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OEM是一把雙刃劍,隨著公司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發展要求,必達泰克的銷售和管理團隊進行了認真地思考,並確定了新的發展戰略:企業的發展不能只依賴於OEM這一個渠道,必須同時發展自有品牌,由此公司邁向了下一個發展階段。2007年至2011年必達泰克的發展,就主要體現了這樣一個精神,推出的i-RamanTM、innoRamTM、MiniRamTM及NanoramTM拉曼光譜儀系列得到了用戶的好評,其轉型也獲得了初步的成功。
2012年挑戰依然存在
從1997年開始,必達泰克一直在積極發展中不斷得到提升。Jack Zhou 博士表示,2011年即使在整個大的經濟環境的影響下,比如歐債危機等,公司銷售業績仍然比2010年有健康增長。2012年,挑戰依然存在,一些傳統行業對光電產品的需求,可能會增長減緩。但是在一些新興的領域裡,將會有新的商機和發展的機會。
根據市場需求,拓寬產品線
2011年12月,必達泰克推出了一款新產品——NanoRam手持式拉曼鑑定系統,Jack Zhou 博士介紹說:「在很多應用領域裡,客戶需要在現場的快速便攜的拉曼光譜儀,雖然市面上已有這類產品,但是用戶期待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基於我們在可攜式拉曼光譜儀方面的成功經驗,以及在各個方面積累的很多知識,所以我們非常自然的進行了產品線的延伸,把我們的經驗都濃縮在手持式NanoRam裡奉獻給用戶。」
對於NanoRam的設計,必達泰克在研發中的定位是要在保持原有的可攜式拉曼光譜儀性能指標的基礎上,同時實現手持化應用,用戶易於操作使用,並具有很好的交互性,智能化等特點。
個比較有挑戰性的工作。 除此以外,水的幹擾也是近紅外光譜技術的一個瓶頸,而拉曼光譜對水體系不敏感,是一種很好的互補技術。同時拉曼光譜具有特徵峰,因而解析建模相對比較容易。同時拉曼光譜法對樣品的製備要求並不高,和近紅外相比要方便許多。
因而最近幾年,有很多近紅外光譜儀生產企業也紛紛在關注拉曼光譜技術。Jack Zhou 博士介紹說,最近就有近紅外光譜儀器生產方面比較知名的跨國企業,積極與必達泰克進行這方面合作意向的探討。如果近紅外技術能和拉曼光譜技術相輔相成結合起來,將會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工具。
拉曼光譜的應用日益廣泛
拉曼光譜儀在許多領域其實有很多的應用,尤其是走出實驗室的現場檢測。如原料藥檢驗,現在國際上要求原料藥進廠時要進行100%的認證,這對在現場能夠進行快檢判斷顯得非常重要。除此以外,生產過程中製藥廠也需要光譜方法進行非破壞性的檢測和質量控制。美國FDA對於從國外進口的原料藥、中間體,也採用拉曼進行檢測。藥廠的應用給手持式和可攜式儀器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除去藥廠,食品和飲料行業也可以使用拉曼光譜儀器,如對農殘的檢測等都可通過拉曼增強技術對信號進行放大,然後再進行檢測。另外安檢領域可以對外形相似的物質進行快速檢測,來判定是否有危險物質存在,包括毒品、爆炸品及危險品檢測等。在文物檢測方面,利用可攜式拉曼光譜儀可以對壁畫、油畫和一些藝術品進行分析或用於文物修復,也可以用來輔助分析寶物的種類和年代。
作為一個在海外創業的華人,在採訪中,Jack Zhou 博士對於中國的科學儀器行業的發展,表達了自己的期望:「中國的儀器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各個領域都有相應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如果這些資源可以進行整合,力量會更大一些;另外,倘若只專注於本土研究,吸收外來先進技術的速度就會受到制約,如在這一方面能夠和海外的優秀企業合作,可能會加快中國科學儀器發展的速度;最後,目前有很多人回國創業,如果政府進行一些引導,使得本土企業和海歸創辦的企業有某種意義上的溝通或合作,我們中國的儀器業或許會得到更快速的蓬勃的發展。我希望在今後的5-10年內,能看到我們中國的安捷倫、中國的賽默飛,我也很願意為這個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