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學家將廢舊輪胎橡膠轉換為多用途氣凝膠

2020-12-04 太平洋電腦網

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數據,只有40%的廢棄輪胎被回收利用-其餘的要麼被燃燒以發電,要麼被扔進垃圾填埋場。 但是現在該大學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將舊輪胎橡膠轉換為高價值氣凝膠的方法。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Duong Hai-Minh副教授和Nhan Phan-Thien教授領導的團隊首先將廢棄的汽車輪胎切成細橡膠纖維。然後將那些纖維浸入由水和少量「生態友好型」溶劑組成的溶液中,後者使纖維彼此交聯。機械攪拌該混合物20分鐘,形成凝膠,其中連接的纖維均勻地懸浮在其中。然後將該凝膠倒入模具中,並在-50?C(-58?F)的溫度下冷凍乾燥12個小時。

據稱所得的固體橡膠氣凝膠非常輕巧,吸收性強(可用於吸收漏油),並提供出色的隔熱和隔音性能。另外,與傳統的易碎的氣凝膠不同,該氣凝膠被認為具有很高的耐用性。如果塗有稱為甲氧基三甲基矽烷的化學物質,也可以使其具有防水性。

Hai-Minh說:「製造過程簡單,經濟高效且環保。整個生產過程需要12到13個小時才能完成,生產一塊尺寸為1平方米且1釐米厚的橡膠氣凝膠的成本不到10新幣。該工藝還可以很容易地擴大規模以進行批量生產,這使橡膠氣凝膠成為具有商業吸引力的產品。」

