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們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鋼材型號及特性搞不清楚,需要查資料,或者鋼材重量的計算問題,今天金屬加工小編就一併分享給大家,絕對實用。
45——優質碳素結構鋼,是最常用中碳調質鋼
主要特徵: 最常用中碳調質鋼,綜合力學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時易生裂紋。小型件宜採用調質處理,大型件宜採用正火處理。
應用舉例: 主要用於製造強度高的運動件,如透平機葉輪、壓縮機活塞。軸、齒輪、齒條、蝸杆等。焊接件注意焊前預熱,焊後消除應力退火。
Q235A(A3鋼)——最常用的碳素結構鋼
主要特徵: 具有高的塑性、韌性和焊接性能、冷衝壓性能,以及一定的強度、好的冷彎性能。應用舉例: 廣泛用於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結構。如受力不大的拉杆、連杆、銷、軸、螺釘、螺母、套圈、支架、機座、建築結構、橋梁等。
40Cr——使用最廣泛的鋼種之一,屬合金結構鋼
主要特徵: 經調質處理後,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低溫衝擊韌度及低的缺口敏感性,淬透性良好,油冷時可得到較高的疲勞強度,水冷時複雜形狀的零件易產生裂紋,冷彎 塑性中等,回火或調質後切削加工性好,但焊接性不好,易產生裂紋,焊前應預熱到100~150℃,一般在調質狀態下使用,還可以進行碳氮共滲和高頻表面淬 火處理。
應用舉例:調質處理後用於製造中 速、中載的零件,如工具機齒輪、軸、蝸杆、花鍵軸、頂針套等,調質並高頻表面淬火後用於製造表面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如齒輪、軸、主軸、曲軸、心軸、套筒、 銷子、連杆、螺釘螺母、進氣閥等,經淬火及中溫回火後用於製造重載、中速衝擊的零件,如油泵轉子、滑塊、齒輪、主軸、套環等,經淬火及低溫回火後用於製造 重載、低衝擊、耐磨的零件,如蝸杆、主軸、軸、套環等,碳氮共滲處即後製造尺寸較大、低溫衝擊韌度較高的傳動零件,如軸、齒輪等。
HT150——灰鑄鐵
應用舉例:齒輪箱體,箱體,液壓缸,泵體,閥體,飛輪,氣缸蓋,帶輪,軸承蓋等。
35——各種標準件、緊固件的常用材料
主要特徵: 強度適當,塑性較好,冷塑性高,焊接性尚可。冷態下可局部鐓粗和拉絲。淬透性低,正火或調質後使用應用舉例:適於製造小截面零件,可承受較大載荷的零件:如曲軸、槓桿、連杆、鉤環等,各種標準件、緊固件。
65Mn——常用的彈簧鋼
應用舉例:小尺寸各種扁、圓彈簧、座墊彈簧、彈簧發條,也可製做彈簧環、氣門簧、離合器簧片、剎車彈簧、冷卷螺旋彈簧,卡簧等。
06Cr19Ni10——最常用的不鏽鋼(美國鋼號304,日本鋼號SUS304)
特性和應用: 作為不鏽耐熱鋼使用最廣泛,如食品用設備,一般化工設備,原於能工業用設備。
Cr12——常用的冷作模具鋼(美國鋼號D3,日本鋼號SKD1)
特性和應用: Cr12鋼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冷作模具鋼,屬高碳高鉻類型的萊氏體鋼。該鋼具有較好的淬透性和良好的耐磨性;由於Cr12鋼碳含量高達2.3%,所以衝擊韌 度較差、易脆裂,而且容易形成不均勻的共晶碳化物;Cr12鋼由於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多用於製造受衝擊負荷較小的要求高耐磨的冷衝模、衝頭、下料模、冷鐓 模、冷擠壓模的衝頭和凹模、鑽套、量規、拉絲模、壓印模、搓絲板、拉深模以及粉末冶金用冷壓模等。
DC53——常用的日本進口冷作模具鋼
特性和應用: 高強韌性冷作模具鋼,日本大同特殊鋼(株)廠家鋼號。高溫回火後具有高硬度、高韌性,線切割性良好。用於精密冷衝壓模、拉伸模、搓絲模、冷衝裁模、衝頭等10、SM45——普通碳素塑料模具鋼(日本鋼號S45C)。
DCCr12MoV——耐磨鉻鋼(國產)
