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分!這部紀錄片,治癒了老母親被生活壓垮的心……

2020-11-27 騰訊網

宇宙壯烈的變遷讓人心生讚嘆,也使人產生敬畏。敬畏讓人保持對世界的謙卑,也讓人醍醐灌頂般感到自己的渺小。

生活中的不如意,孩子的輔導班,工作上的挫敗,愛別離和求不得。個人得失不過都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塵埃,生命的出現本身就已經值得歌頌了。(文末有力度超大的粉絲福利,千萬不要錯過哦!)

作者:蠍子號。如果您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我一度很愛看BBC的自然科學紀錄片,從《地球脈動》、《藍色星球》到《大貓》。據說看紀錄片有助於減壓,中年少女的壓力無處不在:孩子、家庭、父母、自我……任何一環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前段時間,BBC新推出的紀錄片《行星》的普通話配音版上線了。中秋期間我陪著兒子一口氣看完。讓我有點意外的是,比起熱鬧的動物世界,宇宙天體的故事更符合小男孩的胃口。

而對我來說,最近給我更多教育思考的,最能緩解我壓力的,不是《他鄉的童年》不是《零零後》,恰恰是這部《行星》。

豆瓣9.6分,看過的都說好

《行星》的主角是我們太陽系的8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內容按照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以及行星的特質劃分成了5集,每集50分鐘,尋找生命證據的主線貫穿其中。我找不到詞彙形容畫面,就隨手截了幾張圖。(文末有預告片)

《行星》挑出了最有戲劇衝突的部分,希望觀眾能夠感同身受 | BBC

紀錄片通過追溯太陽系變遷歷史、聚焦八大行星上發生的地質更迭、大氣得失、軌道遷移等動蕩,講述了太陽系行星恢弘壯麗的史詩。

人類堅持不懈的星際探索是行星的故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每一個顛覆性發現背後,都是人類千百年來仰望星空,冒險得到的饋贈。

探尋地外生命,

才知地球的出現是多麼偶然

不懈尋找宇宙中的生命,是人類對孤獨抵抗的本能。我們曾相信宇宙之大,一定在某個角落有我們的兄弟。遺憾的是,對宇宙了解越多,越發現地球的出現是那麼多偶然和巧合的疊加。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這四顆「類地行星」,是太陽系中僅有的巖石行星。構成這四顆行星的所有物質都是類似的,探測器回收的數據證明,它們甚至都曾有過酷似地球的氣候條件。

水星

太陽系誕生之初,類地行星的胚胎大多形成於火星軌道附近,那兒不遠也不近,最適宜生命的孕育,水星的誕生地就介於火星和地球之間。但意外發生了,可能與某個大型天體碰撞後,水星被推向了太陽,成為目前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

碰撞還摧毀了水星的地幔與地殼,水星的內核佔到星體的85%,它成了一顆近乎「全裸」的行星。白天氣溫高達430度,晚上只有零下170度。

金星

水星的碎片一部分孕育了最初的金星。直到1950年,人們都認為金星上有河流、叢林和海洋。以至於第一次發射探測器都做好了水上登陸的準備。但讓人失望的是,這是一顆比水星更荒蕪的世界。

由於體積過小,金星的引力不足以保持大氣層,失控的溫室效應讓金星變成了一個「高壓鍋」,70年代前蘇聯發射的探測器好不容易飛到了金星,著陸後127分鐘就完全融化。

火星

各種證據表明,火星曾是一顆布滿河流湖泊的水世界,同一時期的地球卻是一顆滿是有害氣體和酸性海洋的混亂世界。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現在火星的消亡、地球的繁榮?

科學家推測,可能與「晚期重大撞擊事件」有關,火星被撞擊到元氣大傷,地球卻因為有月球的庇護逃過一劫。也有可能與火星的體積太小,火星內核冷卻,無法提供保護大氣層的磁場有關。

火星「發動機」在十幾億年前就停止工作,逐漸死去。而同時期的地球竟然出現了原始藻類,藻類使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增加,最終成為一個生氣勃勃的世界。

我問兒子:一個星球要適宜生命居住,需要有哪些條件。他說:不能太冷,不能太熱,夠引力,有大氣,還要有水。

陽光、空氣和水。因為我們有,所以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們應該有。但太陽系的歷史卻告訴我們:我們視為平常的每一天,是46億年偶然和巧合的疊加,是變化中每個環節不刻意精密計算的奇蹟。

即便一切條件都滿足,從有簡單生命、到恐龍,再到人類,還要經歷漫長,以億年為單位計算的時間。時間和空間,缺一不可。地球和人類的存在具有非凡的偶然性,這讓我們每一個個體都顯得極其珍貴。

