塢嗤之以鼻,也不附和歐洲評論界,甚至曾經丟掉了史詩大片《特洛伊》的劇本,他說這是庸俗的商業片。於是這位電影界的卡夫卡,便用自己的童話情節、光怪陸離的想像力,打造出《格林兄弟》《魔法奇幻秀》和《零點定理》中,只屬於他和影迷的迷幻空間。
《十二隻猴子》的故事,就像一隻咬住自己尾巴的蛇,你很難看清故事的開端到底在哪一環,而片中,宿命是一個不變的話題,故事中詼諧活潑的背景音樂,看似跳脫,卻反襯出了既定宿命帶來的悲劇感,而片中有一句臺詞,讓人印象深刻:如果你不能改變過去,那為何,不停下來聞聞花香呢?
1月16日22:05 CCTV-6電影頻道與您相約《十二隻猴子》,1月17日14:17 「佳片有約」周日影評版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