科學家最近在《Colloids and Surface 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雜誌上發表了有關該研究的論文。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利用廢棄輪胎製成橡膠氣凝膠 可用於汽車隔音隔熱解決方案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的一組研究人員實現了一項重大技術突破,成功將廢棄的橡膠輪胎轉變成擁有廣泛應用的超輕氣凝膠,這也是首次用廢棄橡膠輪胎製成氣凝膠。
  • 科學家發明可室溫分解廢舊輪胎等橡膠製品的化學方法
    (原標題:科學家發明可室溫分解廢舊輪胎等橡膠製品的化學方法)
  • 重慶:用廢舊輪胎生產橡膠瀝青鋪路
    廢舊輪胎再利用一直是個難題,有關專家表示,橡膠瀝青為廢舊輪胎再利用提供了全新途徑。瑞典籍華裔科學家曾華洋博士在重慶表示,近年來,發達國家將廢舊輪胎用於生產橡膠瀝青道路工程材料,已經成為廢舊輪胎再利用的全新途徑。
  • 廢舊輪胎成了鋪路寶貝
    廢胎膠粉可提高路面質量  10月18日,《科技日報》報導,忻阜高速路面材料確實使用了廢舊輪胎,而且數量龐大,有60多萬條,2000多噸;具體技術名稱叫「廢胎膠粉橡膠瀝青築路技術」。當天下午,記者趕到設在五臺縣城的忻阜高速公路建築管理處,了解這一技術的詳細情況。
  • ...銀谷智聯」用纖維分揀技術把廢舊衣服變成「氣凝膠」
    「氣凝膠」切入賽道,建立起回收、運輸、分揀、加工再造的產業鏈條。  由於我國缺乏相關技術和材料,每年都需要從國外採購大量的氣凝膠服務高科技產業,「銀谷智聯」總經理熊簡銀向36氪四川表示,目前公司已搭建起了完整的 「氣凝膠」產業鏈條,未來公司將能夠為大量的高科技企業提供「氣凝膠」材料。 具體而言,在回收端,「銀谷智聯」以信息化技術驅動,連接、打通、重構整個產業鏈,採取「線上回收+線下回收」的雙重回收模式。
  • 改造炭黑,讓廢舊輪胎「重生」
    臺海網9月15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廢舊輪胎,曾經是黑色汙染。如今,藉助新型熱裂解技術,廢舊輪胎實現了低汙染、高效率的綜合利用。它被加工成再生橡膠、橡膠粉、炭黑等工業原料,黑色汙染逐漸變成「黑色黃金」。記者了解到,剛剛公布的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中,一項「廢舊輪胎裂解炭黑改性技術」榜上有名。應用這項技術生產出來的炭黑,不僅讓廢棄輪胎有了新價值,還能幫助企業節約炭黑成本。
  • 【廢舊橡膠】廢輪胎變環保橡膠軟化油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80%的垃圾都具有一定的回收價值。廢金屬、廢紙、廢橡膠是我國目前回收利用率相對較高的類別,但是專業技術不高,產品缺乏深加工,因此附加值比較低。  近期,石家莊瑞威橡膠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科技大學開發的利用廢輪胎膠粉生產環保型橡膠軟化油技術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與鑑定。該成果為廢輪胎回收再利用開闢了新途徑,是國內首個將廢輪胎膠粉生產成為環保型橡膠軟化油的技術。
  • 廢舊輪胎橡膠粉在瀝青路面中的應用
    據統計,我國2002年的廢舊輪胎達到8000萬條,並將以每年12%的速度增加,到2005年將達到1.2億條,到2010年將達到2億條。這樣大規模的廢舊輪胎將會帶來巨大的社會環保問題。將廢舊輪胎加工成橡膠粉是國際上通用的廢舊輪胎再生利用方式,其中廢舊膠粉在公路行業中的使用是廢舊輪胎處理的主要途徑之一。
  • 提供石墨烯解決方案 提升汽車輪胎回收利用
    全球每年大約產生15億條廢舊輪胎。這些輪胎最終被送往垃圾填埋場或者被焚燒,所產生的細小顆粒暴露在環境中,引起人們對負面環境影響的擔憂。據外媒報導,曼徹斯特初創公司Space Blue Limited利用石墨烯來提高再生輪胎橡膠的性能,以減少汽車輪胎損耗,並產生積極的環境影響。
  • 廢舊輪胎可回收再生炭黑陽極材料的鋰電池
    廢舊輪胎可以回收再生電池,感覺這兩樣東西有點兒挨不著,不過在RSC Advances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有關電化學的專業論文就顯示了廢舊輪胎回收再生電池陽極材料的可能性。
  • 廢舊輪胎做橡膠鞋?一雙5塊錢,分分鐘被搶光!
    眾所周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也因此廢棄輪胎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在中國 廢舊的輪胎很少被重複利用,但是你知道嗎 非洲有個國家每年都會,從中國收購大量的廢棄輪胎,它就是肯亞肯亞的郊區 有很多的人買不起鞋子,所以廉價的橡膠鞋就成了他們的首選
  • 科學家用回收的菠蘿葉製成氣凝膠 用於食物保鮮及清潔廢水
    該團隊的新升級循環方法將這種通常被丟棄的生物質轉化為一種氣凝膠,不僅可以用於保存其他水果和蔬菜,還可以用來清理廢水中的有毒化學物質。這些新的可生物降解氣凝膠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機械工程師的傑作,他們花了多年時間,希望用包括咖啡渣和甘蔗渣在內的廢品製作這些環保材料。但研究人員對以菠蘿葉為出發點生產的材料感到特別興奮,他們說這種材料可以有多種用途。
  • 遼河石化利用廢舊輪胎生產高品質瀝青
    遼河石化利用廢舊輪胎生產高品質瀝青 2013年03月13日09:22  來源:工人日報 日前,記者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檢測中心獲悉,使用遼河石化公司橡膠瀝青鋪設的大慶市南三路,經過五年的使用,沒有出現開裂、擁包等現象,路面平整,使用狀況良好。該路段所使用的橡膠瀝青的改性劑,是利用廢舊輪胎製作而成。
  • 廢輪胎神奇變身橡膠軟化油
    圖為鑑定會現場。  9月10日,由石家莊瑞威橡膠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科技大學開發的利用廢輪胎膠粉生產環保型橡膠軟化油技術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與鑑定。專家鑑定認為,該技術是國內首個將廢輪胎膠粉生產成為環保型橡膠軟化油的技術,為廢輪胎回收再利用開闢了新途徑。   該技術是在瑞威公司研發的橡膠微裂解催化劑的作用下,採用橡膠催化微裂解工藝,利用新型雙螺杆不同功能模塊的排列組合和錐形雙螺杆的強制餵料功能,在280~350℃溫度條件下,實現橡膠微裂解,將廢輪胎膠粉轉化成軟化油,實現廢輪胎的循環利用。目前,該技術已申請國家專利。
  • 新國大團隊發明新型氣凝膠,「空氣產水」成為可能
    有人說,未來戰爭將圍繞水資源展開。為了生存,全世界有10億人正在為足夠的水苦苦掙扎。事實上,地球大氣層中貯藏的水足以填滿近5千億個奧林匹克標準泳池,但它作為飲用水來源的潛力長期以來一直被忽視。為了開發這一尚未充分利用的資源,新加坡國立大學電機與電腦工程系的何錦韋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發明了一種氣凝膠。
  • 氣凝膠與傳統材料相比的優勢有哪些
    氣凝膠與傳統材料相比,可以用更輕的質量、更小的體積達到更好的效果,氣凝膠具有隔熱、耐高溫、降噪音、防爆、吸附、耐腐蝕、催化、透光、低介電常數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軍工、集成電路、化工、新能源等多個領域。
  • 廢舊輪胎變形記:化入瀝青鋪就環保路 而且優點多多
    橡膠瀝青攤鋪昨日,第七屆國際橡膠瀝青大會在南非舉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基建辦因致力於大規模鋪設橡膠瀝青路面,榮獲國際環境保護金獎,這也是亞洲地區首次獲此殊榮。據統計,每年北京產生超過20萬噸廢舊輪胎,真正得到環保處理的不足10%。而自2012年起,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嘗試,攜手入區企業,將廢舊輪胎化入瀝青之中,重鋪車輪之下。
  • 廢橡膠汙染程度越來越嚴重 廢橡膠成為黑色汙染
    目前,我國是輪胎生產大國,輪胎消費大國,但是同時我國也是廢舊輪胎數量全球第一大國。2016年全國廢舊輪胎產生量在3億條左右,重量達1000萬噸以上。並且每年產生的廢舊輪胎正在以8%—10%的速度急劇增加,到2020年,我國廢舊輪胎數量將達2000萬噸。隨著廢橡膠汙染程度越來越嚴重,廢橡膠成為繼白色汙染之後又一大汙染——黑色汙染。
  • 效應:Aerogels(氣凝膠)
    氣凝膠「毯子」的商業化製造始於2000年左右,它將矽氣凝膠和纖維增強材料結合起來,將易碎的氣凝膠轉變為一種耐用、靈活的材料。產品的機械和熱性能可根據複合材料中所含增強纖維、氣凝膠基質和乳濁添加劑的選擇而變化。NASA used an aerogel to trap space dust particles aboard the Stardust spacecra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