李商隱有一句詩:「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宇宙壯烈的變遷讓人心生讚嘆,也使人產生敬畏。敬畏讓人保持對世界的謙卑,也讓人醍醐灌頂般感到自己的渺小。

生活中的不如意,孩子的輔導班,工作上某次挫敗,愛別離和求不得。個人得失不過都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塵埃,生命的出現本身就已經值得歌頌了。

「星空下的人類真的好渺小,渺小到我不再畏懼愁苦和死亡。」

人類探索對宇宙的超時空的耐心,

使人肅然起敬

假設宇宙的歷史是一場90分鐘的球賽,人類只上場了0.25秒,恐龍在25秒時退出了比賽。人類要以不足毫秒的籌碼去吃透大體量的宇宙,如同蚍蜉撼大樹。

的確,在我們有限的認知範圍內,人類很難預測星星與星星之間的距離。這句話還有個激動人心的下半句:可是我們依舊要去探索。

《行星》每一集最後5分鐘,會介紹紀錄片背後的故事。

「卡西尼號」探測器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探測器之一,在宇宙中孤獨飛行了6年8個月17天抵達土星,進入土星軌道後又連續工作了13年。

但製造一臺能在太陽系中工作13年的探測器,對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當提議要製造這樣一臺探測器時,專家們都說:「完全不可能,太不現實了。」

至少有上萬人參與了「卡西尼號」的項目,這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作,線路總長就超過了16公裡,每一根線都要檢查,工程師們花了2年半的時間才把它組裝起來。

經歷漫長飛行,當卡西尼號傳回第一張土星高清圖像時,所有人都激動不已。一個瘋狂的想法變成了現實,所有的動機不過源於仰望星空的好奇:我想看一眼這顆美麗的星球。

涉及宇宙宏大問題的探索需要無與倫比的遠見和耐心。可問題是當今的人類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了,所有的事情最好都是速成的,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人人都只爭朝夕般急躁,我們正在漸漸失去感知時間的能力。

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喬治·穆瑟爾認為,正是技術的進步讓人類失去了感知漫長時間的能力。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我們的所有需求都會越來越快的得到滿足,於是我們就越來越局限於眼前的苟且,不屑或者無暇去考慮長遠的未來。

如果願意去感知漫長的時間,當下的陣痛就會被稀釋,當下的愁苦就不會那麼劇烈。重要的是你要在當下就理解到這一點,而這,都是宇宙教會我的。

未完待續的故事,

下一個發現或許就是拐點

在進行宇宙探索時,科學家們很難預測自己會發現什麼。一邊在徹底推翻,一邊又在建立新的認知,驚喜無處不在 ,強大的宇宙永遠不會讓它的子民失望。

「卡西尼號」在進行土星探測時,最初的任務是想近距離觀測美麗的土星環,過程中卻有意外收穫。當「卡西尼號」接近土衛二時,發現土衛二在向土星環噴射由水蒸氣和冰組成的雨流,經過分析,發現居然是海水冰晶。

由此可以推斷,土衛二的地下存在著液態海洋。除此之外,科學家還在噴射雨流中還發現了複雜的有機物、矽顆粒,而這些物質跟地球生長邊界的熱泉噴口噴出的物質極為相似,地球的熱泉噴口正是孕育生命的搖籃!

「卡西尼號」在13年的宇宙航行中搜集了大量的數據,僅僅只被解讀了很少的一部分。雖然它的使命已經完成,但在未來的30年、40年,通過解讀這些數據,勢必會有更多新發現。

「我不知道會發現什麼。」旁白說,「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探索宇宙的魅力所在就是它的未知,如同我們變化莫測的人生。

點擊可觀看紀錄片《行星》預告

宇宙給你的啟發,當然不僅僅讓你「釋懷」或「算了」,還有一層意義就是去獲得力量。而這幾乎是整個銀河系的共識,迷人的永遠是那些充滿力量的、無所畏懼的,生動的,旺盛不息的生命力。從渺小到原子的聚集,到宏大的行星碰撞,只要宇宙還在變化,未來就充滿了可能。

聽了很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的時候,抬頭看看星空,星星會告訴你怎麼做。這也是我最希望孩子能明白的。

