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騰訊數碼 作者 / 鍾文澤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APP,查看更多數碼資訊
騰訊數碼訊(鍾文澤)Apple Watch 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升級,這次已經來到了 Series 5,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已經是第六代蘋果手錶了。這一次與往年增加的功能有本質上的差別,往年Apple Watch的更新都是從智能設備角度切入的,而今年,則是從一塊普通手錶的角度進行更新。沒錯,Apple Watch Series 5的錶盤可以常亮了!以後不用太手腕也能夠看到時間了。
外觀還是四代的外觀
這一次Apple Watch Series 5的外觀幾乎沒有改變,依然是上一代的更加圓潤的造型,在錶盤尺寸上也依舊分為大號的44mm與小號的40mm。其中數碼錶冠依然是黑色錶冠上邊配合一個紅色的圓圈,單純從外觀上來看,是無法分辨 Apple Watch Series 4和Series 5的。
常亮的全天候視網膜顯示屏
從第一代Apple Watch開始,每一代蘋果手錶都遵循著一個相同的原則,那就是平時手錶屏幕是熄滅的,只有抬起手腕的時候屏幕才會點亮。這麼做主要是從兩個角度出發:一個是節省電量,畢竟這只是一個需要一天一充的電子表,第二個則是防止OLED屏幕長時間固定內容出現燒屏的危險。
這樣操作所帶來的問題就是,雖然蘋果手錶抬腕亮屏的速度已經很快,但很多時候受到場景的限制,導致無法做出抬腕這個動作。比如戴手錶的手正在握著公車扶手,或者剛從商場回來兩隻手拎著東西,這個時候雖然能看到錶盤,也很難完成抬起手腕的動作。
對於這個設定我本來已經習慣了,認為這就是智能手錶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沒想到今年在Apple Watch Series 5中居然解決了。
在這一代手錶中錶盤支持常亮,常亮的錶盤有兩種形態,一種是抬腕時的顯示效果,在這種效果下,錶盤會以更明亮更鮮豔的顏色顯示,包括秒針也會在錶盤上正常旋轉前進;而在手腕下沉或是手錶長時間進入休眠狀態後,錶盤中的顏色會以黑色為主,時鐘的秒針也會消失,只留下時針和分針。由於Apple Watch錶盤是OLED屏幕,因此以黑色為主時屏幕耗電量會下降,進而延長續航時間。
對於錶盤常亮的支持,主要是蘋果的LTPO的低溫多晶氧化物屏幕技術,LTPO技術可以將屏幕的動態刷新率從最高60Hz調整到最低1Hz,這也就對手錶的續航能力進行了大幅改善。除了LTPO技術之外,蘋果還引入了效率極高的能效管理系統,配合一枚光線傳感器智能調節屏幕亮度,Apple Watch Series 5的續航時間可以最長達到18小時。這個續航水平也會前代不能常亮屏幕的 Apple Watch Series 4水平相當。
我體驗的幾天時間,早上七點半從家裡滿電出門,期間正常使用手錶接發消息,晚上七點半左右回到家,電池剩餘電量大概在60%左右。如果晚上關機或者飛行模式,待機時間能夠維持在兩天,如果正常使用不充電的話,大概是一天半左右的。
如果用戶已經非常習慣了只有抬腕時才亮屏,其實也可以在設置中關閉掉常亮屏幕這個功能,那麼續航時間還會進一步提升。不過全天候屏幕是五代的核心功能,如果不用的話和買四代的區別不大。
常亮屏幕之後,手錶的使用場景也被拓寬了,例如對於遊泳時佩戴手錶的使用場景,即使在遊泳中無法完成抬腕的操作,用戶也依然可以看到時間、運動數據等信息了。
