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流四十年 復旦大學77-78級校友返校

2020-12-03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9月29日消息(記者傅聞捷)9月28日至29日,「時代成就人生」復旦大學77-78級校友返校活動舉行。800餘名校友從世界各地回到母校,共憶火熱青春歲月,共敘師友同窗情誼。

1977年,中國恢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此後一年,67.5萬人重新走入大學校門,其中3563人收到了來自復旦大學和上海第一醫學院的錄取通知,他們的人生道路由此改變。40年間,改革開放大時代成為他們綻放的舞臺,復旦和上醫兩屆校友中,走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人文社科領域的探路者、科技創新的領頭人、醫療衛生領域的專家、經濟金融領域的改革者、艱苦創業的企業家、國際組織中國力量的代言人……更多的是各行各業中龐大而堅實的群體。他們努力工作、積極奮發、腳踏實地,構成了社會的基石,成為推動中國發展和人類進步的中堅力量。

重溫一段歷久彌新的復旦歲月

昨天下午,「時代成就人生」復旦大學77-78級校友返校主題大會在正大體育館隆重舉行。復旦大學校長、復旦大學校友會會長許寧生出席大會並致辭。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阿沛·晉源,科技部原副部長曹健林,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復旦大學高等學術研究院院長、原常務副校長陳曉漫,倫琴(上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復旦大學原副校長馮曉源等級返校校友與在校師生逾千人濟濟一堂,共襄盛會。級經濟系校友朱民與級原上醫臨床醫學系校友馮曉源作為校友代表分享人生感悟。

主題視頻《復旦人與大時代》拉開大會序幕,12位知名校友回憶燕曦歲月,講述時代成就人生的故事。

大會伊始,全體與會人員起立,為三天前不幸離世的鐘揚教授默哀。

大會由燕曦歲月」「如沐春風我心如故三個篇章組成,參與紀念恢復高考周年口述史專題教育活動的在校學生分享了採訪校友過程中的精彩見聞,學長前輩們博學篤志的求學態度、艱苦奮鬥的勵志精神,心繫家國的責任擔當成為他們精神路標。

年高考準考證、在教學樓外的路燈下看書、八本新聞學筆記三張早已泛黃的黑白老照片呈現級校友如饑似渴學習的真實場景,講述復旦改變人生的故事,傳遞珍藏在每個復旦人心中的母校情結。年前的師生緣分來之不易,位授業恩師登臺,由校友代表敬獻鮮花,以表師恩難忘。

復旦的日日夜夜由你我同構,復旦的學海浪潮由你我掀起。得入此門,不負此生。星星之火,代代相承。一首詩篇《日月光華同燦爛》由級數學系校友吳健和在校學子共同朗誦,喚起載歲月帶不走的復旦赤子心。

位校友受聘為特聘書院導師,共同參與復旦五大書院的育人工作。作為高考恢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他們是中國歷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特殊一代,他們艱苦奮鬥、自強自立的勵志精神,渴望知識、博學篤志的求學態度,心繫社會、報效家國的責任擔當,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對當代青年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

體驗一場繽紛多彩的母校盛宴

本次返校活動為期兩天,除主題大會外,學校各部處和院系多方協作,為校友奉上一場精心準備的母校盛宴。校友們也以多種形式回饋母校,助力復旦發展。

上午,復旦大學珍貴檔案展(、1978級校友專場)在檔案館拉開序幕,17位校友捐贈檔案270餘件,復旦大學副校長周亞明、校長助理苟燕楠及15位校友出席檔案捐贈儀式。無論是精心保存的畢業紀念冊、聽課筆記、讀書札記、油印教材,還是不經意間保留著的飯菜票、電影票、乘車證等票證,一件件或精美或樸素的展品,承載著級學生的集體記憶,封存了難忘而豐盈的大學時光,更生動詮釋並展現著復旦學子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精神風範,心繫社會、報效家國的責任擔當。這些展品,不僅是級校友的故事,更是一代復旦學子的寶貴記憶。

