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20:05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還記得動物園裡那個靈活且有彈性的胖子嗎?沒錯,就是圓滾滾的斑海豹啦,相信關注云遊園的小夥伴一定不會忘記它。
最近斑海豹同學get了一項新技能,它們學會配合保育員滴眼藥水了。
為什麼要給斑海豹滴眼藥水呢?事情的起因還要從它們最近遇到的小困擾說起。
杭州動物園的海豹池裡生活著小三、小四兩隻斑海豹。平日裡它們的生活十分悠閒,沒事兒潛個水,高興了露個腦袋和圍觀的兩腳獸打個招呼,興致來了到瀑布下來個水流「馬殺雞」,偶爾也給保育員搗搗亂,湊個近乎……
但近兩個月,小三患上了急性結膜炎,需要較長時間的眼部用藥治療。
▼患結膜炎的海豹眼睛
▼正常的海豹眼睛
結膜炎並不是什麼疑難雜症,但怎麼給海豹上「眼藥」卻要克服很多困難。
●海豹聽不懂獸醫的話,要怎麼給它滴眼藥水呢?
●海豹生活在水中,藥水很快會被水衝走,治療效果也很難保證。
下水洗一洗,啥藥都白給
為了保證藥效,獸醫確定了用藥方案,每2小時用一次藥,一天用藥5次。生病的小三每次要用3種藥,每兩種藥間隔5分鐘,全部藥滴完後,海豹還要在岸上停留至少5分鐘,讓藥物有時間被眼睛吸收,整個治療過程需要持續3-4個月。
目前小四雖然沒有生病,但也需要不定期滴眼藥水進行預防。
這樣長期的治療,麻醉或者人工捕捉會給海豹造成額外的刺激,顯然不是很好的選擇。通過行為訓練,讓海豹自覺配合治療,是對海豹刺激最小的方法。
知識連結
什麼是行為訓練?
行為訓練是動物的一種學習行為, 是由人類來授意或指令使動物在展示自然行為的基礎上, 改變其原有行為方式的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使用正強化的方式,讓動物學會根據指令完成某種行為。通過行為訓練,動物可以在沒有人工強硬抓捕、化學保定等強制手段下,平靜自然的配合日常管理和治療。
於是保育員在海豹的訓練菜單裡緊急添加了一個項目——滴眼藥水訓練。
在日常飼養過程中,保育員已經和海豹建立了信賴關係,進行了出入內室、上岸等簡單的訓練。海豹也對負責做飯、打掃衛生和陪玩的「工具人」好感頗高。這些給新增的滴眼藥水訓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訓練前,保育員要明確訓練的目標。要給海豹滴眼藥水,必要的行為可以分為4個部分:
1、讓海豹跟隨目標棒到達指位置;
2、到達指定位置後保持不動;
3、平靜接受滴眼藥水並保持不動;
4、在滴完藥水後仍然停留在岸上。
保持頭部定位不動,需要用到行為訓練的重要道具——目標棒。
保育員讓斑海豹鼻子緊貼目標棒,並保持不動。
在海豹學會定位後,逐漸引入頸部、頭部、眼睛等部位的觸摸。在海豹對觸碰沒有牴觸後,再嘗試給海豹滴眼藥水……循序漸進的進行訓練。
愉快的訓練總也少不了美食的激勵。當海豹出色完成一項或者幾項動作後,保育員手中的美味小魚是最好的獎勵。完成整個上藥過程後,還有更多的小魚等待著被享用。
現在,斑海豹結膜炎的治療在保育員和獸醫的共同努力下順利進行著,病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讓我們共同期待,可愛的小三能儘早康復吧!
來源:杭州動物園 & 杭州少兒公園
文字:馬冬卉
圖片:馬冬卉 黃淑芳
編輯:陳志華 範雨涵
160578752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