我使用Apple Watch Series 5大概一周的時間,基本已經習慣了常亮屏幕的設定,而且也特意選擇了一個休眠和點亮時完全不同的錶盤,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我戴的是一塊新手錶。更強烈的用戶感知是新產品的一大吸引力。
為了常亮模式設計的兩副錶盤
由於常亮模式的加入,這一次蘋果為Apple Watch增加設計了幾套全新的錶盤,包括子午線、加州面、太陽刻度盤,這些錶盤都會在休眠和點亮的狀態下呈現出暗色和亮色兩種完全不同的觀感。
比如子午線,在點亮狀態下為白色錶盤,休眠狀態下成黑色錶盤;加州錶盤,用戶可以自由選擇羅馬數字顯示還是阿拉伯數字顯示,這個錶盤同樣在點亮下以彩色錶盤顯示,休眠時以黑色錶盤顯示。
今年蘋果為Apple Watch錶盤設計的思路是:儘可能充分的發揮全面屏的顯示面積,儘可能的營造出點亮與休眠時的視覺差異,從而讓用戶感知到這是一塊全新的手錶產品。
電子羅盤功能終於來到了手錶上
其實Apple Watch在這一代之前就已經支持了GPS導航,對於騎行、跑步、健走等運動來說,通過手錶導航更加便捷。而在這一代Apple Watch Series 5中,蘋果又為這塊手錶加入了電子羅盤功能,通過電子羅盤,用戶除了可以準確的朝自己導航的路徑前方前行,同時也可以查看自己的準確經緯度、海拔等信息。電子羅盤配合上地圖,手錶的導航功能變得更加強大。(當然,錶盤還有一點小,對於目的地輸入只能依靠語音錄入和筆畫輸入,這個部分不如手機方便。)
對於電子羅盤的利用,蘋果還特意將海拔信息植入到了運動應用中。用戶在戶外健身時,可以實時查看自己的所在高度。
全球各地都可以用手錶撥打求救電話
Apple Watch正在豐富自己在運動與健康安全領域的功能。在此前的Apple Watch中,我們已經看到這款手錶支持跌倒檢測。蘋果通過大量真實跌倒數據,模擬出了跌倒時的數據。佩戴Apple Watch的用戶跌倒時手錶一旦察覺用戶處於危險狀態,會自動撥打電話給手錶中存儲的緊急聯絡人或者報警求助。
而在這一代手錶中,蘋果又為其增加了全球緊急電話求助功能,在全球150個國家,只要你使用的是具有蜂窩功能的Apple Watch Series 5,在國外遇到危險時,哪怕你的iPhone並不能完成撥打求救電話的工作,只要你有蜂窩數據版的Apple Watch,哪怕手錶本身並沒有激活蜂窩數據功能,這款手錶依然能夠完成求助電話的撥打。
女性的生理期追蹤變得更加簡單
在此前的Apple Watch中,包括運動、健身、深呼吸、心跳監測等多種健康向的應用已經被加入其中,而在Apple Watch Series 5中,有關於健康類的應用再次得以豐富。
蘋果為這一代手錶引入了女性生理期追蹤的功能。只需要在手機上設置好你的生理期日期以及周期,手錶就會自動的同步信息,並對你的下次生理期周期進行預測。
同時在手錶上,女性用戶可以非常簡單的通過點按滑動等操作,記錄自己生理期的時間,排量,是否伴隨腹痛、腹瀉等狀況。這些信息的精準記錄,除了能關注女性健康外,也可以對準備備孕的女性用戶起到幫助。
我之前沒有機會使用這些女性生理期記錄軟體,但這次為了測評嘗試體驗了一下,覺得蘋果在Apple Watch上設計的交互界面確實很簡單方便,不需要過多的操作,就能夠快速的完成對生理期的記錄。
噪聲太大讓手錶給你預警
在今年WWDC上,蘋果就已經公布了分貝檢測功能將登陸watchOS6,而這一次隨著新系統一起登場的Apple Watch Series 5自然就已經支持了這項功能。
這項功能是使用Apple Watch的麥克風然後通過算法檢測你周圍的聲音。一旦發現你所處的環境可能會破壞你的聽力,手錶就會通知預警。
