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9月29日消息(記者傅聞捷)9月28日至29日,「時代成就人生」復旦大學77-78級校友返校活動舉行。800餘名校友從世界各地回到母校,共憶火熱青春歲月,共敘師友同窗情誼。
1977年,中國恢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此後一年,67.5萬人重新走入大學校門,其中3563人收到了來自復旦大學和上海第一醫學院的錄取通知,他們的人生道路由此改變。40年間,改革開放大時代成為他們綻放的舞臺,復旦和上醫兩屆校友中,走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人文社科領域的探路者、科技創新的領頭人、醫療衛生領域的專家、經濟金融領域的改革者、艱苦創業的企業家、國際組織中國力量的代言人……更多的是各行各業中龐大而堅實的群體。他們努力工作、積極奮發、腳踏實地,構成了社會的基石,成為推動中國發展和人類進步的中堅力量。
重溫一段歷久彌新的復旦歲月
昨天下午,「時代成就人生」復旦大學77-78級校友返校主題大會在正大體育館隆重舉行。復旦大學校長、復旦大學校友會會長許寧生出席大會並致辭。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阿沛·晉源,科技部原副部長曹健林,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復旦大學高等學術研究院院長、原常務副校長陳曉漫,倫琴(上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復旦大學原副校長馮曉源等級返校校友與在校師生逾千人濟濟一堂,共襄盛會。級經濟系校友朱民與級原上醫臨床醫學系校友馮曉源作為校友代表分享人生感悟。
主題視頻《復旦人與大時代》拉開大會序幕,12位知名校友回憶燕曦歲月,講述時代成就人生的故事。
大會伊始,全體與會人員起立,為三天前不幸離世的鐘揚教授默哀。
大會由燕曦歲月」「如沐春風我心如故三個篇章組成,參與紀念恢復高考周年口述史專題教育活動的在校學生分享了採訪校友過程中的精彩見聞,學長前輩們博學篤志的求學態度、艱苦奮鬥的勵志精神,心繫家國的責任擔當成為他們精神路標。
年高考準考證、在教學樓外的路燈下看書、八本新聞學筆記三張早已泛黃的黑白老照片呈現級校友如饑似渴學習的真實場景,講述復旦改變人生的故事,傳遞珍藏在每個復旦人心中的母校情結。年前的師生緣分來之不易,位授業恩師登臺,由校友代表敬獻鮮花,以表師恩難忘。
復旦的日日夜夜由你我同構,復旦的學海浪潮由你我掀起。得入此門,不負此生。星星之火,代代相承。一首詩篇《日月光華同燦爛》由級數學系校友吳健和在校學子共同朗誦,喚起載歲月帶不走的復旦赤子心。
位校友受聘為特聘書院導師,共同參與復旦五大書院的育人工作。作為高考恢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他們是中國歷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特殊一代,他們艱苦奮鬥、自強自立的勵志精神,渴望知識、博學篤志的求學態度,心繫社會、報效家國的責任擔當,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對當代青年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
體驗一場繽紛多彩的母校盛宴
本次返校活動為期兩天,除主題大會外,學校各部處和院系多方協作,為校友奉上一場精心準備的母校盛宴。校友們也以多種形式回饋母校,助力復旦發展。
上午,復旦大學珍貴檔案展(、1978級校友專場)在檔案館拉開序幕,17位校友捐贈檔案270餘件,復旦大學副校長周亞明、校長助理苟燕楠及15位校友出席檔案捐贈儀式。無論是精心保存的畢業紀念冊、聽課筆記、讀書札記、油印教材,還是不經意間保留著的飯菜票、電影票、乘車證等票證,一件件或精美或樸素的展品,承載著級學生的集體記憶,封存了難忘而豐盈的大學時光,更生動詮釋並展現著復旦學子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精神風範,心繫社會、報效家國的責任擔當。這些展品,不僅是級校友的故事,更是一代復旦學子的寶貴記憶。
祝慎之中國兒童尿毒症透析推廣項目捐贈儀式也於上午舉行。級中文系校友、澳洲校友會原會長祝敏申向學校捐贈100萬元,支持。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許徵、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黨委書記徐虹等出席捐贈儀式。
此外,周年圖片展春華秋實:級歷史系校友書畫展等展覽、院系師生座談會以及多場校園參觀導覽於上午併線舉行。日晚,主題晚會上演,以歌聲、樂器、舞蹈、朗誦等不同形式展開穿越年的精彩對話。日全天,多場院系師生座談會持續不斷。
珍藏一份見證時代的歷史記憶
本次返校活動於今年4月底啟動。在復旦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和對外聯絡與發展處的組織下,級班級聯絡員們的通力合作。一系列活動力求通過多種形式匯聚校友資源,創造交流對話,展現復旦精神,發揮育人作用。
口述史專題教育活動於今年5月至8月開展,22個院系的多位學生骨幹對近60位級校友進行口述歷史訪談,記錄一段段跌宕人生軌跡,更記錄前輩的學術情懷。目前共收到口述文稿及新聞稿近百篇,逾34萬字。老故事、老照片、老物件徵集活動也受到校友積極響應,截至返校活動當天,共收到文稿145篇,合計567668字,照片487張、檔案件。
經過挖掘與梳理,部分精選圖文被編輯為《復旦人》特刊,所有文稿整理結集為《紀念恢復高考周年暨復旦大學級校友返校活動投稿資料彙編》,復旦大學校史館、圖書館等將此作為重要史料保存。部分珍貴照片及檔案於返校當日以復旦大學珍貴檔案展等展覽形式呈現。這些珍貴史料內容詳實、角度多元,全方位展現了級復旦學子的校園生活乃至中國改革開放發軔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剖面。
復旦大學校友會還為每一位返校校友都準備了一份來自母校的大禮包。返校紀念T恤、相輝校友章、《復旦人》特刊、返校函、返校活動手冊、以「40」為設計主題的馬克袋和寫有校友姓名與院系的胸卡。此外,為校友定製的食堂午餐和晚餐包含了紅燒肉等眾多受歡迎的懷舊菜式,把家的味道帶給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