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使用.NET開發的應用程式,一般都有前臺展示和後臺管理功能,對於後臺管理,主要用於對數據的管理,管理數據有添加、更新和刪除數據。
通過後臺管理系統將數據添加到資料庫中存儲,其保存過程是,首先通過C#代碼,通過填寫的數據拼接成SQL語句,然後再通過ADO.NET對象,將帶有數據的SQL語句發送到SQL Server中,此時,在SQL Server資料庫中,就可以通過SQL語句將數據添加到資料庫的表中。
對於SQL Server資料庫中的表,當給表創建好列(欄位)之後,就可以添加數據了,由於數據表是二維表格,每一行數據都包含所有的列。在SQL Server中,即可以使用SSMS工具可視化處理數據,也可以使用標準的SQL語句處理數據。
下面我們使用SSMS可視化工具和SQL語句這2種方法來給SQL Server資料庫表添加數據。
2.添加數據
2.1. 使用SSMS操作
使用SSMS工具給SQL Server資料庫表添加數據非常簡單,只需要在「對象資源管理器中」,找到對應的表,如下圖所示:
在圖1中選中要添加數據的表名,然後右擊,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編輯前200行」,如圖2所示:
在圖2中就可以一行一行的添加數據了,由於在圖2的「BW_Student」表中的」Id」列設置成了自增長,所以為只讀單元格,不能輸入數據,由SQL Server自動從1開始向後累計。
使用SSMS添加後的數據如圖3所示:
在圖3中,已經完整的添加了第一條數據,並自動生成了Id值為1,表示這是一個自增長1的列。
再添加一條數據,如下圖所示:
對於一行數據,輸完後出現了紅色的嘆號,表示該單元格的數據已經更新,但還沒有正式提交到資料庫中。原始數據還是NULL。
一行數據輸入完整之後,打回車鍵或光標在任意地方單擊一下,都可以提交到資料庫中。
只有將數據提交到資料庫之後,自增列的值才會發生變化。如圖5所示:
在圖5中,已經給表添加了3條數據,Id自增長為1,2,3,其它列的數據,需要用戶填寫上去。
2.2. 使用SQL操作
2.2.1. 部分添加
部分添加是指給表中指定的某幾個欄位添加值,使用的SQL語句基本語法如下:
Insert into 表名(列名1,列名2,列名n) values(列名1的值,列名2的值,列名n的值)
注意:表名圓括號中的列名個數要與values圓括號中的值個數相同,並且如果表中存在非空約束,則必須指定具有非空約束列名的值。
例如:在BW_Student表中使用SQL語句插入一條數據:
insert into BW_Student(Name,Age) values('張三',22)
當在圖6中運行後,出現「1行受影響」的消息時,表示添加數據已經成功了。
這裡只是添加了一條數據,那怎麼一次性添加多條數據呢?可以使用如下SQL語句:
insert into BW_Student(Name,Age) values('張三',22),('王五',23),('張二',24)
使用這行代碼可以一次給Name和Age添加3行數據。運行一下,如圖7所示:
在圖7中提示,已有3行記錄受影響,表示已經在資料庫表中添加了3條數據。
在圖8中,已經在表中添加了8條數據,其中最後的4條數據的Sex列沒有添加數據,默認是NULL空值。
2.2.2. 完整添加
在上面我們是給指定的欄位添加數據,如果需要給表的全部欄位都添加數據,可以簡寫如下格式: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值1,值2,值3,值4,值5)
注意:在使用此格式時,values()中的值必須與表中的所有欄位建立一一對應關係,自增欄位除外。
例如:在BW_Student表中所有的列中添加數據,使用如下SQL語句:
insert into BW_Student values('張三',22,1),('王五',23,0),('張二',24,1)
使用此SQL語句可以給BW_Student表中所有的列一次性添加了3行數據。
對於在.NET開發的應用程式中,一般使用的都是SQL語句的完整添加,給所有欄位添加數據,通過C#語言驅動ADO.NET對象,來給SQL Server資料庫添加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