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有夢想的樹
蔣曼
從前,有一棵樹,當它還是種子的時候,就有自己的夢想。它不想停留在任何地方,它要像鳥兒一樣,四處流浪,看盡世界。那是老樹聽鳥兒們說過的世界:它們廣闊無邊,山的那一邊還是山,無數的山,高高低低的山;河流轉彎之後還會碰上河,寬寬窄窄的河,它們匯在一起,熱熱鬧鬧地流到海洋。
星光燦爛的夜晚,種子們都睡著了。「去吧,孩子們,到遠方去,海就在世界的盡頭。」那顆小小的種子聽到了老樹的夢囈。它記住了那悄悄的夢囈,連同滿天的星光。它下定決心:不要像樹一樣,植根在某一地方,要走到世界的盡頭,找尋蔚藍的大海。
起風了,種子們躍躍欲試,乘著風的翅膀啟程。老樹大聲地祝福:「孩子們,到遠方去吧,生根,發芽,好好成長!」種子們興高採烈地出發了,跟著風,紛紛揚揚。
它們穿過雲層,在天空和大地之間飛翔,它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土地,要一輩子相守的土地。第一批種子停留在山坡上,小夥伴大聲呼喊:「停下來吧,我們是樹呀,樹有樹的生活,我們不是鳥,我們沒法永遠流浪。」那顆種子沒有回答,它固執地跟著風飛行,世界多麼遼闊,而大海閃著神秘的光。第二批種子落在了田野上,它們七嘴八舌:「留下來吧,這裡土地肥沃,我們會長成一片茂密的樹林,熱鬧而團結的樹林,不要再飛了,那裡只有孤獨和蒼涼。」
那顆種子依然沉默,它是一顆很輕的種子,風帶著它,繼續流浪。終於有一天,風突然說,我累了,我馱不動你了。風消失了,只剩下種子被孤單地留在高山的邊上。種子仍然不願停留,它順著山坡慢慢向下滾, 它看到朝雲和夕陽,遠方之外還是遠方,翻過那座山,就會離海更近一些吧。它努力翻滾, 向著夢想的方向。
種子被一塊石頭擋住了去路,它停下來,靠著那塊石頭,一不小心,它睡著了。不過是睡了一個晚上,當它聽到雨聲醒來時,驚訝地發現:它走不動了。種子長出了無數的根須,扎進泥土。頭上冒出了芽苞,鼓鼓脹脹的芽苞。種子陷在了溼潤的泥土裡,一天天長大,根向著土地,枝幹向著天空,種子長成了一棵樹,一棵小小的樹。它拼命踮起腳尖,它還記得星光下的夢想,而遠方,無法到達,只能眺望。樹悲傷而難過地成長。
樹不喜歡自己的樣子,它討厭黑暗土地下那些緊密連接的根,牢牢禁錮著它的身體,不能動彈;它怨恨那些枝幹,它們太沉重,太闊大,沒有鳥兒翅膀的輕盈。風來時,它們只會喧譁,不能變成翅膀。樹埋怨命運,這是多麼不公平呀,為什麼一棵樹就註定不能在世界行走,一直走到大海的中央。
那顆想看遍世界所有大海的種子,長成了一棵樹,它的夢想融化在樹的血液裡,一天一天,那棵樹的葉子和枝幹變成了淺藍色,深藍色,蔚藍色,湛藍色。各種各樣的藍色,在陽光下發出奇異的光。微風輕撫時,細浪耳語;山風狂野時,樹葉發出巨浪的咆哮。那棵樹,長出海的顏色,海的模樣。風又來了,風說,樹呀,你的聲音就像大海。風走過很多地方,風看過大海,可樹留不住風。樹又一次想到了鳥兒。去不了遠方,看不到大海,聽聽鳥兒們的講述也好呀。
於是,樹打開了樹枝,收留一隻只南來北往的鳥,那些築巢的鳥,遷徙的鳥,飛走的鳥,死去的鳥。它們飛過了無數的天空和山川,它們很樂意跟樹講起遠方的故事。樹不再寂寞和悲傷,它專心致志地聽那些遠方的故事:海洋中的大魚會唱歌;金色的砂礫在半空中織成羅網;火在天空中飛快地燃燒;白色的熊滑進白色的海洋;熱帶的森林裡,最稀缺的是陽光。
一年又一年,樹把那些神奇的故事儲存在年輪裡,越來越多的故事,越來越多的遠方。每一片藍色的樹葉裡都藏著一個故事,重重疊疊的樹葉,密密麻麻的故事,關於遠方和大海,還有生活和夢想。後來,飛來的鳥,不僅在講述,講述自己的遠方;也在聆聽,聆聽別人的故事。
