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蟲洞寄予了很大希望,認為蟲洞穿越和曲速航行是將來突破速度瓶頸,在恆星甚至星系之間穿梭的一個最好選項。
1930年,愛因斯坦和他的助手羅森在求解廣義相對論引力場方程時,就得到了一個解。在後來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也就是蟲洞。它其實是連接兩個遙遠時空的隧道。穿過它就可以直接跨越時空,而不需要受到光速的約束。
到此為止,你會發現,蟲洞其實只是愛因斯坦在研究方程時的數學解,和實際的物理現象並沒有什麼關係。
現在這個理論還有很多爭議,說法也很多,並被看好是未來解決深空遠距離航行,突破光速瓶頸的一個選項。但有一點必須說明,蟲洞旅行並不是真正的超光速旅行,只是能夠達到超光速的效果,而實際速度並不一定要達到或者接近光速。
因此蟲洞旅行與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光速限制是不矛盾的。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蟲洞出現在黑洞和白洞之間,認為黑洞極端的時空曲率使奇點處物質被碾碎為基本粒子,然後從另一個時空的白洞輻射噴出,連接黑洞與白洞之間的就是蟲洞。
要知道,想要扭曲時空必須有強大的能量或者質量。像太陽這種質量,只能使到附近的時空彎曲,而不能形成蟲洞。所以想要製造出蟲洞的機器,必須這個能量,或者質量是大於太陽的。
如果要製造蟲洞,這個能量質量非常大,直接產生了黑洞撕裂了時空。要知道任何物體都是依賴於失控而存在的,時空都撕裂了,所有的物質落到裡面,全部會灰飛煙滅,化為烏有。
很可能,蟲洞就是一個黑洞。
當然以上都是猜想,當然猜想在科學上是有很大先行意義的。希望實踐物理學早日更上理論的發展吧。
科幻電影中,進入蟲洞的飛船周圍充斥著由星光和輻射形成光怪陸離的視覺幻象,飛船穿越其中就像在享受一場光彩的盛宴。
但理論認為,進入蟲洞並沒有那麼舒服。蟲洞裡面的引力場巨大,當接近蟲洞時,引力潮汐力就會對飛船和人體產生拉伸作用,最終在巨大引力張力作用下,飛船和人體全部被拉碎成亞原子粒子,從白洞或者蟲洞的另一端輻射而出,蟲洞穿越過去的只是一堆粒子。
當然也有人提出了另外的觀點,認為蟲洞沒有黑洞所具有的極端曲率視界,也就是沒有無限引力場範圍,這就意味著物質可以進入蟲洞,也可以從蟲洞中出去。
還有人認為有些蟲洞會自我包裹,進入其中的物質或人不會從另一個出口出去,而是返回到自身的入口,但這個過程從外面慣性系看來需要數十億年。這才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不,是洞中只一瞬,世上已數十億年矣。
在星際穿越中就出現了蟲洞的情形,庫伯一行人從位於土星旁邊的蟲洞穿過去到遙遠的星系。當然實際上來講,科學家沒有在宇宙中發現過蟲洞的蹤跡,這也是愛因斯坦目前唯一沒有實現的科學預言了。
大家對於蟲洞也不用抱著太高的期望,畢竟是時空彎曲到極致形成的時空結構,那麼必然是有著大質量天體才能導致這樣的結果,因此說即使蟲洞存在安然無恙的穿越過去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