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給堂弟打電話詢問近期學習情況,得知英語只考了30多分,瞬間對他失望了。
堂弟今年上高三,明年參加即將參加高考,堂弟的學習成績一直是一家人關注的焦點,無奈堂弟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一直不理想,成了大家的心病。
堂弟是小叔的孩子,比我小十幾歲,自出生以來,一家人盡全力愛護他,疼愛她,平常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都給他,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基本上就沒吃過什麼苦,一家人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他努力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
自從上幼兒園開始,嬸嬸就全程陪讀,一直到現在上高中,我們家在農村,後來經濟條件好了,從上初中之後,為了堂弟接受更好的教育,小叔託人將堂弟轉到了縣城讀書,嬸嬸一直陪讀,照顧堂弟的生活。
在上高中之前堂弟表現還不錯,雖然成績不是名列前茅,但也在中上遊,因此順利考上了高中。
上了高中後,學校要求學生住校,堂弟也理所當然的住在了學校,只有周末才回家。
小叔包工程工作忙,就將嬸嬸帶過去幫忙,不曾想就這短短的半學期,堂弟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據老師反映,堂弟在學校抽菸、賭博、上課睡覺、曠課、不聽老師的話,班主任好話說盡都不頂用,最後沒辦法就將小叔叫到學校,希望堂弟退學。
直到這時小叔嬸嬸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們怎麼也想不通堂弟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別的同學都在努力學習,為考個好大學而拼搏,唯獨他一天不學習淨給老師添麻煩。
最後小叔給班主任好說歹說才同意堂弟繼續上學,但從這之後,班主任也不願過問堂弟,基本上是放任不管的狀態。
可憐天下父母心,最後小叔和嬸嬸商量之後,決定讓堂弟住在家裡,嬸嬸繼續陪讀,起到監督作用,希望堂弟能有所好轉。
同時小叔動員所有親朋好友給堂弟做思想工作,我也是盡其所能幫助堂弟,兩年來隔三差五給堂弟打電話,鼓勵他努力學習,明年考個好大學,最次考個二本,將來好找工作。
就在昨天打電話過程中得知第一次模擬考試英語考了30分後,150分的英語只考了30多分,我簡單說了幾句後掛了電話,實在是不想再說啥了,太失望了。
說實話指望他考二本,沒戲,以前每次打電話通話時間都在半小時左右,每次他都說得非常好聽,我以為他願意聽大家的話,努力學習了,其實是我自己的一廂情願。
我掛電話不是因為他英語考得差,其實是有別的原因的,聽小叔和嬸嬸說,堂弟根本不聽他們的話,脾氣也特別大,嬸嬸照顧他日常生活,他嫌嬸嬸說話煩,不跟嬸嬸說話,平常不給他帶手機,他就拿錢在學校門口商店租手機在學校玩,放學後還回去,不往家裡拿,上課睡覺下課玩耍,就這種狀態,小叔嬸嬸為他操碎了心。
俗話說「 窮養兒富養女 」,堂弟小時候沒吃過苦,家裡經濟條件填好了,吃好的穿好的,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生活條件要好很多,導致他現在這種狀態,認為讀不讀書無所謂的樣子。
其實也不一定要上個大學,但是上大學對以後發展還是有很大好處,我表弟上學的時候不認真學習,初中畢業後就上 中專 ,中專上了一年就輟學了,學了電焊技術在工廠幹了兩年,電焊又髒又累讓他受不,後來和別人一起裝監控,收入不穩定,而他的同學現在大學畢業了,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表弟現在非常後悔沒有上大學。
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一是從小沒吃苦,不知生活不易。堂弟從小生活優渥,不知生活的不易,自上小學起,小叔賺的錢多了,穿的鞋子都在三五百塊,衣服也是很貴的,給他一種家裡有金礦的感覺,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不像我們,從小就下地幹活,去上學還得找鄰居借錢付學費,自小就像通過上學走出大山,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就覺得「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二是小叔嬸嬸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小叔賺錢經常不在家,由嬸嬸照顧堂弟,嬸嬸從小由其姑姑照顧長大,思想比較固執,再加上沒有上學,對堂弟教育就是打罵,不僅沒有起到好的效果,還起到了反作用,導致堂弟比較叛逆,以至到現在母子反目成仇,相互不說話,變成這樣的情況。
三是堂弟沒有主見,缺少恆心,俗話說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堂弟就是對自己狠不起來,也沒有決心,過一天算一天,一天玩的開心就可以。
直到現在也不清楚自己為啥上學,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好多同齡的學生已經懂事了,而堂弟還一天渾渾噩噩混日子。
現在的小孩真是讓父母操心,真希望堂弟有一天能茅塞頓開,狠下心努力學習,明年考一個好大學,不僅讓自己將來有一個好的前程,也讓父母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