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是科學家們目前發現自然界物體最快速度,它被用來表示許多距離人類萬分遙遠的事物的最快能核實抵達,例如測量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就需要行走384401公裡,而用光速行走,只需要2.5秒,可見,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之中,倘若人們掌握擁有光速的飛行器,前往任意星球、自由探索宇宙奧秘將不再是夢想。但你知道嗎?其實光速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是最快的速度,還有其他三種速度要遠遠超過它的均速。因為「」光速最快「」這條默認定理只有在擁有靜止質量的物體上才能實現。
一、宇宙膨脹速度
我們的宇宙並非一層不變,它每時每刻都在向外擴大自己的領地範圍,這是著名天文學家哈勃在1929年得出的結論。假如此刻,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球體,我們每個行星都有自己所在的固定位置。宇宙這個球體在慢慢地膨脹,那麼的星系位置既然不變,彼此之間就會因為膨脹而漸行漸遠。原本科學家測算宇宙的可觀測範圍是138億光年,但是在宇宙不斷膨脹後測算的觀測範圍直接翻了8倍,這就意味著,宇宙膨脹速度早就超過了光年的速度。
二、宇宙爆炸速度
古人有盤古開天闢地一說,古神劈開了混沌的天地,從此出現了高山、大川、河流。不破不立就是這個道理。宇宙也是一樣,據觀測,宇宙的起源就是一場爆炸,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科學家們們猜測,正是因為當時的宇宙爆炸,產生的能量讓宇宙迄今為止都在不斷拓展自己的體積,以至於在以超光速膨脹,這也是上文中為什麼宇宙有138億年的歷史,而宇宙的直徑達到了的恐怖的920億光年。
三、穿越蟲洞的速度
蟲洞是1930年代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時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蟲洞口的引力巨大,一切物質在這種強大的引力場中都相對靜止。既然蟲洞之外的引力都如此之大,可想而至,倘若能以蟲洞為媒介,進行兩地的穿梭旅行,那麼必定會縮短距離,甚至可能原本需要20億光年的遠程旅行,蟲洞之中只要十幾天。
四、結語
以上三種例子都是建立在物體沒有靜止質量的前提下提出的,當然,實際生活中的天文觀測還得以光年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