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不到1.2米的「瓷娃娃」順利生娃,專家:「瓷娃娃」孕前建議做...

2020-12-05 大河網

□通訊員 史豔香

日前,身高不到1.2米的「瓷娃娃」可可順利生娃。專家介紹,成骨發育不全又稱脆骨病,也叫「瓷娃娃」,患者易發生骨折,即使是輕微的碰撞也會造成嚴重的骨折。那麼,什麼是成骨發育不全?成骨發育不全患者妊娠前後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在產前確定胎兒是否患有成骨發育不全?

身高不到1.2米的「瓷娃娃」順利生娃

可可幼時不幸患上成骨發育不全,20多歲的她已經骨折過30多次,做了3次手術。身高不到1.2米、平時活動主要依靠輪椅的可可懷孕8個多月了,小小的身體挺著大大的肚子,活動起來比一般的孕婦更加困難。

因為可可情況特殊,現在擺在醫護人員面前的一個難題是:可可何時終止妊娠。如果太早,寶寶發育不成熟,面臨早產、呼吸窘迫等風險,寶寶要轉兒科治療,花費較高,這無疑為這個原本就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如果太晚,可可身高不到1.2米,隨著子宮增大,膈肌上移,可能嚴重影響她的心肺功能,導致其呼吸困難,出現缺氧等風險。

為制訂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鄭大三附院產九病區主任胡孟彩組織醫務科、產科、麻醉科、骨科、內科、兒科等相關科室專家進行多學科會診。大家經過認真的會診和商討,考慮到可可懷孕已經超過34周,繼續妊娠風險大,最終決定近期為可可實施剖宮產終止妊娠。

幸運的是,手術一切順利,可可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小姑娘。術後,醫護人員對可可進行了嚴密的監護,防止其骨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可可恢復良好,很快就出院了。

成骨發育不全患者孕前做好基因診斷

胡孟彩介紹,成骨發育不全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也是一種以骨骼脆性增加及膠原代謝紊亂為特徵的罕見結締組織疾病。常常幼年起病,輕微創傷後,可反覆骨折。病情嚴重者,可在宮內或出生時發生骨折,導致脊柱側凸、胸廓塌陷、四肢彎曲等畸形,甚至可因肺部感染、胸廓畸形,引發心、肺衰竭而死亡。

由於特殊的身體情況,成骨發育不全患者懷孕後的風險較一般孕婦高。因此,建議該類患者懷孕前由經驗豐富的產科醫生進行醫學評估,並且進行基因診斷。在懷孕期間應嚴密監測心肺功能及骨骼肌肉情況,合理控制體重,決定分娩時機和方式。

