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隻新生帝企鵝亮相海洋王國 萌態十足憨態可掬
金羊網 2019-11-26
當得知小帝企鵝成活率很低並且對環境要求很嚴時,學生們紛紛表示要愛護好環境,保護動物。
小帝企鵝與學生零距離接觸
文/圖 金羊網記者 錢瑜 通訊員 蔡少佳
11月25日,數位學生代表來到珠海長隆海洋王國,與今年新生的小帝企鵝交朋友。學生代表們換上小小保育員的服裝,進入企鵝館內,給小帝企鵝們餵食。
當得知小帝企鵝成活率很低並且對環境要求很嚴時,學生們紛紛表示要愛護好環境,保護動物。
模擬野外條件創造繁殖環境
據悉,今年,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成功繁育8隻小帝企鵝。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新生的小帝企鵝寶寶萌態十足、憨態可掬。據介紹,目前,小帝企鵝的生理指標穩定、進食正常。資料顯示,剛孵化出的小企鵝身上僅有一層絨毛,不足以起到保暖作用,出生後的50天裡,完全依靠父母照顧。目前,新生小帝企鵝有的已經開始換毛,長出防水的成羽。待完全長出成羽時,小企鵝就可以自己下水捕食了。
據介紹,帝企鵝的孵化出生非常艱難。野生帝企鵝在繁殖期間,公企鵝不吃不喝,在零下40℃多的冰天雪地裡站立60多天,才能把小企鵝孵出來。孵出來之後的小寶寶還得在爸爸媽媽的細心照料下成長,大概三個月後才能跟爸媽出去捕食,而在這期間,它們有可能死於惡劣的環境或者天敵的攻擊。
在人工保育的環境下,帝企鵝的繁殖需要科學地控制帝企鵝的體重、均衡調配營養,盡最大可能模擬野外條件去創造繁殖環境。
人工保育需克服重重難題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副總經理李湛偉稱,最困難的是模擬帝企鵝的野外生活環境。海洋王國的保育員們通過人工模擬南極冬天的各種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溼度的變化、燈光周期的調控、光照程度、色溫的選擇、陸地和水池面積的比例等,不斷探索、研究、借鑑經驗,為帝企鵝提供了安全、健康且適宜繁殖的環境,保證帝企鵝種群的延續。
據李湛偉介紹,良好的空氣過濾系統與空氣培養檢測,可以保證進入場館的空氣的無菌化;人為模擬南極冬天的各種環境條件,特別是光照條件,譬如使用太陽光譜的全光譜燈具,可以提高極地動物繁育的成功率;降低環境溼度、減少水池面積有利於增加雛企鵝出殼的成功率。
如何進行人工育幼,也是保育員們摸索多年的命題。每年帝企鵝繁殖都會出現個別小帝企鵝比較弱或成年帝企鵝沒有經驗、不會餵養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只能依靠人工育雛。保育員收集其他帝企鵝爸爸反芻小仔時吐出的食物,同時人工配製食物,以最接近反芻物的成分比例來製作,滿足小帝企鵝的營養需求,同時嚴格控制育幼環境始終處於無菌狀態。此外,保育員還需要人工模擬一個類似於帝企鵝爸爸育兒袋的溫度,對於溫度的掌控要非常小心,要精確到0.1℃。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已經連續四年實現帝企鵝成功繁育,總數近30隻。
編輯: 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