較Cr12鋼含碳量低,且加入了Mo和V,碳化物不均勻有所改善,MO能減輕碳化物偏析並提高淬透性,V能細化晶粒增加韌性.此鋼有高淬透性,截面在400mm以下可以完全淬透,在300~400℃仍可保持良好的硬度和耐磨性,較Cr12有高的韌性,淬火時體積變化小,又有高的耐磨性和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所以可以製造截面大,形狀複雜,經受較大衝擊的各種模具,例如普通拉伸模,衝孔凹模,衝模,落料模,切邊模,滾邊模,拉絲模,冷擠壓模,冷切剪刀,圓鋸,標準工具,量具等。
SKD11——韌性鉻鋼(日本日立株式生產)
在技術上改善鋼中的鑄造組織,細化了晶粒。較Cr12mov的韌性和耐磨性有所提高。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
D2——高碳高鉻冷作鋼(美國產)
具有高的淬透性,淬硬性,耐磨性,高溫抗氧化性能好,淬火和拋光後抗鏽蝕能力好,熱處理變形小,宜製造各種要求高精度,長壽命的冷作模具,刀具和量具,例如拉伸模,冷擠壓模,冷剪切刀等。
SKD11(SLD)——不變形韌性高鉻鋼(日本日立株式生產)
由於鋼中MO,V含量增加,改善鋼中的鑄造組織,細化了晶粒,改善了碳化物形貌,因而此鋼的強韌性(抗彎強度,撓度,衝擊韌度等)比SKD1,D2高,耐磨性也有所增加,而且具有更高的耐回火性.實踐證明此鋼模具壽命比Cr12mov有所提高.常製造要求高的模具,如拉伸模,衝擊砂輪片的模等。
DC53——高韌性高鉻鋼,日本大同株式生產
熱處理硬度高於SKD11,高溫(520-530)回火後可達62-63HRC高硬度,在強度和耐磨性方面DC53超過SKD11,韌性是SKD11的兩倍,DC53的韌性在冷作模具製造很少出現裂紋和龜裂,大大提高了使用壽命。殘餘應力小,經高溫回頭減少殘餘應力,因為線切割加工後的裂痕和變形得到抑制,切削性和研磨性超過SKD11,用於精密衝壓模、冷鍛、深拉模等。
SKH-9——耐磨性,韌性大的通用高速鋼。日本日立株式生產
用於冷鍛模,切條機,鑽頭,鉸刀,衝頭等。
ASP-23——粉末冶金高速鋼。瑞典產
碳化物分布極均勻,耐磨損,高韌性,易加工,熱處理尺寸穩定.用於衝頭,深拉伸模,鑽模,銑刀和剪切刀片等各類長壽命之切削工具。
P20——一般要求的大小塑膠模具。美國產
可電蝕操作.出廠狀態預硬HB270-300,淬火硬度HRC52。
718——高要求的大小塑膠模具。瑞典產
尤其電蝕操作. 出廠狀態預硬HB290-330, 淬火硬度HRC52。
Nak80——高鏡面,高精度塑膠模具。日本大同株式產
出廠狀態預硬HB370-400,淬火硬度HRC52。
S136——防腐蝕及需鏡面拋光塑膠模具。瑞典產
出廠狀態預硬HB<215,淬火硬度HRC52。
H13——普通常用壓鑄模
用於鋁,鋅,鎂及合金壓鑄,熱衝壓模,鋁擠壓模。
SKD61——高級壓鑄模。日本日立株式產
經電碴重溶技術,在使用壽命上比H13有明顯的提高。熱衝壓模,鋁擠壓模。
8407——高級壓鑄模。瑞典產
熱衝壓模,鋁擠壓模。
FDAC——添加了硫加強其易削性,出廠預硬硬度338-42HRC
可直接進行刻雕加工,無須淬火,回火處理。用於小批量模,簡易模,各種樹脂製品,滑動零部件,交期短的模具零件,拉鏈模,眼鏡框模。
角鋼:每米重量=0.00785*(邊寬+邊寬-邊厚)*邊厚
圓鋼:每米重量=0.00617*直徑*直徑(螺紋鋼和圓鋼相同)
扁鋼:每米重量=0.00785*厚度*邊寬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寬度
黃銅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徑-壁厚)
紫銅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徑-壁厚)
鋁花紋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有色金屬比重:紫銅板8.9黃銅板8.5鋅板7.2鉛板11.37
有色金屬板材的計算公式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各種規格的螺紋鋼的重量如何計算,是否有個標準?是多少?