在手錶界面中,通過綠色與黃色來區分不同的分貝指標。長期處於80分貝以下,手錶會始終以綠色顯示,這個環境中用戶的聽力不會受到影響;而一旦在80分貝的環境中停留5小時30分鐘,人的聽力就會受到暫時性的聽力損傷;如果身處在90分貝的環境中30分鐘,就會導致暫時性的聽力損傷。
我們平時生活在各種嘈雜的環境中,比如高空的飛機,比如K歌房,這些環境都在有意無意的影響著我們的聽力,配合Apple Watch的聽力檢測功能,雖然不會消除噪音,但至少會提醒用戶,什麼時候需要對自己進行聽力的保護。
今年有新材質登場 也有老材質回歸
除了往年的表殼鋁合金和不鏽鋼材質,今年Apple Watch Series 5又增加了兩種新的材質,一種是全新加入的鈦金屬,另一種則是老朋友陶瓷回歸。
鈦金屬主打的是強度和重量,這款表殼表面主打金屬拉絲工藝,手感上要比不鏽鋼和鋁合金的表殼都更輕,同時除了鈦金屬原色,還增加了一款鑽探鍍膜工藝的深空黑配色。
另外一款回歸的是陶瓷材質表殼,這款表殼曾經以Edition出現在Apple Watch上,但後來被取消了一段時間,這次回歸是以純白陶瓷回歸的。
這兩款表殼我都進行了現場上手,其中鈦金屬確實很輕,鈦金屬的金屬色更偏黃色一些,但是僅從外觀來看並沒有感覺到絕對意義上的和金屬鋁與不鏽鋼拉開差距。考慮到鈦金屬版本售價更高,我覺得這款表殼更適合那些追求極致差異化的用戶購買,普通用戶還是鋁合金和不鏽鋼就能滿足需求。
至於陶瓷版本,今年的陶瓷白在光線下非常耐看,能夠明顯看出比玻璃更加綿密的質感。如果資金充裕的話,倒是很適合女性用戶佩戴。
在購買建議方面,我還是最建議大家入手鋁合金版本,雖然我承認,不鏽鋼版本無論是顏值還是質感,都要比鋁合金更出色。但是這畢竟是一年一更新的手錶,在所有功能都相同的前提下,不鏽鋼表省下來的差價,可能已經足夠你在明年直接購入一款新的Apple Watch了。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Apple Watch Series 5同樣支持最近十分火爆的折抵換購,最高可以便宜1850元。如果你手頭用已經限制的數碼設備,那麼可以用它去發光發熱了。
蘋果手錶的準確定位
其實在Apple Watch剛剛發布的時間點,對於這個系列的定位是很模糊的。當時的Apple Watch更多的是被看作手機屏幕的一個延伸,我們需要在手錶上各種點選操作,我們要在手錶上看微縮版的新聞,我們甚至要在手錶上寫字回復消息。那個時代的Apple Watch並不好用,我每天除了接到微信的通知抬腕看一下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操作。
但是經過幾代的更新,Apple Watch開始逐漸將自己的定位清晰化,尤其是圍繞健康這個核心。目前蘋果手錶一個方向可以檢測人體的各種數據,利用手錶時刻接觸人體的特性,去測量人的心跳,去檢測用戶是否跌倒,手錶不再是手機的一個延展,而變成了手機的一個數據收集器。不方便通過手機手機的數據,都可以由更小巧的手錶完成。
這種定位上的轉變,最大程度的發揮了Apple Watch的功效。說實話,這次的更新是出乎我的預料的。我沒有想到過OLED屏幕已經可以實現全天候亮屏這個功能。而在這個功能推出後,現在手腕上的手錶已經接近智能手錶的完成態了,因為想不出來還有什麼更強大的可升級功能。
但是誰知道呢?畢竟今年的更新就是出乎意料,可能在明年的Apple Watch Series 6上,蘋果會為這個小傢伙加入更多無法預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