相關焦點

  • 豆瓣驚現9.5分紀錄片!央視這部紀錄片要火了!
    喜歡看紀錄片的人肯定知道BBC紀錄片,每當BBC推出一部紀錄片,總會給影迷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從《地球脈動》到《藍色星球》;從《捕獵》到《冰凍星球》。我們不得不承認,通過BBC優質的攝影呈現出來的大自然的雄偉磅礴,以及生命的律動,確實會讓我們對大自然肅然起敬。
  • 這8部紀錄片,部部豆瓣9分以上,寒假和孩子看起來!
    原標題:這8部紀錄片,部部豆瓣9分以上,寒假和孩子看起來! 寒假已經進入倒計時啦!天氣實在太冷不太想出門,但又不想錯過假期補補英語漲漲知識的好機會? 不如跟孩子一起窩在家裡看看英文紀錄片吧!
  • 豆瓣評分9分+,這6部經典紀錄片堪稱神作
    觀看數學紀錄片就是個絕佳的選擇,既形象又有趣。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掌握數學思維,紀錄片就是很好的工具——既有生動的講解,幫孩子搞懂各種定理,也能從生活出發,帶孩子換個方式看數學,激發學習熱情。本期為大家推出6部經典趣味數學紀錄片資源,涵蓋統計學、數學家、數學史等,多角度展現數學的魅力,相信可以一改課堂上數學枯燥、複雜的印象。
  • 豆瓣9.5分以上!這5部BBC紀錄片,強烈推薦給孩子暑假看看
    :9.9分集數時長:共6集,單集片長50分鐘播出時間:2016年11月6日這部由130人組成拍攝團隊,走訪62個國家拍攝完成的紀錄片,一經播出,就橫掃各項大獎。目前已推出二季,熱愛動物和自然科學的孩子一定不能錯過喲!
  • 豆瓣9.6分!這部全息體驗動物叢林法則的紀錄片太牛了!
    因為這部劇集不僅演員演技無與倫比且劇情充滿懸念,恐怕只有在這部劇裡,誰都沒有主角光環,誰都可能死,政權傾覆,各方爭霸繼續上演。 試想一下,若將這個概念放進一部動物紀錄片中呢?今天氧叔推薦小可愛們一部剛上映的大自然紀錄片《王朝》,豆瓣高達9.6分。堪稱 [ 動物版權遊 ] 。
  • 不止《藍色星球2》,BBC高分紀錄片全收錄!全都是豆瓣9分以上!
    他們十幾年前製作的《藍色星球》就震撼過大家一次了,目前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5除了《藍色星球》系列, 還有《地球脈動》系列,2006年的第一季在豆瓣的評分是9.7,去年推出第二季,評分達到了9.9豆瓣網友一向以苛刻、眾口難調聞名,但在BBC的紀錄片面前,大家意見一致:不給滿分,是擔心他們太驕傲。
  • 豆瓣9.2分!B站9.9分!這部高分動漫為何知名度這麼低?
    起妖怪題材的治癒動畫,相信很多人都想到夏目這部動畫。的確夏目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動漫,而且在看的時候,在不經意間,給人帶來絲絲的溫暖,但是今天的主角並不是他,那是另外一部妖怪治癒動漫。雖然它在豆瓣上的評分有9.2分,B站更是高達9.9分!
  • 豆瓣評分9.0!這部美食紀錄片完爆《舌尖3》!
    原來他們都被一部美食紀錄片徹底俘獲了!——《人生一串》。截止到目前,這部低成本、小製作的美食紀錄片首集播放量已超過900萬次,B站評分9.8分,豆瓣評分9.0分。導演陳英傑踏遍32個省市近500家燒烤店,用6個篇幅《無肉不歡》、《比夜更黑》、《來點解藥》、《牙的抗議》、《骨頭骨頭》、《朝聖之地》 細緻詳細地展現了平民美食燒烤中的大講究。
  • 央視和BBC紀錄片哪家強?《極地》和《大貓》豆瓣9分都是小意思!
    在很多網友心目中,「豆瓣9分以上」已經成為「神作」的重要標籤。不過,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作品少之又少,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影視、綜藝、紀錄片推出,達到7分、8分的都算佳作了。讓網友打9分?那得有真正的實力!當然,也有例外,說的就是BBC(英國廣播公司)和CCTV(央視),這兩大巨頭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分分鐘「教你怎麼做節目」。BBC不用多說,他們家出的紀錄片在豆瓣隨隨便便都能上9分,大家已經習慣了,如果哪一天他們的紀錄片評分不高,那才叫新聞。
  • 9.8分以上的紀錄片排名,《地球脈動》接近滿分
    不少人偏愛紀錄片所表達的真實和美,跟隨鏡頭可以去到那些不曾涉足的地方,以旁觀者的角度體驗大自然的驚人創造力,拍攝得比較成功的紀錄片有很多,其中豆瓣評分在9.8分以上的也有不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9.8分以上的紀錄片 1、藍色星球2豆瓣評分:9.9目前豆瓣評分9.9的兩大紀錄片之一,藍色星球拍攝記錄的是一個海洋的世界,鏡頭對海洋中出現的各種生物進行細緻的拍攝,呈現出來的畫面有種震撼的力量,無與倫比的魅力。
