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聽過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原來我這隻小黃鴨也能變金雞」。
第33屆金雞獎演員的最大贏家非周冬雨莫屬,憑藉《少年的你》陳念一角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憑藉該片她獲得了人生的第七個影后(最佳女主角/年度女演員獎項),也是繼周迅、章子怡後第三位三金大滿貫得主(《七月與安生》金馬最佳女主,《少年的你》金像最佳女主、金雞最佳女主)。
如今在臺上光芒萬丈的影后,曾經也是因為英語被網友嘲諷的演員之一
周冬雨曾經參加金磚國家電影節,在榮獲最佳女主角後上臺發言。由於屬於國際獎項且臺下坐著很多外賓,所以周冬雨最後說了一句英文來結尾。
「I think different cultures share the same language through movie(電影是不同文化共通的語言).」就這麼一句話,舞臺上的她卻忘詞卡殼。
周冬雨也在微博發文說:「有生以來最緊張一次,笑我吧。」
在那時周冬雨被嘲得很厲害,對於普通人來說英文蹩腳可能沒什麼,但是放到明星身上這個缺點就會被放大。
周冬雨也知道自身的缺點,於是團隊從去年開始給她請了口語老師。進組拍戲和出去旅遊都帶著口語老師,抓緊一切機會練習口語。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周冬雨近期英文能力有了明顯提升。之前參加某品牌的活動全程用英文講述自己演繹不同角色的經歷,這一次登上微博熱搜是因為她流利的英語溝通與之前的形象對比造成的巨大反差讓大眾驚訝。
我們看到了她英語水平的巨大轉變,但卻看不到她背後付出的巨大努力,作為演員,她在後天學習英語所付出的經濟、時間、人力成本是普通家庭難以承受的,所以不要等到英語成為你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了才追悔莫及,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方是正途。
學英語為什麼從早開始?
美國華盛頓大學言語與聽覺專家——帕特裡夏·庫爾教授與團隊經過多年研究,得出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兩個重要階段0-3歲和3-7歲,即「兒童語言敏感期」。兒童在語言敏感期具有其他年齡段望塵莫及的語言天賦,例如:敏銳的聽變音能力、輕鬆內化語言的能力、複製標準發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