有效的遺傳諮詢和產前診斷,有益於成骨發育不全患者的優生優育。建議有成骨發育不全疾病的高風險孕婦,進行產前診斷與遺傳諮詢。

相關焦點

  • 1.93米男子娶93釐米瓷娃娃,30年前給出最高彩禮,一輩子恩愛如初
    1.93米男子娶93釐米瓷娃娃,30年前給出最高彩禮,一輩子恩愛如初「雖然我只有身高不到一米,可老公當年的彩禮可是我們當地最高的22年前,身高93釐米的瓷娃娃李淑蘭通過相親認識了1.93米的張宗海。雖然兩個人的身高相差十分的懸殊,在背後看起來簡直就像爺爺領著孫女一樣,可是兩個人卻是十分的恩愛。結婚前張宗海掏了200元的彩禮錢,這在當時是當地最高的。
  • 身高不到1米「瓷娃娃」圓夢程式設計師 求職曾被拒20多次
    雖然家距離公司僅800米,但對於身高不足90釐米的他來說,路上必須非常小心,因為一旦摔倒,就很可能會骨折。圖為譙飛正在工作骨折。這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遙遠的詞,卻幾乎伴隨了譙飛28個年頭。1991年9月25日,譙飛出生於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牛灘鎮,剛出生的他全身就有多處骨折,幾天後,譙飛被查出患有罕見的「先天性成骨不全」(俗稱「瓷娃娃」),身體十分脆弱,磕磕碰碰都極易骨折。當時醫生給出的診斷是:「不知道能活多久,可能也就一兩歲吧。」
  • 俄羅斯夫婦製作仿真瓷質娃娃,膚若凝脂楚楚動人,從不重樣簡直了
    其實,這是娃娃的照片!得知這個答案,驚訝嗎?再來欣賞這張照片,你有沒有從驚訝中緩過神來?有意思的是,這些逼真的精緻娃娃完全不是樹脂打造的,她們是瓷質娃娃,全部出自手工製作!Anastasiya和Sergey Lutsenko就是這些仿真娃娃的締造者。這對來自俄羅斯的藝術家夫婦,可以說將娃娃的製作推到了無比精緻的神級地步。
  • 她身高90釐米,不顧家人反對生下一子,如今孩子是「瓷娃娃」
    既然過去不能改變,那何必執著於讓自己難堪,學會放下自卑學會接納自己,人才能變得堅強,不被外界流言蜚語所打敗,不受外界影響,做最好的自己就行。她的過去是灰暗的,經歷了種種異樣眼光後,煥發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 福原愛基因太強大,女兒跟媽媽像粘貼複製,一家三個是「瓷娃娃」
    當初福原愛跟江宏傑結婚,受到了很大的阻隔,不過最後終於修成正果,很快就生下了女兒,如今也生下二胎,一家四口幸福如初,也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祝福。 令人不禁感慨:媽媽基因太強大了,女兒完全遺傳了媽媽的好基因,又是一隻瓷娃娃。
  • 瓷娃娃被老公吐槽買包,網友一致站隊小愛,表示不同意
    當然啦,這都是網友懟江宏傑的,可見大家對瓷娃娃福原愛的喜歡是很明顯的。不明真相的站隊表明一切!胡永海是1988年生的日本人,大家因為對她的喜愛,便給她取了一個暱稱,叫瓷娃娃。福原愛圓圓的臉,總是帶著粉粉的笑肌,笑起來的甜美感,有時候她的關注度甚至超過於比賽的本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既然小愛是日本人,為什麼她的普通話講得這樣好呢?
  • 一米二的「瓷娃娃」愛上一米三的「小人兒」,愛情的陽光照耀出大...
    身高一米二的焦金陽,曾次幻想過像其他人一樣肆意奔跑,可是身體卻把他牢牢束縛在地面上;那與生俱來的碎骨病,讓他成為一個脆弱的「瓷娃娃」,一碰就碎。他本以為人生毫無價值可言,但是直到遇上她,身高一米三的龍萬仙。焦金陽的生命終於迎來曙光。
  • 女兒長得像瓷娃娃,寶媽見人就炫耀基因好,醫生:這孩子沒救了
    女兒長得像瓷娃娃,寶媽見人就炫耀基因好,醫生:這孩子沒救了大部分家長都希望自己生下來的孩子能夠漂漂亮亮的,不過很多孕媽在看到自己孩子剛生出來的第一眼時,都會有幻想破滅的感覺。因為小嬰兒剛生出來時皮膚都是紅紅皺皺的,跟好看是完全搭不上邊的。案例分析前段時間卻有一位孕媽女兒剛生出來就長得像瓷娃娃,這個小孩不僅皮膚沒有發紅髮皺,五官還都長得十分好看。家中各位來醫院探望的親戚看到孩子也都愛不釋手,覺得這個孩子長大以後肯定不得了。
  • 娃娃研究所|BJD新人入坑指南
    2關於尺寸BJD尺寸是以「分」來算的,通常有1/2(2分)、叔體、1/3(3分)、1/4(4分)、巨嬰、1/6(6分)、1/8(8分)、1/12(12分)。1/2尺寸:75-90cm叔體:身高在70cm以上,有的可以到80cm甚至90cm,被稱為80叔和二分叔。1/3娃娃(3分):身高在58-65cm。1/4娃娃(4分):身高在42cm~45cm之間。巨嬰:身高40cm左右,與4分尺寸相近,但樣貌跟6分相似比較可愛,體型胖胖的。