祝慎之中國兒童尿毒症透析推廣項目捐贈儀式也於上午舉行。級中文系校友、澳洲校友會原會長祝敏申向學校捐贈100萬元,支持。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許徵、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黨委書記徐虹等出席捐贈儀式。

此外,周年圖片展春華秋實:級歷史系校友書畫展等展覽、院系師生座談會以及多場校園參觀導覽於上午併線舉行。日晚,主題晚會上演,以歌聲、樂器、舞蹈、朗誦等不同形式展開穿越年的精彩對話。日全天,多場院系師生座談會持續不斷。

珍藏一份見證時代的歷史記憶

本次返校活動於今年4月底啟動。在復旦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和對外聯絡與發展處的組織下,級班級聯絡員們的通力合作。一系列活動力求通過多種形式匯聚校友資源,創造交流對話,展現復旦精神,發揮育人作用。

口述史專題教育活動於今年5月至8月開展,22個院系的多位學生骨幹對近60位級校友進行口述歷史訪談,記錄一段段跌宕人生軌跡,更記錄前輩的學術情懷。目前共收到口述文稿及新聞稿近百篇,逾34萬字。老故事、老照片、老物件徵集活動也受到校友積極響應,截至返校活動當天,共收到文稿145篇,合計567668字,照片487張、檔案件。

經過挖掘與梳理,部分精選圖文被編輯為《復旦人》特刊,所有文稿整理結集為《紀念恢復高考周年暨復旦大學級校友返校活動投稿資料彙編》,復旦大學校史館、圖書館等將此作為重要史料保存。部分珍貴照片及檔案於返校當日以復旦大學珍貴檔案展等展覽形式呈現。這些珍貴史料內容詳實、角度多元,全方位展現了級復旦學子的校園生活乃至中國改革開放發軔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剖面。

復旦大學校友會還為每一位返校校友都準備了一份來自母校的大禮包。返校紀念T恤、相輝校友章、《復旦人》特刊、返校函、返校活動手冊、以「40」為設計主題的馬克袋和寫有校友姓名與院系的胸卡。此外,為校友定製的食堂午餐和晚餐包含了紅燒肉等眾多受歡迎的懷舊菜式,把家的味道帶給校友。

