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在網上經常會看到這種報導,說是在某某地又發現了一種類似於恐龍的奇特生物,而且還有五顏六色的,還有的宣稱,在魚店裡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
更有甚者,很多不明就裡的朋友們,還就把它們當成了娃娃魚來飼養,並且飼養很多年對它們也一無所知,這不是在開玩笑,這樣的事例在現實中數不勝數。
上述這種所謂的神奇生物,就是俗稱六角恐龍的一種蠑螈罷了,學名為美西螈或者是墨西哥鈍口螈的一種小型兩棲動物,另外還有一種是東方蠑螈,是我國原產的,在水族店裡也會經常見到。
六角恐龍人工飼養的歷史已有百年,它們既不是娃娃魚,也不是什麼小恐龍
美西鈍口螈,俗稱六角恐龍,但卻不是真正的恐龍。
六角恐龍是兩棲類動物,因其獨特的外貌和鮮豔的體色黑、白、黃體色而聞名,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作為寵物飼養,在原產地也會選擇食用的。
野生的六角恐龍成體通常棲息於潮溼的環境,屬於穴居品種,僅在繁殖期間這才會返回溪水中產卵,它們以各種節肢動物、螺類、小魚蝦、蝌蚪等很多小型水中生物為食,視覺能力很差,捕食主要憑嗅覺。
六角恐龍同類有可能自相殘殺,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視力差的緣故,只要是碰到嘴邊的食物就會一口吞,因此經常會出現斷肢、斷尾的現象,不過在損傷後可以迅速再生,因為它們是墨西哥的特有品種,所以也被稱為墨西哥鈍口螈。
六角恐龍最大的體長可以超過40釐米,一般成體長度在二三十釐米之間,壽命在10到15年,據傳最長壽的可以活到25年。
因其色澤豔麗、形態獨特,在我國的觀賞魚市場上,也流傳已久,很多小朋友們和觀賞魚愛好者,都會選擇飼養,不過最好還是以單獨飼養為佳,同時不必加溫飼養。
幼年期的六角恐龍,或者說家庭飼養的,我們可以選擇投餵水蚤、豐年蝦或其他小魚蝦等,在投餵時最好是把食物放在距離它們最近的地方,略微加以晃動,同時也不要鋪設過於細小的碎沙,防止它們不慎吞食而患病。
六角恐龍性成熟的年齡為12至18個月,雌性繁殖力每季產卵可以高達400粒,在我國的人工養殖已經很普遍。
東方蠑螈,我國的原生小蠑螈
其實,除了六角恐龍以外,在水族市場上還有更為常見的小型蠑螈,它們的價格比起六角恐龍還要便宜,在我國各地也很常見,那就是東方蠑螈,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見過或者曾經飼養過。
東方蠑螈,別名:中國火龍,它們屬於蠑螈科、蠑螈屬的一種小型兩棲動物,主要分布於我國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河南等地。
事實上,全世界的蠑螈大約有400多種,蠑螈也被稱為火蜥蜴,包括了上述的六角恐龍。
東方蠑螈的體色較暗,腹部以紅色為底色,體長小於10釐米,常棲息於水草繁多的泥地沼澤、靜水塘、泉水潭和稻田內及其附近水溝中。
東方蠑螈也是以捕食水生的各種小昆蟲和幼蟲以及其他小型水生動物為食,因此,東方蠑螈對於消滅農田蟲害和蚊子幼蟲等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另外,東方蠑螈是有毒的,其毒性屬於河豚毒素,靠腹部毒腺分泌毒液,但是不遭遇到極度危險,一般不會釋放。
真正的娃娃魚,和上述的小蠑螈,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娃娃魚,學名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同時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
因為它們的叫聲很像幼兒哭聲,因此人們才會把它們稱之為娃娃魚。
上述的兩種小蠑螈,哪一種會像嬰兒般的啼哭呢?這不是作為我們國人應該知道的一個最基本的常識嗎,這個知識,小學都應該學到。
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除西藏、內蒙、臺灣未見報導外,其餘很多省區都有分布,主要產於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遊支流的山澗溪流中。
娃娃魚是兩棲動物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全長可達一米及以上,體重可超百斤,同時娃娃魚的壽命也很長,一般可以輕鬆活到五六十歲,壽高者可達百歲以上。
娃娃魚常年棲息於山區的溪流之中,在水質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並且要有一定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身體前部比較扁平,不經意間,看著像條大鯰魚,至尾部逐漸轉為側扁,體兩側有明顯的皮膚褶皺,四肢短扁,指、趾為前四後五。
娃娃魚的體色也是可以不同的環境變化而有所變換的,多呈灰褐色。
娃娃魚個體巨大、生性兇猛,屬於肉食性,以水生的昆蟲、魚鱉蝦蟹、蛇鼠、甚至於鳥類為食。
因為體色灰暗、隱蔽性較好,因此它們多數採取的是守株待兔的捕食方式。
娃娃魚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間,洞穴位於水面以下,在夜間靜守與灘口或者石堆、洞穴中,一旦發現獵物經過時,便進行突然襲擊,都是將將食物囫圇吞下,然後在胃中慢慢消化。
同時,娃娃魚還有很強的耐飢本領,如果是生活水質良好的話,它們二、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食物充沛時,它們也是大胃王,飽餐一頓甚至可以增加體重五分之一。
隨著寒冷季節的到來,娃娃魚在冬季也會有冬眠的習性。
因此來說,真正的娃娃魚,無論是身形大小、習性、壽命、長相、哭聲,都和其他兩種小蠑螈有天壤之別。
再說了,如此珍貴的物種、國家保護動物,怎麼可能在水族市場上隨意販賣,並且十塊、二十塊就能輕易買到呢?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