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司裡面碰到怎樣的人都不奇怪,但最煩的一種,應該就是喜歡打小報告的。
打了報告,讓領導過來訓你。但是當著你的面,他又跟你嘻嘻哈哈,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有的還會以一種朋友的身份與你相處。明知道你已經很討厭他了,卻還會請求你的幫助。
對於這種人,我們當然是比較煩的,但怎樣應對這種人,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順手拈來。
往往大家會給出三種反應。他們代表了三類應對此類人的做法。哪一類更適合於你,或者說哪一類最好,值得你做一番了解。
02
第一類是職場新人容易採取的辦法,他們往往願意做一隻沉默的羔羊,以沉默應對打小報告。
雖然他們心裏面特別的恨,特別的生氣,但是卻從來不敢與對方挑明了說。
因為在他們看來,與這種人挑明,無非是給自己增加更多的麻煩,畢竟對方敢這麼做,就不怕別人會回擊於他。
於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好受一點,就會選擇沉默應對。
只要自己不說話,對方的小報告沒有得到及時的回應,或許對方就會收手,不再繼續下去了。
這種反應好嗎?或許對他們自己來說是很好的辦法,可真實情況往往是,你越是沉默,對方越是願意去激怒、去挑戰你。
03
第二類人的做法,恰恰和第一類人相反。
他們覺得,碰見這種事情就不該忍氣吞聲,對方如何對自己的,自己就應該如何回敬回去。
似乎只要自己把情緒拉到最高點,對方就會忌憚自己,以後就不敢再這麼做。
有的甚至會在知道對方打自己小報告之後,直接衝到對方面前,指著對方鼻子吵了起來。
這麼做,自己確實是解氣了,但留下了後遺症,無疑非常之大。
你的回應只會讓大家更加覺得你沒有理。此時已經沒有人在意你,是不是真的是無辜的,因為你已經把大家的關注點,成功地轉移了。
大家可能存在的想法是,如果你真的沒有發生那件事情,為什麼要如此情緒失控的去反擊於別人呢,明明可以換一種更柔軟更合適的方式啊。
將自己的情緒一味地爆發出來,只會讓大家覺得,你是一個控制不住情緒的人。這樣的人,不值得領導重用,說不定就因為自己的這一行為,導致自己被打入了冷宮。
04
第三類人則聰明了許多,他們往往在職場當中遊刃有餘。
如果他們知道某個人打了他們的小報告,不會生氣,反而會直接找到對方,誇對方一嘴巴。
告訴對方,這小報告打得好,讓自己及時地認識到了自己的某些不足,希望對方今後可以直接當面的指正自己,幫助自己成長。
我同事被一個老員工給打了小報告,他就直接找到那位老員工,對他說:
「張哥,我真是佩服你,這麼有才華,你就是我的師傅,今後我要是有什麼問題,有什麼缺點,還請當面向我指出。
一定要指出我這個缺點,幫我改正它。沒有別的意思,就是覺得您這個人值得我學習,我就是想認你做師傅。」
這段話一說出口,張哥就知道他什麼意思了。同事用正話反說的方式,成功地將張哥給逼退了。
包括自己去領導辦公室接受批評也一樣。
大方的誇讚那個打自己小報告的人,這樣不僅讓領導覺得你是一個大氣的人,更會讓領導去思考,對方所說的難道真的如此嗎?
以非常柔軟的挑明方式,和那些打報告的人去相處,他們自然內心也就會掂量掂量,是不是還要像這樣打你的報告。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以進為退。這在我看來,是最合適最高效的一種方式。
如果實在是學不會這一點,那麼也不要做一個沉默者,至少得做一個敢於反擊的人。只有將你的底線亮出來,別人才不會進一步試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