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印網友評論引爭議,嫉妒心有這麼強?

2020-08-13 裝甲解析

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全球各國對中國也有了新的印象,印度卻不以為然,甚至公開表示本國火星探測已領先於中國。對此網友們表示,印度嫉妒心太強了,比美國都直接。其實,要說最先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確實是印度,早在7年前,印度就發射了第一個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第二年就完成了變軌任務,這也是全球首個完成直接變軌的國家。

如何看待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印網友評論好酸

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和運載火箭確實出自印度手裡,但是實踐證明,印度根本沒有進行火星測控的能力。迫於無奈,最終只能從美國手裡借來測控系統,在美國的幫助下,印度才完成了測控和探測數據回送的任務。對於印度來說,是否掌握測評能力並不重要,只有讓別國看到印度航天實力就行。曼加裡安號只帶了5個探測儀器就被發射了,其實從這裡也能看出,印度航天局早就做好了發射失敗的準備。

榮升火箭市場的「新寵」,印度怎麼做到的?

誰曾想,居然一次就成功,曼加裡安號總造價為7400萬美元,和美國相比,這已經算非常便宜了。相關調查顯示,印度除了勞動力廉價外,火箭製造成本也不高,正因如此,印度也受到了各國重視。從曼加裡安號發射後,印度就接到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國的火箭訂單,這些國家也是被「物美價廉」四個字所吸引,印度也憑藉這一優勢迅速成了火箭市場的寵兒。曼加裡安號成功發射後,印度信心倍增,航天部門也將「火星軌道器二號」項目提上日程。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發射時間一直被延後,截至目前為止,這個項目方案都沒有具體確定下來。期間網傳法國也會參與,這一說法立馬遭到了印度反駁,從這裡也能看出,火星軌道器二號項目距離真正落實那天還早呢。雖然印度在其他領域鬧出不少笑話,不可否認的是,該國在航天領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實力也受到國際認可。

從以往的經驗判斷,印度航天計劃在開頭時的陣仗都很大,但是中途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差錯。除此之外,印度自主研製的能力還是不足,很多關鍵的零部件仍然需要通過進口滿足,大部分都要從歐美國家購買。這樣一來,很容易在組裝的時候出現問題,在航天領域取得一些成就只是暫時的,要想成為真正的航天大國,印度還差得遠。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發射成功!印澳網友卻眼紅了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笑】前言:據央視新聞報導,本月23日,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領域至關重要一步。這本應可喜可賀,然而一些外國網友卻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詆毀中國言論,印度網民看到中國發射成功後便開始&34;中國,顯然是在嫉妒中國成就。
  • 我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印有4國標誌被質疑,謎團終於揭開了
    文昌發射中心又一次傳出好消息,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我國也正式向行星探測邁出了第一步。當捷報發出後,眾多友好國家航天機構紛紛表達了祝賀。但是其中也傳出了一些不好的聲音,像一些西方媒體就表現得十分不淡定,好比吃不了葡萄卻說葡萄酸。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到底有多難?
    首先,祝賀我國首個火星探測衛星由長徵五號火箭搭載並發射成功!從此我國深空探測將進入一個新的篇章。此次天問一號的發射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第一步,主要是完成環繞火星探測、火星著陸以及巡視探測。第二步計劃完成探測器對火星的採樣,並返回地球,這個目標將定於2030年左右實現。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人類探索火星究竟會有多難?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趕在美國之前奔向火星
    今天中午12點40分,在海南文昌火箭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順利點火併成功地將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器送進地火轉移軌道,目前火箭已經進入二級滑行階段,箭器分離後「天問一號」將朝著火星飛去,將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
  •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美國網友:沒有對比性,美國再次獲勝
    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圓滿成功
    今天中午12點41分左右,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入軌,我國行星探測邁出關鍵重要的第一步。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毅力號探測器發射!中美航天局長相互致賀,網友:火星路上有伴了
    而在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也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讓探測火星的科學大軍中有了中國航天的身影。此外,太空中目前還有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這是7月20日從日本升空。網友評論:這些去火星的道路上不再孤獨,大夥相互之間有伴了!
  • 毅力號探測器發射!中美航天局長相互致賀,網友:火星路上有伴了
    而在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也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讓探測火星的科學大軍中有了中國航天的身影。
  • 多國火箭發射成功後,一些國家心態崩了,印網民:技術都是偷來的
    此前,《中國航天》報導,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34;已經在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成功發射升空。截止目前為止,探測器已經在預定軌道上安全飛行。這標誌著中國自主研發的&34;正式踏上了火星之旅,對於我國航天事業來說是十分偉大的。中國航天已經在世界上被公認為是進步最快的國家,&34;的成功發射收到很多國家航天機構的發來的賀電。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火星探測為何這麼難?「西瓜視頻」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尤其是1971年發射的蘇聯「火星3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20世紀90年代以後,火星探測更加頻繁,「火星快車」「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等多顆探測器飛向火星。然而,火星探測的成功率到目前也只有50%左右。火星探測到底難在哪?首先是距離遠。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讓火星見證中華民族的崛起
    我國首顆自主打造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在2020年7月23日12:41,搭載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華民族有著14億多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近1/6,我們對火星的探測尤其具有重要意義,能夠用探測器登陸火星,也代表了我們中華民族所能達到的航天科技水平,對今後我國對火星等行星的探索具有重大的開創意義。
  • 火星,央企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縱觀所有任務,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率僅為18%。「天問一號」任務以環繞器環繞火星、火星車著陸火星表面並開展科學探測為圓滿成功標誌。任務成功後,我國將是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是國際歷次火星探測任務中攜帶科學載荷能力最高的國家,成為第二個實現火星車安全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國家。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成熱門話題,外國網友紛紛來評論,太酸了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從地球飛向火星,這意味著中國在探索火星的萬裡長徵中邁出第一步。要知道,現如今僅有美國成功發射探測器登上火星並展開探測,火星距離遠、環境新,但火星一直是人類走出地月系統開展深空探測的首選目標,人類在竭盡全力找尋火星上是否有水和孕育生命的條件。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據了解,「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祝賀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今天發射成功!
    據《人民日報》號外報導,今天(2020年7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此表示熱烈祝賀!祝福祖國!另外,中國郵政今天也發行了一枚「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的紀念封!著名書法家李建先生為火星探測器書寫了「天問一號」和「天問」兩幅書法作品,並被中國航天局選用,祝賀李建先生!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馬斯克發祝賀,海外網友:為中國崛起而驕傲
    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邁出了我國探測火星之旅的第一步。而這一軌道也決定了火星探測器不是想什麼時候就能什麼時候發射的。該軌道每隔26個月才出現一次,所以每隔26個月左右才能遇到一次火星探測的「窗口期」。這也意味著火星探測任務的每一項工作都必須完好無誤地進行,否則將會對整個發射任務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馬斯克發祝賀,海外網友:為中國崛起而驕傲
    圖為天問一號發射場景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6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受天體運行規律約束,火星探測窗口每26個月一次,且窗口期較短。
  •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北鬥卻遭遇意外推遲,美國在擔心什麼?
    編輯:布星據新華社報導: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