相關焦點

  • 清華土木系1977屆校友畢業四十周年座談會
    亨嘉之會,後會有期清華土木系1977屆校友畢業四十周年座談會----「郝老師,好久不見啦,您今年有八十了?」----「八十一啦。」----「那您的身體可真硬朗!」老同學多年未見,相聚的時間總是短暫,院黨委書記方東平首先代表院系領導班子表達了對77屆校友回家的歡迎,之後結合目前院系的情況向在座的各位學長學姐進行介紹和匯報。
  • 上海交通大學加強校友工作 打造人才培養閉環
    上海交通大學高度重視校友工作,秉承「聯絡聚人,服務聚心,合作聚力」工作理念,圍繞「構建平臺、服務校友、貢獻母校」工作宗旨,凝聚校友情感,創新服務品牌,匯聚校友力量,構築「招生-培養-就業-校友」人才培養閉環模式,助力學校長遠發展。一是加強制度建設,構築「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的工作體系。
  • 復旦大學獲捐一億元人民幣,捐贈者系73級復旦校友!
    不過在近些年,我國的高校收到的校友捐贈,大有增加的趨勢,最近復旦大學就收到了自己73級校友夫妻二人一億元人民幣的捐贈。難能可貴的是,這次給復旦大學一億捐贈的何佩鑫、陳曉明夫妻二人,都是復旦大學1993級化學系的學生,在復旦大學本科畢業之後,他們繼續在復旦大學完成了碩士研究生的教育,在畢業之後,二人同時留校任教,在這之後,何佩鑫先被復旦大學外派到美國伊利洛伊州立大學香檳分校進修,並且最終在該校拿到了博士學位並且在這個大學一直從事研究,而在這期間其妻子陳曉明也到美國進修,在1997
  • 復旦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本人是13級復旦本科生,17級復旦研究生,在復旦的6年都是在經濟學院就讀,來講講我知道的復旦走出去的名人。經濟學院首先我是經濟學院的學生,對於經濟學院的校友可能稍微更熟悉。第一個進入我腦海的便是中國泛海控股集團董事長盧志強先生,畢竟我們學院的辦公大樓就是叫「泛海樓」,而且在2015年經院恢復建院30周年的時候向復旦大學整體捐贈7億元回饋母校,讓人印象深刻。
  • 77、78級大學生的命運與作為
    1977年招生的專業較少,有不少專業是1978年才首次招生,於是這些1978級大學生也等於是這些專業的首批大學生,類同於1977級。還有許多專業1977年招生人數很少,如教育學專業1977年只有北京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杭州大學等少數幾個學校招生,法學專業只有北京大學等學校招生。到了1978年,許多大學擴大了招生專業。 1977年、1978年的高考,是錄取率極低的高考。
  • 復旦大學115歲「壽誕」 全球校友「雲聚母校」「共沐光華」
    世界各地的校友「雲返校」,在「雲聚復旦」中回眸歲月。復旦大學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27日電 (陳靜呂京笏)5月27日,復旦大學迎來115歲生日。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各地的校友「雲返校」,在「雲聚復旦」中回眸歲月,在「共沐光華」間天涯一心。校友們「雲點亮」復旦人的世界地圖,為母校慶生。
  • 時光倒流 (附優美鋼琴曲時光倒流)
    》是新世紀鋼琴家馬克西姆演奏的作品,長笛的引導,鋼琴的主奏,弦樂隊的烘託,《時光倒流》如夜色中的美酒,香醇的沁人心脾,溫暖纏綿,讓你想起曾經的激情時光倒流作者李小託 時光倒流如果給你機會你要回到哪個年代?
  • 復旦大學留日校友在東京聚會慶祝母校107周年華誕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春意盎然的五月,由復旦大學日本校友會組織的「3F 復旦校友聚會」在日本東京舉行。來自日本各地的復旦校友及各界友好人士歡聚一堂,共同慶祝母校復旦大學107周年華誕。  「3F」為「Fudan First Friday 的縮寫,即「復旦第一個星期五」.最初是由復旦校友通過SNS網絡形式召集在滬校友於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共同聚會,現已由點及面,四處開花,成為校友間溝通交流的良好渠道。
  • 2020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榜出爐!武漢大學力壓復旦浙大,憑什麼?
    傑出校友是大學最傑出的「作品」,而校友捐贈是評價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指標。近日,2020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100強出爐,大家快來看看你的母校有沒有在榜單上?
  • 校友訪談丨北京交通大學08級張江校友——在建築設計界踐行長期...
    張江北京交通大學2008級MBA校友第9屆MBA聯合會執行主席現任北京翰時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合伙人北京市勞模,北京市評標專家,主持的項目曾獲得多個國家級大獎。但實際情況是,同學們雖然在一起上課,卻很少有更多深入交流的機會,所以時任MBA聯合會主席樊俊傑與執行主席張江學長在當時經常組織線下活動,除了面向本屆,還邀請往屆校友組織論壇、酒會等,不斷的為同學、校友創造深入交流的機會。今年正值畢業10周年,又組織了班級同學的返校聚會,畢業多年後,同學們對交大的感情一如既往,相聚紅果園大家暢聊人生相談甚歡。
