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月相腕錶 國人最喜歡的複雜功能之一
天梭藝塑系列18K粉金月相表(同款還有白金表殼)。此表脫胎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紳士表,雅致大方。售價大約在52000多元。
我們來說一說月相表——它是中國人最喜歡的複雜功能腕錶之一。
我們曾經問過很多腕錶經銷商,結論很一致:我們的同胞最喜歡兩種腕錶,一是計時碼錶,另一種就是月相。
原因很簡單,這兩種技術是機械錶複雜功能的敲門磚,不貴,卻能為錶盤增輝不少。
然而,有趣的是,計時功能大概是諸多複雜功能裡最實用的一項,而月相則恰恰相反——除了審美情趣,看著錶盤上的小月亮陰晴圓缺,似乎毫無意義。
事實上,鐘錶界也一直在探討月相功能起源時,它究竟是做什麼用的。時至今日並無結論,有些行家揣測它與航海有關,畢竟月相鐘錶誕生的年代,正好趕上歐洲人轟轟烈烈的大航海,但至於月相對航海有什麼不可取代的實際用途,誰也想不出來。
我們現在熟悉的那種顯示陰晴圓缺的月相視窗,最早的記錄來自寶璣。寶璣1794年的傳奇作品NO.5號懷表的1點到3點位之間,有一個大大的月相視窗,以及一個由星星簇擁的人臉月亮——被月相盤內的「雲團」遮擋、半遮擋或完全露出。
總之非常寫意漂亮,富有歷史情感和童話色彩。
因此也有不少專家傾向於,由於歐洲鐘錶的起源與曆法的沿革關係緊密,因此鐘錶匠自然而然地會把月亮加入到鐘錶裡去,至於到了後期,月相就純粹是一種為了美學而存在的「複雜功能」了。
其實,雖然常被冠以「複雜功能」的頭銜,但月相表的零件和運作原理並不複雜(當然現在也有一些相當複雜和精密的月相表),因此價格也通常比較親民。有趣的是,月相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究其原因,可能是中國人對月亮有著獨特的情結吧。至於有用無用,複雜與否,或許根本不是人們考慮的因素。(吳軼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