許多年過去了。有一天,一隻白頭鳥借著風的滑力,跌跌撞撞地闖進了樹枝中,它腳步踉蹌,翅膀沉重,羽毛暗淡。「終於找到了,藍色的大樹,我實現了我的夢想。」它垂死的眼睛裡閃著幸福的光。大樹好奇地問:「我只是一棵樹,怎麼會成為你的夢想?」白頭鳥發出微弱的聲音:「很多年來,鳥兒們漸漸有了一個共同的秘密,在層層疊疊山的背後,一座高山之上,有一棵藍色的樹,找到了它,就找到了遠方。在那些濃密的樹枝裡,有數不盡的遠方:現在的遠方,過去的遠方,時光中的遠方。」
又是一個星光燦爛的夜晚,那棵懷揣夢想的大樹忽然明白:它知道這個世界最多的遠方的故事,它把自己變成了大海的樣子,它早已實現了夢想。
現在,它成為遠方,它就是夢想。
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一棵有夢想的樹」還是種子的時候,聽老樹講述鳥兒們說外面的世界有山有水有大海,就萌生了走到世界盡頭、尋找蔚藍大海的夢想。
B、小說敘述在尋找夢想的過程中,兩批種子分別留在了山坡上和田野裡這些情節,從某種程度上反襯小說「主人公」堅定夢想、不忘初心。
C、小說「主人公」因石頭擋住了去路,小雨使得它陷在深深泥土中生根發芽,慢慢長成一棵樹,理想難以實現,體現了社會的複雜與不公。
D、小說通過敘述種子追求夢想的經歷告誡世人:在生命的歷程中,只要能為他人帶來希望和歡樂、對社會有所貢獻,人生同樣精彩和絢爛。
8.請簡要分析「一棵有夢想的樹」的心理變化過程。(6 分)
9.本文是一篇寓言體小說,請結合文本,談談「寓言」與「寓言體小說」的主要區別。
答案:
7.C【解析】(「體現社會的複雜與不公」不合文意,「石頭」「小雨」至多是追求理想道路上的困難,不能體現社會的複雜;「不公平」只是種子的內心感受,不是小說所表現的內容)
本文是一篇寓言體小說,題目四個選項分別從故事情節、表現手法、社會環境、小說主題等方面設計的。
8.【參考答案】①當它還是種子的時候,就堅定了尋找蔚藍大海的夢想的決心;(1 分)②兩批種子分別在中途停下來並勸它留下,它保持沉默,依然充滿對蔚藍大海(夢想)的嚮往;(1分)③中途因石頭擋住去路,小雨使其紮根發芽,悲傷難過甚至抱怨;(2 分)④長成了一棵可以收留小鳥並聽他們講故事的大樹,特別是受到白頭鳥的啟發,不再寂寞悲傷,變得坦然而欣慰。(2 分)
從小說本身看,文字中並未直接體現「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但通過對情節的把握和形象的分析,我們能挖掘出其心理變化過程。相對而言,本題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對作品進行認真閱讀,仔細分析。
9.【參考答案】①寓言往往通過一個簡單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或幾個道理;寓言小說則通過具體完整的情節表現「真實」的現實生活。如本文則通過「主人公」追求夢想的具體經歷,表現世人追求夢想的過程。
②寓言中的形象都是單薄的,不夠豐滿;寓言小說中的形象則是立體的、豐滿的。如本文中的「主人公」不但形象鮮明,而且生動形象、有血有肉。
③寓言一般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的手法概括故事;寓言小說則運用小說創作的手法詳細敘述故事,並通過多種手法刻畫形象。如本文中的「主人公」作者是通過語言、動作、心理等手法加以刻畫的,同時還穿插有景物描寫等手段。
④寓言所諷刺或勸誡的道理往往在故事結尾直接點明;寓言小說則將豐富而深刻的主題蘊含在故事之中。如本文主題作者並未直接點出,而是蘊含在字裡行間,含蓄雋永,意味深長。(只答出其中兩點即可,每點 3 分,「區別」的兩個方面各 1 分,聯繫作品 1 分。學生答出其他方面只要合乎要求亦可據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