  • 《小花仙》中最可愛的五位角色,第一人氣很高,最後一位像瓷娃娃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小花仙》中最可愛的五位角色,第一人氣很高,最後一位像瓷娃娃!第五位:穆回這位精靈王可愛精緻的像個瓷娃娃,由於話語是永恆的記憶,所以她擁有迴轉魔法,可以變成人形。在兩人千韓受到攻擊時,被夏安安所表現出的勇敢和守護所感動,動用了迴轉魔法,因此被夏安安收服。所有精靈王中,勿忘我是唯一一個可以擁有孩童形態的花仙精靈王,這也正好呼應了她俏皮的外貌。
  • 身高1米7今年讀初一 「敬禮娃娃」已成翩翩少年
    2008年5月21日  郎錚接受手術切除左手部分壞死的小指、無名指,手術順利。  2008年5月23日  由於還需要後期治療,郎錚被轉送至西安唐都醫院接受治療。  2008年7月27日  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傷勢基本治癒的「敬禮娃娃」郎錚出院了。
  • 安徽80後小夥,10年打造7000多個「娃娃」,一個娃娃上千元
    一個娃娃的售價,大概在12000元至20000元,而李偉當時一個月的生活費,才800元,「很貴,而且還找不到渠道購買,當時國內玩的人也很少。」因為學的是雕塑專業偏人體方向,李偉平時就經常研究人體構造。那次之後,李偉開始利用課餘時間,研究起BJD娃娃的製作過程。
  • BJD娃娃:全套新手「養娃經」新手娃娘入坑必備!值得收藏!
    新手接娃,接幾分的最合適?其實這個問題一直都是不少娃娘不敢輕易入坑的問題了,其實現在玩大尺寸的娃的娃娘已經越來越多了,但是新手的話我還是建議4分、6分最為合適,價格合適、配飾好買、就算以後不想要了,想出的話也比較好出,而且對於新手來說給孩子找配件的問題可能會難。
  • 「瓷娃娃」海歸女碩士求職,英語口語太「牽強」,拔苗助長為哪般
    在一段視頻中看到一個海歸女碩士,嬌弱的像一個「瓷娃娃」,旁人和她說話都需要三思謹慎,生怕會傷害到她。就這樣刷新了大家的以往的認知。大家常規都覺得海歸都很有能力。可是這位給自己鍍了金的海歸女孩。直言畢業證非常不好拿,為了拿畢業證,自己壓力太大,精神高度緊張,還得了一身皮膚病。這得有多大壓力,才會把自己逼到這種份上。
  • 賈曉晨曬一家四口全家福,兩囡囡長得像瓷娃娃
    原來不知不覺賈曉晨已順利產下二胎女兒,名字叫「小飯糰」,姐姐叫「小飯兜」,看來都是吃貨。小女兒「飯糰」迎滿月,樊少皇夫婦亦是用氣球道具裝飾一番,為女兒推上寫有「飯糰滿月快樂」的大蛋糕。賈曉晨不忘告白女兒稱,希望妹妹「飯糰」能夠健康、幸福、快樂,表示「爸爸、媽媽、姐姐都好愛你呀!」
  • 絲襪長裙穿成一米七,露白皙香肩像個瓷娃娃
    不得不說馮提莫的皮膚真的十分白皙,這一身露肩長裙把她的最美部分展現得淋漓盡致,活像個精緻的瓷娃娃。如果不是大家早已熟知天王蓋地虎的提莫一米五,還以為這是一米七的模特上臺了。馮提莫現如今的影響力可以說是越來越大,在盛典開啟前,她就憑藉著超高人氣和粉絲們的支持拿下過搜狗in的周榜第一,更是力壓眾多大咖,十分牌面。
  • BJD娃娃進階版:國內靠譜娃社大公開,給入圈娃娘的靠譜經驗!
    隨著最近幾年BJD娃娃的普及和越來越多人都在了解娃娃,所以入坑的娃娘是越來越多,像我之前認識的朋友很多都是圈外但是不反對沒有惡意的,現在就有不少的人入坑,隨著新手娃娘越來越多,D娃也是越來越猖狂,所以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國內最靠譜的幾家娃社!
  • 伴侶機器人:中國的實體娃娃製造商們對AI娃娃的摸索道路
    該公司的產品部正在研發包含「人工智慧」的實體娃娃,其功能包括簡單的對話、會轉動的眼睛和四肢。顧客可以根據身高規格、髮型等不同外形選擇個性化的娃娃。日本研發表情豐富的仿真機器人這些娃娃的AI功能仍然非常基礎,它們可以回答預設的問題,但無法進行精確冗長的對話。娃娃的晶片通過連接科技公司提供支持的資料庫來使用詞彙。
  • BJD娃娃的模擬人生
    BJD娃娃,全稱「ball joint doll」,又稱球關節娃娃,指的是關節處由球形接頭連接起來的、可活動的娃娃。擁有BJD娃娃的玩家,往往自稱「娃媽」或「娃娘」。她們會為娃娃做衣服,更換眼球、頭髮、手腳,甚至會尋找專業的妝師為娃娃定做妝容。
  • 中國第一個矽膠娃娃體驗店
    老闆李博13歲去福建做鞋廠工人,深知農民工的性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一層樓只有1間廁所,自慰也找不到地方。」十五六歲時他住在工廠分配的12人宿舍裡,一層樓只有一間公共廁所,自慰也找不到地方。開一間矽膠娃娃體驗館,國外有成功先例。2017年2月,全球首家矽膠娃娃體驗館在巴塞隆納開業,沒幾天就被客戶全部訂滿,24小時不打烊。一年後的世足賽前,俄羅斯首家性愛機器人酒店掛牌營業,創始人認為矽膠娃娃可以緩解部分男性的攻擊性行為,讓他們的性幻想在體驗館裡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