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海龍魚
深海龍魚屬於巨口魚目,它是一種兇惡的捕食者。它有一個大頭,有大量又長又尖的獠牙,它有一個發光器釣餌長在下頜。它不斷閃爍,前後擺動,以此來誘惑獵物,等獵物近了之後就用尖牙利齒一口咬定。深海龍魚身體兩側還有兩排發光器,這些發光器可以在交配中向其它巨口魚發信號,也可以模仿從海面射入的粼粼波光,從而誤導那些來自下方深處的捕食性魚類。
2、大王具足蟲
大王具足蟲,又名巨型 深海大蝨、巨型等足蟲,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等足目、漂水蝨科動物。一般認為大王具足蟲大量生活在冰冷的大西洋深海裡。
成年大王具足蟲的體長可達19-37釐米,這樣巨大的體型在深海動物中是很難得的。
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飼養的大王具足蟲「1號」絕食5年零43天後死亡,這也是目前已知絕食時間最長的動物。
3、鮟鱇
鮟鱇(ānkāng),俗稱燈籠魚、結巴魚、哈蟆魚、海哈蟆、琵琶魚等,一般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深海水域。屬硬骨魚類,鮟鱇目、鮟鱇科,為世界性魚類,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
鮟鱇頭部上方有個肉狀突出,形似小燈籠,是由鮟鱇魚的第一背鰭逐漸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燈籠之所以會發光,是因為在燈籠內具有腺細胞,能夠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與氧作用進行緩慢的化學氧化而發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魚都有趨光性,於是小燈籠就成了鮟鱇魚引誘食物的利器
4、吞噬鰻
吞噬鰻(Gulper Eel)是一種深海魚類。吞噬鰻通常指兩種魚,一種可以長到6英尺(1.8米),另外一種只能長到30英寸(75釐米),在世界各地都有棲息,棲息深度最深至5,000-6,000英尺(1,524-1,829米)。這種典型的深海魚是大洋深處樣貌最奇怪的生物之一。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的大嘴,這種鰻魚沒有可以活動的上頜,而巨大的下頜松松垮垮地連在頭部,從來不合嘴,當它張大嘴後,可以很輕鬆地吞下比它還大的動物,由此它在西方得到「傘嘴吞噬者」的名稱,而在中文中被叫做「寬咽魚」。
被吞的獵物就如同被鵜鶘吞進的魚一樣被放到下頜的袋子裡,所以在西方也有人叫它鵜鶘鰻。這種鰻魚沒有肋骨,它的胃伸縮性非常大,可以撐大放下獵物。不過不要因此誤會它以吃大動物為主,其實它最主要的食品還是緩慢遊動的小魚小蝦等,吃大餐的時候還是少數。吞噬鰻的眼睛很小。
5、毒蛇魚
毒蛇魚分布在全球的熱帶至溫帶海域的代表性深海魚。它們的牙像毒蛇的牙齒,長而伸出。毒蛇魚,另一種極具掠奪性的魚類的代表。與琵琶魚相似,在毒蛇魚身體的某個部位也有一個發光器官,且處於淺水區。當夜晚來臨時,它們就會遊到更淺的區域,約莫不到700英尺深的海域,尋找自己的獵物,因為這裡獵物似乎更豐富。身體上有很多發光器,利用這些發光器引誘獵物而捕食。口開得很大,胃就像橡皮極具彈性,因此能吞下和本身同大的獵物。追逐浮遊生物,晚上到海面附近,白天則向深海內移動。
中文學名毒蛇魚別 稱蝰蛇魚,蝰魚綱輻鰭魚綱科巨口魚科分布區域全世界大 小12-24英寸界原生生物界目巨口魚目屬蝰魚屬棲息深度250-5,000英尺。中文學名毒蛇魚別 稱蝰蛇魚,蝰魚綱輻鰭魚綱科巨口魚科分布區域全世界大 小12-24英寸。界原生生物界目巨口魚目屬蝰魚屬棲息深度250-5,000英尺。