  • 2020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前三!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導語:2020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名,參考傑出政要、富豪企業家、傑出人才等綜合得出的排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在2020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名中、復旦大學穩居前三!>052020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2020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位居前三!
  • 時光能倒流嗎?
    物理學百年漫談」第七講:狹義相對論7.4 時光能倒流嗎在《一說萬物:現代物理學百年漫談》中,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王一老師將給大家分享這些既深刻又有趣的新想法、新觀念。每期一個話題、一個概念,講述精巧、富有啟發性。來一起感受思考的樂趣吧!在穿越小說裡,時光倒流,於是我們可以用現代人的知識去彌補歷史中的遺憾。但是,在物理學中,這樣的事情能成立嗎?如果不能,那為什麼不能?
  • 復旦大學在漢校友積極行動抗擊疫情
    中國網武漢4月5日訊自疫情發生以來,在漢復旦大學校友毫不退縮,迎難而上,在患者救治、社區防控、物資保供等戰役一線發揮著積極作用。疫情初期,防疫物資短缺問題較為突出。1月28日,復旦大學武漢校友會快速反應,發出募捐倡議書,廣大在漢校友積極響應,累計捐款85.29萬元,各類物資20餘個品類,近萬餘件。在得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到達武漢後,武漢校友會第一時間送上了防霧劑、熱水袋等生活物資。在了解到駐紮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中山醫院醫療隊有食品方面需求時,當天就送去了200公斤牛肉和100多斤臘魚。
  • 德國科學家:時光倒流成為可能!可在量子級實現
    德國科學家:時光倒流成為可能!可在量子級實現 時間:2017-04-19 09:56:1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清華大學1978級校友慶祝畢業30年
    清華大學1978級校友慶祝畢業30年    清華新聞網4月29日電(記者 趙姝婧)「1978年,我們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懷揣著振興中華、強國富民的夢想來到清華。記者 智 斐 攝  在1978級校友畢業30周年之際,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副校長姜勝耀、校友總會秘書長郭樑和數百名1978級清華校友在蒙民偉音樂廳歡聚一堂,共同參加了1978級校友畢業30年聚會。會議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1978級電子系校友李豔和主持。
  • 假如時光倒流,時光能倒流嗎
    假如時光倒流,我最想回到2011年,因為那時候我母親還在,無論多大年齡,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是最幸福的人。我是家裡兄弟姐妹中最小的,跟父母相處的時間也最多,父母在同一個單位工作,母親上班開會我都跟著,母親買菜走親戚我也跟著,寸步不離,長大了,生活中也離不開母親。
  • 哺乳動物可返老還童了 復旦校友恢復了老年小鼠視力
    這就是登上Nature封面的研究:  來自哈佛、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細胞重新編程技術,成功恢復了老年老鼠的視力。  此舉證明了可以安全地將複雜組織(視覺神經組織)返老還童。  哺乳動物可返老還童了?復旦校友恢復了老年小鼠視力  第一作者呂垣澄還是一位中國面孔,本科就讀於復旦大學生物科學系,隨後前往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 如果時光倒流,你最想回到哪一時刻?
    在大學的時候我就想過時光倒流了,而且為了實現時光倒流,我真的有在想辦法,比如我以為只要我跑的夠快,時間就追不上我,我就可以跑回過去,於是那個時候,我就天天跑著去上課,一是因為快遲到了,二是因為希望有奇蹟能降臨到我身上。
  • 鄭大這兩位校友入選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楊明近日,Guide2Research網站公布了2020年世界頂尖1000名計算機科學家排名。鄭州大學共有2位校友進入榜單,78級校友韓家煒位居華人科學家之首,綜合排名世界第3;77級校友張宏江位居中國大陸科學家之首,綜合排名世界第36。
  • 第十六屆復旦大學世界校友聯誼會暨生物醫藥峰會在成都舉行
    本報成都11月2日消息(記者 戚原) 2日,由復旦大學校友會、上海醫科大學校友會主辦,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四川省復旦大學校友會承辦的「第十六屆復旦大學世界校友聯誼會暨生物醫藥峰會」,在成都溫江舉行。峰會現場,復旦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成都市溫江區委副書記李亦、溫江區副區長路紅星,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美國科學院院士楊薇,大會執行主席、四川百利藥業董事長、SystImmune CEO朱義,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復旦校友和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精準醫學領域最新研究成果進行深入交流探討,並一起分享新成果、新經驗、新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