0.617是圓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鋼筋的直徑(mm)×鋼筋的直徑(mm)×0.00617
其實記住建設工程常用的鋼筋重量也很簡單:Φ6=0.222kg,Φ6.5=0.26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0kg,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三位數,Φ14至Φ25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二位數: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Φ28=4.83kg
Φ32=6.31kg
Φ36=7.99kg
Φ40=9.87kg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簡式
扁鋼、鋼板、鋼帶 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2
圓鋼、線材、鋼絲 W=0.00617×直徑2
鋼管 W=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註: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準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鋼材的理論重量是按鋼材的公稱尺寸和密度(過去稱為比重)計算得出的重量稱之為理論重量。這與鋼材的長度尺寸、截面面積和尺寸允許偏差有直接關係。由於鋼材在製造過程中的允許偏差,因此用公式計算的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為估算時的參考。
2.鋼材的實際重量
鋼材實際重量是指鋼材以實際稱量(過磅)所得的重量,稱之為實際重量。實際重量要比理論重量準確。
3.鋼材重量的計算方法
(1)毛重 是「淨重」的對稱,是鋼材本身和包裝材料合計的總重量。運輸企業計算運費時按毛重計算。但鋼材購銷中是按淨重計算。
(2)淨重 是「毛重」的對稱。鋼材毛重減去包裝材料重量後的重量,即實際重量,稱之為淨重。在鋼材購銷中一般按淨重計算。
(3)皮重 鋼材包裝材料的重量,稱之為皮重。
(4)重量噸 按鋼材毛重計算運費時使用的重量單位。其法定計量單位為噸(1000kg),還有長噸(英制重量單位1016.16kg)、短噸(美制重量單位907.18kg)。
(5)計費重量 亦稱「計費噸」或「運費噸」。運輸部門收取運費的鋼材重量。不同的運輸方式,有不同的計算標準和方法。如鐵路整車運輸,一般以所使用的貨車標記載重作為計費重量。公路運輸則是結合車輛的載重噸位收取運費。鐵路、公路的零擔,則以毛重若干公斤為起碼計費重量,不足時進整。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kg)。其基本公式為:W(重量,kg) = F(斷面積mm2)× L(長度,m)×ρ(密度,g/cm3)× 1/1000
鋼的密度為:7.85g/cm3,各種鋼材理論重量計算公式如下:
名稱(單位)
計算公式
符號意義
計算舉例
圓鋼 盤條(kg/m)
W=0.006165×d×d
d=直徑mm
直徑100mm的圓鋼,求每m重量。
每m重量=0.006165×1002=61.65kg
螺紋鋼(kg/m)
W=0.00617×d×d
d=斷面直徑mm
斷面直徑為12mm的螺紋鋼,求每m重量。
每m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鋼(kg/m)
W=0.00785×a×a
a=邊寬mm
邊寬20mm的方鋼,求每m重量。
每m重量=0.0078×202=3.14kg
扁鋼(kg/m)
W=0.00785×b×d
b=邊寬mm
d=厚mm
邊寬40mm,厚5mm的扁鋼,求每m重量。
每m重量=0.00785×40×5=1.57kg
六角鋼(kg/m)
W=0.006798×s×s
s=對邊距離mm
對邊距離50mm的六角鋼,求每m重量。
每m重量=0.006798×502=17kg
八角鋼(kg/m)
W=0.0065×s×s
s=對邊距離mm
對邊距離80mm的八角鋼,求每m重量。
每m重量=0.0065×802=41.62kg
等邊角鋼(kg/m)
=0.00785×[d (2b–d)+ 0.215(R2–2r2)]
b=邊寬
d=邊厚
R=內弧半徑
r=端弧半徑
求20mm×4mm等邊角鋼的每m重量。
從冶金產品目錄中查出4mm×20mm等邊角鋼的R為3.5,r為1.2,則每m重量=0.00785×[4×(2×20–4)+0.215×(3.52–2×1.2 2 )]=1.15kg
不等邊角鋼(kg/m)
W= 0.00785×[d(B+b–d )+0.215(R2–2r2)]
B=長邊寬
b=短邊寬
d=邊厚
R=內弧半徑
r=端弧半徑
求30mm×20mm×4mm不等邊角鋼的每m重量。
從冶金產品目錄中查出30×20×4不等邊角鋼的R為3.5,r為1.2,則每m重量=0.00785×[4×(30+20–4)+0.215×(3.52–2×1.2 2 )]=1.46kg
槽鋼(kg/m)
鋼(kg/m)
W=0.00785×[hd+2t(b–d)+0.349(R–r 2)]
h=高
b=腿長
d=腰厚
t=平均腿厚
R=內弧半徑
r=端弧半徑
求80mm×43mm×5mm的槽鋼的每m重量。
從冶金產品目錄中查出該槽鋼t為8 ,R為8,r為4,
則每m重量=0.00785×[80×5+2×8×(43–5)+0.349×(82–4 2)]=8.04kg
工字鋼(kg/m)
W=0.00785×[hd+2t(b–d )+0.615(R2–r2)]
h=高
b=腿長
d=腰厚
t=平均腿厚
R=內弧半徑
r=端弧半徑
求250mm×118mm×10mm的工字鋼每m重量。
從金屬材料手冊中查出該工字鋼t為13,R為10,r為5,
則每m重量=0.00785×[250×10+2×13×(118–10)+0.615×(102–5 2)]=42.03kg
鋼板(kg/m2)
W=7.85×d
d=厚
厚度 4mm 的鋼板,求每m2 重量。
每m2 重量=7.85 ×4=31.4kg
鋼管(包括無縫鋼管及焊接鋼管)kg/m
W=0.02466×S(D–S)
D=外徑
S=壁厚
外徑為60mm壁厚4mm的無縫鋼管,求每m重量。
每m重量=0.02466×4×(60–4)=5.5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