6、食人魔魚
這種魚屬於金眼鯛目,樣子看起來深具威脅性,它們的大牙也給了它「尖牙」這個名字,而可怕的外表則讓它得到「食人魔魚」這樣恐怖的英文名字。
尖牙棲息在大洋中特別深的地方,儘管它們最常棲息的地方是500-2000米,但深到5000米處的深淵帶中部都是它們恐怖的家,此處的水壓大得可怕,而溫度又接近冰點。這裡食物缺乏,所以這些魚見到什麼就吃什麼,它們多數的食品可能是從上面幾層海洋落下。儘管這種魚並不怕冷,但是它們分布在熱帶和溫帶海洋的深處,因為那裡才有更多的食品從上面落下。
在幼年期,這種魚類一般生活於距離海面相對較近的環境中。到成年後,它們就會潛入漆黑的深海中。尖牙的成年魚和幼魚看起來差別很大,幼魚的頭骨長,而且是淺灰色,而成年魚卻是大頭大嘴,顏色從深棕到黑色。幼魚直到長到8釐米才開始像成年魚的樣子。幼魚吃甲殼動物,而成年魚吃魚。
7、大王烏賊
大王烏賊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體長約20米左右,重約2-3噸,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棲息水層廣泛,不屬於典型的深海種類,主要生活水層為200-400m,在200m以內的大陸架水域有一定範圍的垂直移動。稚魚和成體是抹香鯨的重要餌料,稚魚亦是中層魚類(如:黑等鰭叉尾帶魚和帆蜥魚)的捕食對象。大王烏賊以其他頭足類(如帆烏賊和柔魚)以及小型魚類為食。
大王烏賊是大洋性頭足類中遊泳能力較弱的種類之一,其漏鬥鎖簡單平直,噴水能力弱,鰭小,划水能力不大。大王烏賊的頭部、胴部和腕部肌肉中的氨離子濃度較高,氨離子比重略小於海水,因此能獲得較大的浮力。大王烏賊體表,特別是背部的色素細胞很發達,甚至內臟表面也有暗紅色的色素沉澱。體表色素細胞的膨脹和收縮,使體色迅速改變,成為大王烏賊的一種保護適應性。
8、科芬魚
科芬魚有一個柔軟的身體和一個長尾巴,周身都被小刺所覆蓋,科芬魚能夠長到10釐米長。科芬魚,俗稱蟾蜍魚或張口蛤蜊,屬單棘躄魚科。能夠在中印度洋到東印度洋1320-1760米深的海面下捕獲到。
9、長吻銀鮫
長吻銀鮫科,,軟骨魚綱全頭亞綱銀鮫目的1科魚類的統稱,銀鮫目有3科6屬約30種。體長60~200釐米,雌魚較大於雄魚。體延長側扁。吻短而圓錐形,或延長尖突,或延長平扁似葉鉤狀。棲息於深海2600米或更深處。夜間活動,出水即死亡。食貝類、甲殼類和小魚。主要分布於大西洋和太平洋。棲息於深海2600米或更深處。夜間活動,出水即死亡。食貝類、甲殼類和小魚。分布於大西洋和太平洋。葉鉤吻銀鮫科有1屬約4種,分布於南美、紐西蘭、南澳大利亞、南非等地的沿海。
10、
吸血鬼烏賊又稱吸血鬼魷魚,吸血鬼章魚,幽靈蛸。吸血鬼烏賊就像是從午夜科幻電影中遊出來的一樣,在它身體上長著兩隻大鰭,看起來像兩隻耳朵一樣;它的形態像膠凍樣,更像一個水母而不像魷魚或者烏賊(它本來也不是,只是它們的近親);其藍寶石般的眼睛非常大,它是個小動物,只有15.2釐米長,球形的眼睛卻有一條大狗的眼睛那麼大。
科學家推測,它是烏賊和章魚未分化之前共同的祖先。
幽靈蛸是一種發光的生物,身體上覆蓋著發光器官,這使得它們能隨心所欲地把自己點亮和熄滅,當它熄滅發光器時,它在自己所生存的黑暗環境中就完全不可見。1000米左右的深度是它們適宜生活的地方,但到13,000英尺(4000米)深還能找到它。
往期精彩回顧:
現存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 柬埔寨食人巨型水蛭
馬來西亞發現奇異生物,像是貓咪,但又像是人類嬰兒
民間傳說六大神秘生物 雞冠蛇真的存在嗎?龍排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