  • 地球最美的藍色,都在這部豆瓣9.8分的紀錄片裡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BBC紀錄片藍色,是高貴的顏色藍色,是純淨的顏色藍色,是帶有生命力的顏色地球上三分之二,是藍色但人類對海洋的了解還不到2%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紀錄片就是《藍色星球2》《藍色星球1》拍攝於2001年在豆瓣的評分是9.6在紀錄片領域可謂是非常高了時隔16年同一個團隊走訪
  • 這部豆瓣9.4分的《荒野間諜》,忍不住要跟娃一起看!
    提到自然紀錄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9.9分的《地球脈動Ⅱ》,9.8分的《人類星球》等,這兩部紀錄片海豚君之前都有分享過。
  • 豆瓣9.8分!這部神級紀錄片,拍出了震撼人心的動物世界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差點在豆瓣拿了滿分
  • 推薦一些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動漫
    歡迎來到百家號《李珂講故事》,今天我們講的是:推薦一些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動漫那些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動漫,被觀眾稱之為神動漫的有哪些?小編就帶你們了解一下!第一個小編要向你們介紹的就是《元氣囝仔》,豆瓣評分是9.3分的,是一部「鄉村日常」的系列作品。這部電影是跟書法有關的,全篇就透漏著一種寧靜,每一集都會觸碰到你心裡的某些柔軟的地方,劇情中還融入了很多的關於生活的元素,並不是一味的只講與書法的東西。
  • 豆瓣9.4分,卻只有兩千人看過:這部紀錄片,我不敢看第二遍
    上個月,Netflix悄悄推出了一部紀錄片《地球上的生命之旅》。IMDb9.1,豆瓣9.4,《福布斯》更是盛讚它為「今年最重要的紀錄片」。不少網友表示:大神來了,看封面就是他!說的,正是大衛·愛登堡,他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每次拍攝都是經典之作:地球脈搏9.7分,我們星球9.8分,藍色星球9.9分。他不斷刷新豆瓣的高分上限。但這部紀錄片有點不同,主角從大自然變成了大衛·愛登堡本人。他今年94歲,一頭白髮,坐在鏡頭前,揭開美麗星球背後的醜惡傷疤,他控訴的對象是全人類。
  • 治癒春節「被動宅」,30部頂級紀錄片,先馬後看!
    1、《曼走》豆瓣評分:9.3分豆瓣網友Andy評價:「我們不需要任何戰術,我們只需要把球傳給科比」,除卻天賦,科比真的很努力,我仍記得他的「洛杉磯四點的樣子」。他是傳奇的黑曼8,也是讓億萬粉絲尊崇的KB24。
  • 豆瓣8.6,這部紀錄片意外走紅的背後,揭露了「瀕危物種」的困境
    然而,在眾多影視作品中,紀錄片往往是被人們忽視的一部分……在4月3日的豆瓣一周口碑電影榜中,排名第一的是一部名為《礦民、馬夫、塵肺病》的紀錄片電影,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可能不多,因為這部影片從未公開放映小編初次見到這部電影時,其評分高達9.0,雖然現在評分已降至8.6分,但這部影片也是一部名副其實的高分之作,更是一部值得看一看的紀錄片。
  • 獵分享|分享6部豆瓣高分紀錄片
    豆瓣評分8.6嬰兒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會如何探索世界?為什麼他們能在水下遊泳?
  • 豆瓣10大評分最高的紀錄片,有3部國產紀錄片上榜,你看過嗎?
    2、《地球脈動 第二季》 豆瓣評分9.9分:《地球脈動 第二季》介紹了山川、叢林、鳥獸、海洋、陸地、沙漠。苛刻環境中生長出來的生命,渺小而偉大。每一段故事都很震撼。3、《獵捕》 豆瓣評分9.8分:《獵捕》由《行星地球》團隊傾力打造,全方位展現動物在覓食過程中的戲劇性一刻,並首次披露南美水瀨,座頭鯨的獵食行為。
  • 這6部寶藏國產紀錄片,最高評分9.9,周末看了一眼就停不...
    小易經常在後臺收到一些留言,說咱們推薦的很多經典紀錄片幾乎都是國外的,能不能給家長推薦一些國內的經典的紀錄片呢? 誰說不是呢,今天小易就給大家安排上6部高分國產紀錄片。自從去年的《蔚藍之境》驚豔了國人後,來自國內的紀錄片良心之作也慢慢被大家看到和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